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会上:日本记者问到了房地产过热。︱刘德科

图片
文︱刘德科
在中国,怎么看待房地产?不要用一时的眼光,看大势即可。
图片
世界性的资金过剩
今天(3 月 11 日)下午,总理中外记者会上,没有媒体直接提房地产问题。《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倒是在一个很宏观的大问题中植入了一个关于房地产的小问题:全球房地产过热,中国会不会收紧宏观政策?
日本记者的原话是这么问的——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
总理的回答很精彩:「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
原话是这么回答的——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 2 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 200 天以上……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对此,我们有三点感受——
第一,去年疫情爆发后中国的应对方法确实没有像 2008 年那样过于依赖房地产。
第二,当前房地产投资过热,不止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同面临的问题。
第三,其他国家的房价上涨,主要是资金过剩的问题;中国不一样,当前中国的房价上涨,更主要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自然结果。
图片
自然结果
我们不是在讲废话,这事关怎么认知中国的房价。不少人对于中国房价上涨的判断是房地产过热,甚至说泡沫化严重,抱怨房价高;但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城市,房价都不会低,因为那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自然结果。
图片
未来几年的走向已很清楚了
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在总理中外记者会上提房地产的问题了。无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全国人大会议上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都已经把未来几年的房地产走向说得非常清楚了。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房地产时,主要谈的是这三个方面——
● 商品房:「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保障房:「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
● 市场化租赁住房:「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
「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直接谈到房地产时,谈的主要是这些关键词——
● 房住不炒 ●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 长租房 ● 保障房 ● 公积金改革
这两份重要文献,在论述房地产时都把更多笔墨留给保障房和长租房。所以,未来几年的房地产政策走势,归根结底无非这两点——
第一,继续紧绷调控这根弦。
第二,加大保障房和长租房的投入力度。
所以啊,在中国,怎么看待房地产,不要用一时的眼光,看大势即可。
图片
上周我们的文章与短视频
图片
德科地产频道视频号
在事发两个小时之内应该能刷到我们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