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星折叠屏对比:实测100款APP兼容性 告诉你谁是真正折二代|凰家评测

凰家评测 凤凰网科技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出品
如果说Galaxy Fold的回炉重造和华为Mate Xs的推出都是为了解决自家初号机上的硬伤而打得补丁,那严格意义上讲,今天的三星Galaxy Z Fold 2和华为Mate X2才是真正的折二代。
图片
你可能已经看过无数关于这两款手机的内容,不论是开箱上手还是深度体验,这两款手机相比上一代产品在可用性上的提升已经不可否认,感觉不论选择谁,都能在日常当作一款颇具未来感的旗舰机来用。
图片
华为Mate X2 和三星Galaxy Z Fold 2
所以今天就不讨论折叠屏是不是方向错了,而是选择摆在你的面前,而金钱不允许你全都要的时候,该先翻谁的牌子?注意啊,这里主语是你,因为我全都要了,不过要说明一下,华为Mate X2是官方首批提供的评测机,这个我们实在买不到,三星Galaxy Z Fold 2则是我老板自讨腰包购买支持评测的,在线感谢!同时要向大家保证,这期绝对没有恰饭存在,请大家放心食用。
图片
在我手里,这两款产品共计使用时长也超过了1个月,给我最大的感受与我目前所有看过的评测感受都不一样。
戳此看视频
折叠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智能手机的简称叫智能机,折叠屏手机的简称就叫折叠屏,连机都没了,可见屏多重要。
由于今年2款手机都采用内折方案,所以在不展开的情况下,都拥有一块屏占比还不错的外屏。
图片
华为不但尺寸更大,比例像一台正常手机,分辨率、刷新率也更高
图片
在体验期间三星这块720p 60Hz外屏,真实的带给我一种年代感,字体边缘的不锐利、滑动不流畅,都是可以感知到的,在如今只能说难得。
图片
这种体验在有对比的情况下会造成指数级伤害,毕竟你不用看别人手机,只要打开内屏,就能获得一块顶级AMOLED屏幕,120Hz动态刷新率、细腻的显示、准确的色彩应有尽有。
图片
而华为在内屏素质上可以说不掉队,但不如三星那么顶,光是侧面看屏幕会偏色这一点,就有些跌价,用来减少反光的磁控纳米光学膜也没有给体验带来太多变化。
图片
就屏幕体验来说,华为内外屏切换波澜不惊,三星内外屏切换心花怒放。
而承载你每次开合、内外屏切换的关键部件就是转轴,两款手机在转轴部分体验上最大不同就是一个可以悬停,一个不能悬停。我看到网上有些up说华为用一段时间也可以悬停,这个更多是一种巧合,在某个特殊角度确实可以固定,但稳定性不行,系统也没有进行相关功能的设计。
图片
并且从根本上,它们的转轴设计完全不同,三星重点放在悬停体验,所以在转轴处增加凸轮结构,使得其在任意角度都可保持姿态;
图片
而华为将重点放在了消除内屏折痕,利用两个水滴状的弹片在闭合状态下给屏幕创造了一个曲弧空间,俗话说就是不给屏幕压出死褶,随着屏幕逐渐打开,弹片会抬升将屏幕顶起,这样设计的效果就是,折痕比三星轻很多,折叠状态可以完全闭合。
图片
图片
不过对于我而言,这两周用下来,不论是能不能闭合,还是折痕明显不明显,对体验的影响真的不大,闭合状态下什么姿态也感知不强,毕竟一个280g一个290g,谈手感都不会太满意。
图片
有些朋友撕转轴工艺、撕闭合状态真的是被厂商发布会带跑了节奏,我们不能真就花这么多钱只买折叠屏,不买手机吧?在实际体验中真正拉开两者差距的,正是各自对折叠生态的建设,说人话就是系统优化如何,手机这个部分,做的够不够好?
图片
系统体验
当主力机的这段时间里,我真的明显感觉到了体验差距,但一直苦于怎么客观且直观的展现给你们,直到…在我回看两款手机的发布会过程中,注意到余总说的一句(Top 200应用100%适配),让我意识到貌似很多平时感觉不顺畅的瞬间,都是折叠屏应用适配出了问题,这些细节问题偶尔遇到一般你都会忽略,但久而久之会在潜意识中累积起一种不好用的感觉。
图片
为了公证的测试应用适配问题,我就真的在两款手机中分别下载了100款相同的应用,并且用了整整2天的时间,收了无数验证码,登陆了许多从没有用过的app,这期间也凭生第一次接到房屋中介的推销电话,第一次在交友软件里匹配了好友,伴随着无数次折叠屏的开合,给大家整理出了一份《折二代Top 100应用适配表》。
图片
结果则是三星有41款app适配不到位,问题主要集中在外屏不能自动适配全屏显示,外屏显示内容不全,切换到内屏需要手动全屏app,这个过程中app还会重启,打断进程;
图片
而华为有7款app适配不到位,主要集中在外屏切内屏时应用会自动重新加载。由于没有采用非主流比例的外屏,外屏做到了100%适配,内屏还有平行视界功能的加持,部分应用的体验会更好。
图片
图片
说回适配问题,三星也不是没有努力,但我觉得这种方式让人哭笑不得,外屏不能自动适配的app,大多数可以在系统菜单中手动适配,但是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提示,哪怕在黑边上加一句可以前往设置手动适配,这点真就像网上大家调侃的那样,三星手机使用手册就是一本天书,全靠自己努力。
图片
当我拿到老板的手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自己的三星账号,系统提示我三星云将在5月9日停止对相册同步的支持,官方提供百度云和微云供选择,当我以为只是换个地存东西不影响体验时,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他真的就是存在了百度云上,你在相册删除照片不能同步,在新设备登陆照片也不会从百度云同步到相册,与自己装个百度云备份照片体验一致,而且要想不限速,一样需要开会员,我就…...要知道这可是一台近2万元的旗舰啊!
