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这个习俗,很少有人知道!

图片
古人对春天有着深沉的爱,春日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孕育着新的希望。于是,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古人会举行比较特殊的仪式进行庆祝,比如骑马、蹴鞠比赛等等。而在众多的活动中,有一个名为“打春牛”的活动最为特别。
图片
《李唐牧牛图》(局部) (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打春牛是指人们会在立春当天鞭打土牛,然后将打碎了的土块抢回到家中,进而祈福当年六畜旺盛、五谷丰登。打春牛与祭祀神农等礼节一同构成了古人春天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元代开始,北京就开始有了打春牛的活动,而且仪式特别正规。每年立春前太史院会奏告立春的日期,然后提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相关官员去元大都齐政楼的南面迎接太岁神牛。而中书省和户部要向皇帝、太子、后妃以及诸王等进春牛。
图片
陶牛 (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关于打春牛在《朴通事谚解》中有这样一段画面感十足的记载:
那牛厂里,塑一个象一般大的春牛,妆点颜色。一托来长的两个机角(犄角),当间里按一个木头做的明珠,簸箕来大一对耳朵,十尺来长尾子,椽子粗的四条绳,拴在牛车上,众人拖牵。
前面彩亭里头,一个塑的小童子,叫做芒儿,牌上写着“勾芒神”,手拿结线鞭,头戴耳掩或提在手里,立地赶牛。顺天府官、司天台官、众官人们,街上两行摆着行,前面动细乐、大乐、吹角。
第二一个十分可喜的行行,妆二郎爷爷。身穿皇袍,腰系白玉带,头戴幞头,脚穿朝云靴,手拿结线鞭,骑坐白马珠鞍。一个小鬼拿着大红罗伞,马前马后跟着的大小鬼卒不知其数。
图片
鼓楼 (图片来源丨微博@hillwong山王)
前面一个鬼,拿着三丈来高的大旗号,上写着“明现真君”。后头又是个茶博士们,提汤灌(罐)的,拿茶碗、把盏的跟着。这般摆队行到鼓楼前面,朝东放着土牛,芒儿立在牛背后。“甚时几刻立春。”司天台家这般拣定时辰。相着地脉,放一堆灰。具服的官人们烧香等候的其间,地气正旺上的时节,那灰忽然飞将起来。
后头,才只那个太师家的、太保家的、丞相家的、公候家的,各自一火家,睁着眼,舍着性命,各拿棍棒,又是担杖,厮打着,争那明珠。其中那一火儿强的,把别的打的四分五落里,东走西散。这般赶退了,忽跳上牛去,撮下那明珠,各饭店酒肆里绕着走,这般闹起来,打的打,踩的踩,这般战场里,干无来由做甚么去?
——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五年
简单概括下,就是一行人带着一头妆点的很漂亮的,大象一般大的春牛朝鼓楼方向前进,进行“游春”。到了鼓楼后,主事的官员找好时辰,“打春牛”活动开始,除了部分传统习俗之外,最有趣的是“抢明珠”的活动,一群人“担杖”、“厮打”来抢夺春牛身上的明珠。场面十分热闹,而最终抢到“明珠”的,就像是状元跨马游街似的,走到哪里都被人羡慕着。明珠代表着一种好兆头。
图片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局部) (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被抢的春牛除了明珠外,也很有来头。它身高四尺,寓一年四季之意。身长八尺,象征一年八节(四立与两分两至)。尾长一尺二寸,表示一年有十二月。一头春牛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敬意之情。
总而言之,“打春牛”的传统习俗,从最开始的打土牛,抢土块,到元代后的抢“明珠”,其实都是在抢一个好兆头,同时,也做好一年耕作的准备。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而春季作为一年之中耕作的开端,在一系列的活动下,更能从精神上给人们一个提醒和鼓励,让农耕变得更加富有热情。
你的家乡还保留着哪些春日里的习俗?
参考文献:
刘晓峰,《打春牛-中国人的迎春仪式》,《紫禁城》杂志,2021年2月
图片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需转载文章或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松兰小学士】说明,转载文章需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