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有“他”没“她”:“她”字的诞生,有多少意外?

图片
女性的崛起,是人类文明在最近100年取得的最大成果。
2010年初,美国方言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世纪之词”的评选。经过几轮激烈投票,最终进入对决的有两个词:科学(science)和她(she)。最终的结果是,“她”以35票对27票的成绩,战胜了“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词”。
巧合的是,“她”字在中国的流行,也刚好只有100年。
图片
“she”在中国遇到的困境
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分为他、她、它,分别指代男人、女人和物,不过这种用法的历史并不悠久,尤其是“她”字的产生,只有100年。
汉语中对于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的关注,源于清朝晚期西学东渐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实践。
1807年9月,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乘坐鸦片走私船到达广州,开始学习汉语。他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他第一次把完整的《新旧约全书》翻译成中文,还附带编写了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典》。
图片
马礼逊还编写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英语语法手册《英国文语凡例传》,其中就提到了英语第三人称代词无法和汉语对译的困境。马礼逊把he、she、it分别翻译为了“他男”、“他女”和“他物”,把his、her、its分别翻译为了“他男的”、“他女的”和“该物的”。
在翻译英语的第三人称代词时,最困难的是指代女性的she,因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明确地区分性别,很难找到一个与英文she对应的汉字,所以存在长时间的混乱,例如,在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中,she又被译为了“该妇”。
图片
日语也面临类似的困境,日语中也没有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大约十九世纪末创造了 “彼女”一词(平假名是かのじょ)。
“五四”运动前后,大量翻译者变为了中国留洋的学生,他们有较深厚的古汉语底子,又有创新的精神,作了不少探索和尝试。
一种办法是不区别男女,都使用“他”字。这种办法其实最简单,而且便于推行,也不会引起阅读障碍,因为清代的很多白话文小说,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是这样做的。这种办法等于是取消了she的汉语对译问题。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直接照搬英语she,或者干脆把he、she、it都照搬到汉语,或者改造成世界语中的i、si、gi。这种想法现在看起来很极端,也没有付诸实践,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却很容易理解。因为那时的学者们,大都热衷于废除汉字,既然汉字迟早都要废除了,再去找个对译的汉字或者造个新字,真是徒劳无益。
其他的中间路线很多,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图片
古已有之的“渠”和“伊”
第三人称代词汉语中是有的,早期文献多使用彼、其、之、厥等,大约东汉之后开始使用他、渠、伊,不过皆不区分男女。
古代社会重男轻女,在文献中指称男性的场合远远大于女性。
另外,文献中还有一种更常见的作法,就是直接称名,不用第三人称代词,因为古人名字多单字,这样做也很简练、实用。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早期翻译作品中,也有用“渠”字译she的。
渠字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在魏晋时期的重要史书《三国志》中就出现了,六朝时期普及,唐诗中常见到。
“(滕)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所窃。’”《三国志•吴志•赵达传》
“虽与府吏要,会永无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匣中盘剑装䱜鱼,闲在腰间未用。”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后来,更多的作家选用了“伊”字。
伊字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已经频繁使用,开始也是不区分男女的,后世逐渐在较多情况下专指女性。
“刘尹曰:‘使去必能克定西楚,然恐不可复制。”《世说新语•识鉴》
“咫只抵天涯,病成也都为他,几时到今晚见呵?” 《西厢记诸宫调》
伊字虽然来自方言,但是暗自女性是有文化渊源的,在《诗经》的名篇《蒹葭》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人,在水一方。”
伊字只作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伊人也可能是诗人的男性亲友,但是后人从诗歌营造出的婉约意境中,大都想象出一位美女佳人。
在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中,伊字已经明显暗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消得人憔悴。”
所以,使用伊字作为指称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从汉语史的角度看是有依据的。而且,中国广州人郭赞生在1878年翻译出版的《文法初阶》中,已经用“他”、“伊”、“彼”分别对应he、she、it,但是并未带来广泛影响。
图片
实际上,在1920年之前,“伊”字已经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很多文艺界的大家如鲁迅、茅盾、叶圣陶等,都使用“伊”字,直到“她”字出现,才掀起了一场文化界的激烈争论。
图片
“她”字之争,争的是什么?
