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回顾:人民解放军机械化发展历程

晨晖军事
可阅全部文章
——人民解放军发展机械化部队历史进程扫描(上)
陈 辉
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0二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党中央在“十八大”上,为人民解放军实现机械化制定了时间表,如今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
图片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了新的战略筹划和安排。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推进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确保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任务。又为我军又提出了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回顾人民解放军机械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任重道远。
1955年3月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机械化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开始关注组建我军的机械化部队。他特地把朝鲜战场上的陈赓调回国内,让他组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培养驾驭机械化部队的人才先行一步。毛泽东给这所学府的训词中写到:“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海军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技术。”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还多次谈到关于建设共和国机械化部队的问题。
建立机械化部队的意义何在?它与徒步化、骡马化、摩托化部队的区别在哪里呢?笔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的许多军事专家,做了深入了解。
徒步化的主要标志是:步兵机动、作战、运输武器装备,完全靠人力。
骡马化的标志是:步兵仍靠步行机动作战,指挥员靠乘马,重武器装备靠畜力运载,并拥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
摩托化的标志是:步兵以车代行,运力为汽油发动机、胶轮车,装备全部由车载。摩托化步兵师编有摩托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和工兵、通信兵等兵种分队。摩托化步兵彻底告别了“飞毛腿”,步兵机动全部乘坐车辆。
机械化的标志是:主要装备以内燃机和涡轮机为动力,以履带为机动式样,以容纳多种先进技术为特征的高度合成的部队。它的鲜明特点是机动能力强,由于装甲车辆和火炮都采用履带而不是胶轮,因此,不仅能在城市公路上机动,而且能在山地、草原、荒野等复杂地形上机动;另一个鲜明特点是防护能力强,机械化部队的车载装备都有装甲防护,并且有较强的火控系统,能够做到攻防兼备;第三个特点是把诸军兵种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兵种合成的威力。这种把“矛”和“盾”合二为一的装备,以及把诸军兵种合成的部队编程,成为现代战争的最佳组合。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械化部队的雏形就在英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机械化部队最先大量出现于德国,德军以上万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组成的机械化部队向邻国发动闪电攻击,使欧洲许多国家和强大的苏联蒙受亡国和国破之灾。随后,苏军也组建了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对德军进行反击,直捣柏林,取得了“二战”胜利。“二战”后,世界各国军队都以建立机械化部队为重要内容,走精兵之路。
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的国民党第5军是中国组建最早的机械化军,当时装备的是美国、德国和苏联的坦克、装甲车、火炮、摩托车,编有坦克团、炮兵团、摩托化步兵团、反坦克炮营、工兵营、通信营等,在抗战中的“昆仑”大战中,曾大败日军“钢军”第5师团第12旅团;后来在缅甸战场,又打得日军闻风丧胆,被公认为国民党“5大王牌”之一。淮海战役中被我军全歼。
图片
1952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经过天安门。
1955年3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以步兵某师为主体,并调入华北独立坦克自行火炮团、炮兵第170团,接收苏军第7机械化师的装备,于4月15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机械化师,隶属原军委装甲兵领导,吴忠为首任师长、龚纪明为首任政委。
我军第1机械化师成立后,共编3个机械化团,每个团增编了中型坦克营、炮兵营、高炮连;此外,编1个中型坦克团、1个重型坦克团、1个高炮团、2个炮兵团,共8个团,成为我军有史以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诸兵种合成的部队,一支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突击力量。
这个师成立后,于1957年参加了训练总监部组织的、叶剑英导演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演习结束时,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元帅、罗瑞卿大将检阅了部队,并对他们的演习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片
1958年10月,这个师又进行了“滨海防御战役中机械化师的机动作战”演习。演习在空军的配合下,连续进行了防空降、反突击以及向新的方向实施机动作战等科目,演习机动、战斗推演达180公里,机械化师的快速机动能力和整体突击能力,给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习表明,这个师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合同作战能力的机械化部队。
但由于种种原因,到80年代我军还没有一支机械化集团军。这种状况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同周边国家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在我国周边的国家中,除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军队的机械化程度低于我军外,其余都高于我军1至6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军还处在骡马化时代,在我军全面实现机械化的任务举步为艰。
1985年7月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我军第一批机械化集团军
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后,提出我军裁军百万之前,就酝酿组建机械化集团军。
1980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军委常委扩大会上指出:要根据军队装备不断改进的情况,搞些合成军、合成师,这样便于合成训练,便于指挥员熟悉特种兵的指挥,把平时训练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做进一步研究。接着,在一个未来作战研讨会上,邓小平又指出:有的同志提出来,过去我们也设想过,比如一个军,组成一个合成军,有炮、有坦克、有导弹,炮包括防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集团军。我今天不是做一个结论,而是提出研究这个问题。军队的组成问题,或者部分组成问题,要提到我们日程上研究。不久,邓小平同志提出可以先搞两个军试验。
图片
1983年,军委根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转变的指示,在我军陆军部队中选择两个军改建机械化集团军。
1985年,我军进行百万大裁军,以摩托化取代骡马化,摩托化集团军与机械化集团军同步发展,但摩托化集团军在陆军全部实现,而机械化集团军属于试点阶段。
骡马化时代,我军的步兵军不包括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种,这些兵种都自成体系,战时临时配属给步兵军。
图片
1985年,我军以步兵为主的步兵军改编成诸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改变,它标志以步兵为主的陆军中增加了许多新成员,标志着中国陆军走向了现代化的军兵种合成。目前我军陆军的集团军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航空兵等诸多的军兵种,集团军编成内的各军兵种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作战能力都大大超过了原陆军军,步兵不再是老大哥,专业兵种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步兵,达到70%;步兵由过去的95%下降到30%,炮兵的数量居第一,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图片
在我军全部实现摩托化集团军的同时,组建机械化集团军摆上议事日程。经过反复论证,中央军委选择了解放战争战功显著,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万岁军”美名部队——步兵第38军,因为这支部队有着比其它部队更合适的条件:
“万岁军”除了历史悠久、战功卓著,在我军以善打大仗、硬仗、恶仗而闻名外,还具备其它优越条件。
它是我军第一支摩托化军。早在1969年2月,这个军就在全军率先实现了摩托化。这是由骡马化发展成机械化集团军的必经之路。
图片
它是我军第一支集团军。1984年4月1日,这个军就由步兵为主的野战军改编为诸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比我军所有部队早改编了1年。这是改编机械化集团军的必要条件。
正是以上所述的优越条件,使“万岁军”在1985年7月,摘取了我军第一批机械化集团军的桂冠。
与此同时,我军另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步兵第39军也成为机械化集团军的试点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军共有两个机械化集团军。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