“龙眼”和“桂圆”是同一种食物吗?为啥名字差好多?

较真要点:很多时候二者不会特别的区分,只是别名的差别。不过很多地方桂圆一般特指的是干货。龙眼桂圆被古代人认定为“发物”,是因为龙眼不易存储,保存不当可能引起所谓吃了“发物”后的症状。“发物”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龙眼桂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分,正常食用量下不用特别担心。
本文约1000字,阅读约需2分钟
龙眼又称桂圆,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桂圆是龙眼晒干之后得来的,它还有别名叫做益智、骊珠和元肉等等。
有关名字的传说
关于它们名字来源的传说有很多,今天分享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
据说很久以前, 在福建有条作恶滔天的恶龙, 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出来兴风作浪,害人无数。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为了守护父老乡亲,他在八月大潮来了的那天,准备好了大量浸泡过酒的猪羊肉放在岸边,嘴馋的恶龙吃完就醉倒走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 挖出了恶龙的双眼,经过一阵激烈厮杀,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负伤过重, 也牺牲了。
乡亲们为了纪念桂圆,就将挖下的龙眼和桂圆埋在了一起,第二年便长出两棵大树,树上结果,果核圆亮,极似龙眼。于是,称树为“龙眼树”,称果为“龙眼”,又名“桂圆”。
图片
龙眼和桂圆的区别
很多时候二者不会特别的区分,只是别名的差别。不过很多地方桂圆一般特指的是干货。
龙眼是水果,果肉透明饱满,鲜滑多汁且甘甜,吃起来和荔枝有点相像。
图片
桂圆属于干货,果肉为深褐色,水分含量极低,质地绵而韧,味道更为甜腻。
图片
总体来说,龙眼和桂圆的营养价值差不多,虽然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但一般水果也都有,相比起来它们的含量并不突出,含有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多糖成分也不独特。
说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糖分高,口味好吧(所以常见的吃法是用桂圆来泡茶和煮粥,的确能增添不少风味)。
它们是发物吗?
首先,“发物”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龙眼桂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分,正常食用量下不用特别担心。
那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桂圆是发物呢?
我个人分析,被古代人认定为“发物”的果品,我们可以发现常常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热量高、糖分高(桂圆就是这类),大量食用之后容易血糖高,进而带来一些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引起身体的特别反应。
而龙眼和桂圆是皇室的贡品,普通人甚至医者不能经常吃到,偶然吃到一次就会对这些异常反应很敏感,都当成因果关系记录下来,慢慢就被当作“发物”了。
另外,龙眼不易存储,只能在盛产的龙眼的季节才能方便在市场买到,保存不当、吃的时候手不干净也会导致不适,引起所谓的吃了“发物”后的症状。
图片
靠桂圆补铁行吗?
很多人觉得女性特别适合吃桂圆,因为它能补血。其实桂圆的铁含量不突出,吸收率还不高,并不是很好的补铁食物,不过作为零食吃吃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