现代研究者都认为“她”字的发明权属于刘半农,不过其中的一半要分给周作人
原来,《新青年》编辑部曾经讨论过如何统一she的翻译,当时在北大任教的刘半农于1917年首先提出了使用“她”字,但只是内部讨论的诸多方案之一而已。
周作人在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的翻译文章《改革》,在文前的译者说明中,他帮刘半农声明了原创版权,文中说:
“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他’ 字并用。”
不过周作人本人并不赞同使用“她”字,因为“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
周作人在这篇翻译文章使用了“他”字加“女”字下角标的创新方式,但是他在其他文章也使用“伊”字。
图片
其实,“她”字不是刘半农新造的,这个字在古代的字书中就有,只是没有普及,所以当时的印刷所里估计没有准备“她”字的字模。
据《集韵》《玉篇》等记载,她字是“姐”字的异体字,“姐”字据《说文》,是蜀地的方言用字,义同“母”。
《玉篇》:“她,同姐,古文亦作毑。”
《说文》:“蜀人呼母曰姐,淮南谓之社。”
“她”字横空出世后,引起了巨大争论和反对。
一种观点站在维护国学和汉语纯正性的立场,以陈寅恪为代表,认为古人用 “他” “伊”,完全可以解决第三人称女性的表述问题,“若强以西文文法加诸中文,是犹削足适履也。”而且,“她”字在古籍中表示母亲义,现在改为表示she,有些大不敬。
更多意料不到的批评声却来自女权主义者,为什么替女性新造了一个字,女同胞却还不领情?个中缘由挺复杂的。
首先,“她”字是声+字旁,这是对女性的歧视。男“他”是人字旁,为什么女“她”要变为女字旁。要知道,汉字里面,女字旁的字,虽然有些表示好、妙、姣等褒义,但是也有很多贬义词,如奸、妄、佞、妒、嫉、奴等,确实反映了古代造字歧视女性的不良倾向。
这种性别歧视英语中也有,例如woman(女人)是从man(男人)派生出来的,而且,英语的History(历史),也是“男人的故事”。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她”字的声旁“也”字,按照《说文》的解释,是“女阴”的象形字!当然《说文》对于“也”字的解释,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不正确,“也”字的造字本义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当时的《妇女共鸣》杂志还发表了《本刊拒用“她”字的启示》的文章,表示只用“伊”字。“伊”字既可以指香草美人,又可以指忠臣贤士,这体现了汉语的灵活性,为什么非要处处区分男女物?“伊”字何尝不是一种男女平等呢?
此时身在英国的刘半农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被迫应战,发表了一篇名为《“她”字问题》的文章,阐述了发明“她”字的必要性,还提出了另一个新想法:除了“她”之外,还应该再造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图片
刘半农很幸运,他“创造”的两个字(的新用法)都在现代汉语中都发扬光大了。
图片
“她”字的意外收获
她字虽然出现了,但是读音还是个问题,当时多数人还读作yī(伊),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过几次专家讨论,也不了了之。
最后的选择来自大众,大众的需要是既简单,又便于普及,读伊、渠、或者其他变音,都有明显的方言或者文言色彩。
最后大众的选择超出了学者们的预料:她、他都读了一个音!
这个看似细微的读音改变,却起到决定性影响,当她字不再读yī(伊)时,她就已经战胜了伊字。
“她”字最激烈的论战发生在1920年,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收录的1920年7月之后的小说,还都使用伊字。
到1921年以后,“她”字在各种报纸、杂志中的使用,就明显超过了“伊”字和其他方案,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帮助了“她”字的快速推广。
最早公开使用“她”字的,是一位青年白话诗人康白,他在1919年5月《晨报》上发表的《北京学生界男女交际的先声》文章中,不仅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她”字,还赋予“她”字男女平等的象征意义。
以后的“她”字,逐渐开始指代母亲、国家、山河等表示敬爱的称谓,这是当时的反对者们没有想到的。
1920年9月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创作了一首著名情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也是他第一次用“她”字,诗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故土的爱恋之情。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陈寅恪先生反对“她”字,据说他一生的作品中,都只用“伊”字,未用“她”字。
图片
100年转瞬即逝,昔日维护国学或者废除汉字的激烈争论,都已经烟消云散。中国百年来在引进“德”先生、“赛”先生的道路上尽管有不少波折,但是意外收获了我们的传统文化难以内生的“她”字和女性解放,这让一切波折都值了。
参考文献:
1.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增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3.凌远征. “她”字的创造历史.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原创 | 水木馆主
编辑 | 许桐
美编 |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