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久=睡得好?记者探访儿童睡眠监测室:有孩子睡10个小时,呼吸暂停43次

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宗雷 文/图/视频
小孩子睡觉打呼噜,说明睡得香?
你错了!那是病!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河南商报记者探访这群“呼噜娃”,发现大秘密!
河南省儿童医院一科室每个月都有200来例这类孩子,而背后往往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在捣乱。
图片
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睡眠监测室
【探访】
身上接满导线,还要在医院睡一晚,啥操作?
听说,想弄清楚孩子晚上睡得好不好,通过一项“黑科技”就能揭晓答案?
3月16日晚,趁着小朋友们渐渐入睡,河南商报记者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睡眠监测室,看看小宝贝们如何在这里度过一个特殊的夜晚。
为什么说特殊?先来看看他们身上的高科技——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
在每一间独立的睡眠监测室内,小朋友的额头、后脑勺、下巴颏、手指头乃至胸部和腹部等部位通过贴片、束带和指夹连接了10余条导线,鼻孔处还要戴上气体采集管,在医护人员温柔地完成“全副武装”后,他们要在此睡一晚,在睡梦中完成监测。
“一般至少要收集连续7个小时的睡眠数据,才能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王燕楠介绍道,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脑电波、眼动频率、下颌肌电、鼻压力、血氧饱和度、胸腹呼吸运动等都将以波形呈现在电脑终端,就连孩子的鼾声也有专门的收音设备进行采集。
据介绍,通过这一睡眠监测方法,医护人员根据诊断分析,能够更准确地采取适宜的治疗和干预方案,因此它也被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图片
值班医生正在实时观察多导睡眠监测数据
【误区一】
打呼噜≠睡得香
在监测室内,宝姨见到了朱女士3岁半的女儿依依。
别看依依小小年纪,已经是名资深的打呼噜专业户了。早在一年前,朱女士发现依依夜里偶尔打呼噜,以为是她白天玩得太累,就没在意。可之后,依依打呼噜越来越频繁,睡得也不踏实,有时还会半夜咳醒。
“前段时间体检,身高体重都不达标,幼儿园开学才半个月,老师就打来电话说孩子白天上课总是不在状态,好像没睡醒似的。”说到这里,朱女士皱起了眉头,“天气一冷,打呼的情况就更严重了,夜里还会反复地咳嗽。”
眼下正值换季,天气多变,朱女士和老公更是不敢松懈,俩人每晚“轮流值班”,生怕一个不注意,孩子一口气没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意识到问题越发严重,朱女士赶紧带着依依来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医生指出,依依的腺样体和扁桃体异常肥大,以至于引起了气道堵塞。
图片
医生正在为患儿连接多导监测系统
【误区二】
睡得久≠睡得好
“咦,这是什么声音?”
走到另一间睡眠监测室门前,宝姨差点被耳畔传来的声音吓到,而声音制造者就是5岁8个月男孩的浩浩,睡梦中的他对自己的鼾声全然不知,仿佛被窝里藏了一头凶猛的小狮子。
同样地,他也有着腺样体和扁桃体异常肥大的情况。更令人惊讶的是,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浩浩一晚上睡了10个小时,呼吸暂停竟高达43次。诊断结果为OAHI=32.7(OAHI大于10为重度)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
图片
相比较呼噜打个不停,家长最怕的就是“空气突然的安静”,因为一旦发生呼吸暂停,极有可能导致窒息。
在监测室的电脑屏幕上,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孩子们的睡眠波形实时发生着变化。医生根据显示的脑电波波形可以判断孩子所处的睡眠阶段,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动眼期等。
“比如有的孩子总是徘徊在浅睡期和熟睡期,始终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这样的睡眠状态下,睡再久也是毫无质量可言的。”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韩富根强调,睡眠是人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对儿童而言,睡眠是早期发育中脑的基本活动,在生命的早期所需睡眠时间更长。
图片
【提醒】
妈妈们最需要了解的看这里
韩富根介绍,孩子睡不好,可能导致的后果很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发育不良,身材矮小 ,食欲减退,甚至影响到颜值和学习能力。
睡多久?睡不好有哪些危害?妈妈们赶紧看这里!
一、时间表:不同年龄宝宝的睡眠时长
新生儿每天需16~20小时的睡眠时间;
2岁以内的小儿睡眠时间为9500小时(约13个月),而清醒的时间仅8000小时;
在2~5岁期间,每日睡眠时间和清醒时间相等;
整个儿童期和青春期每日睡眠时间占全天的40%。
二、危害:睡不好还会影响到身高和颜值!
1.矮小、肥胖等发育不良现象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分泌。如果孩子夜间打鼾,伴有间断呼吸暂停,往往会在即将进入深度睡眠时就会被憋醒。即使不被憋醒,这种长时间只停留在浅睡眠的状况,引起睡眠结果紊乱,将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造成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过度消瘦或肥胖。
2.打呼噜竟与尿床有关
对腺样体肥大的小朋友来说,由于腺样体病灶刺激神经末梢,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大脑缺氧,引起全身供氧不足,导致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膀胱,就会出现尿床的情况。
3.影响颜值
长期张口呼吸,会引起孩子面部发育异常,如上颌骨变长、腭弓高拱、牙列不齐、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加上精神萎靡,面部缺乏表情,出现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编辑:刘梦鸽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