图片
而华为在云服务的表现上就好出太多,官方提供了多种容量套餐可选,支持家人共享,自动备份、恢复速度也很快。
而抛开这些本地化问题,三星的系统在对折叠屏的利用上,也有着比华为更加激进,更具亮点的做法,比如多任务。华为虽然对自家多任务大加赞赏,但我体验下来觉得,最多双分屏+双浮窗的设计,多少有些浪费这块巨大的内屏;反观三星是榨干内屏空间,最多三分屏+五浮窗,同时开启8个app,有桌面办公那味儿了,在真的需要临时给老板汇报个数据,需要同时开启多个app情况下,方便更多。而且再大胆尝试一下还会有惊喜,华为在发布会上展示的跨应用拖拽功能三星也一并支持。
图片
还有在解锁时的一个细节,华为手指轻轻放上去就能解锁,这一点在我使用一周中造成了大量误触,有时候同事图新鲜想看看我手机,结果我给他时候屏幕不小心碰解锁,我就开始紧张回忆有没有看过什么不该看的,这个问题希望华为能通过后续的OTA解决一下,相比之下三星的侧面指纹需要按下才能识别解锁,体验更好。
图片
日常体验
折叠屏手机在重量、厚度相比正常手机增加有限,电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塞进了一块远大于正常手机屏幕尺寸的内屏,所以从我拿到这两款手机开始,续航焦虑就萦绕心头,但焦虑归焦虑,真正表现如何我还是特意挑了2天时间,给自己尽量安排相对重复的工作,分别使用华为、三星进行电量测试。
图片
这2天早上8点起床电量都是100%,上午在单位处理邮件、微信消息,中午休息打一局王者荣耀再追一集喜欢看的剧,下午继续处理工作的事情,还是微信、邮件居多,到家会刷刷微博,听听歌,看看B站有什么新鲜事,睡前再看一集我的安眠番(博人传),到晚上11点睡觉时,华为剩余电量27%,三星剩余电量20%。
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办公室场景够用,外出建议携带充电宝。在我的预想中,由于三星采用720p外屏,两者又都是4500mAh电池,一定是三星更省电;而最终结果相反的原因,则是三星打开内屏的次数要远高于华为。
我还特意画正字数了一下,华为全天我一共翻开4次,一次中午看剧一次晚上看剧,两次忍不住在单位电梯里炫耀理财产品;三星则是一共翻开10次。
图片
图片
由于外屏过于纤细,对于大手的我来说,静止打字还好,取快递路上回微信就根本按不准,需要打开内屏操作,玩游戏也是,外屏操作空间不够,只能打开内屏,徒增功耗。
不过这里也有我的锅,我是多年全键盘选手,说实话用九宫格已经不会打字了,如果在三星的外屏上使用九宫格,体验会好很多。所以,华为有一块正常比例的外屏,是让折叠屏手机实用起来的关键,不论应用适配、日常体验还是功耗续航。
图片
比较遗憾的是,华为在这代产品上依然没有加入无线充电,但有线功率达到了55W,实际测试充电时间比三星的25W快了40分钟,临时充电更给力,但三星的无线充电在办公室场景下可以做到随时回血,还是那句话,我可以不用,但旗舰该有的得有。
图片
图片
想必听了我这些体验分享,从系统本身到日常体验来说,华为Mate X2确实相比三星Galaxy Z Fold 2是更合格的折二代。并且在我前面没提到的摄像头、芯片的参数上,华为也堆的更高一些,考虑到购买这两款手机的用户摄影需求更多是扫健康宝,所以就没有特别详细的测试。
图片
实际体验中三颗常规镜头,两款手机都是旗舰水准,但华为多了一颗潜望长焦,在超长焦场景下有着远好于三星的表现。
图片
图片
而骁龙865+和麒麟9000的性能表现都足够,凰家评测也已经在之前的万元旗舰横评中详细测试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完这期节目过去补番。
写在最后
正如一开始所说,我觉得华为Mate X2和三星Galaxy Z Fold 2是截然不同的两款产品,华为非常巧妙的利用一块常规比例外屏做了一款合格旗舰机,再靠大尺寸内屏,附赠一台满足影音需求的平板电脑,整机可以看作是手机+平板的结合体,没有给开发者、用户带来一种新的形态从而增加适配、学习成本,在当下的体验自然会更舒适。
图片
而三星则是外屏当作副屏来用,简单处理一些信息,如果你觉得局促了,就翻开内屏继续,让内屏成为外屏的延展,合在一起完成一部手机做的事情,这样的话软件适配和生态建设就尤为重要,但三星在开发者那边的号召力又...…
所以对于目前国内消费者来讲,在能买到的情况下,华为更靠谱。
图片
图片
不过不管哪个机器在当下更好用,折叠屏这种形态,从诞生之初都是着眼于未来,虽然在折一代时期还遭受种种鄙夷,但在今天体验完这款产品,我会说可能未来已来,毕竟科技行业几次的大变革,从来不是亲戚串门那种等你有空我就过去,向来都是悄然发生。
图片
图片
所以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把着眼于未来的产品真正带到用户手中,不一定非是折叠屏,但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看到些不一样,期待着购买一件会24h紧盯物流进度的酷产品。
图片
回想当年诺基亚对安卓 / iOS崛起时的不屑,不管华为和三星在折叠屏的赌局上有没有赢走用户的粮票,起码他们已经赢得了未来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