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风暴”总冠军谢欣新作当代舞《熵》在沪开启世界首演

当代舞《熵》预告片。主办方提供
3月19日至21日,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以下简称“国舞剧场”)委约,青年艺术家尹昉编导、国舞剧场联合艺术家谢欣领衔、谢欣舞蹈剧场制作及演出的全新当代舞力作《熵》,在国舞剧场进行世界首演,连演四场。上海首演后,该作品还将受邀前往北京、广东以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进行巡演。
图片
当代舞《熵》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进行世界首演
“熵”是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混乱程度越高,熵值也就越高。作品《熵》借用“熵”的概念,通过重新定义身体的重量、结构、方向,对身体进行分配、限定和统领,借由身体之间合作、共享和牵制,有序有效地驱动身体运行系统,用身体去演绎宇宙规律。尹昉说,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熵增”的过程,总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为了对抗‘熵增’,人在不同场景中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去建立和维护秩序,让这个系统有序起来。”
图片
当代舞《熵》剧照胡一帆
当代舞《熵》是阔别舞台六年后尹昉的首部全长版编导作品。自2013年主演崔健的音乐电影《蓝色骨头》以来,尹昉已出演了十余部大银幕作品。而在演员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活跃的舞者及编导。此次担任《熵》的编导,尹昉一直在丢弃其固有的舞蹈思维,反复排除自己不要的内容,多余的、华丽的动作不要,而是追求作品概念的清晰度和准确度。这给“天花板级舞者”谢欣出了不小的“难题”。
刚刚夺得《舞蹈风暴》第二季总冠军的谢欣可谓是舞蹈界中的翘楚。而在排演过程中,尹昉却一再对她说“不”。“他的作品非常的磨人,种种规则很难适应,每次刚找到一点感觉,第二天就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谢欣坦言,跳solode的时候,一度很没有底气。而尹昉的种种“限制”,却让谢欣找到身体的物理极致性,让舞蹈从其身体里“长”出来。谢欣说:“我从尹昉所说的‘让自己的身体像箭一样出去’‘像踩着云朵一样搭借别人的身体运动’等‘昉言昉语’中寻找突破,用舞蹈记录我每个阶段最真诚、最打动自己的感受。而这一过程,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到底是谁。”
图片
当代舞《熵》剧照胡一帆
当代舞《熵》曾于2020年8月在国舞剧场试演,收获口碑爆棚。此番正式演出为全长版的作品,无论是编舞,还是舞美、音乐、服装,均做了全面升级。除了尹昉与谢欣两位“大咖”搭档,主创团队还邀请到了电影《暴裂无声》的声音设计王宇波为演出现场伴奏,以及知名设计师陈序之担任服装设计等,阵容可谓十分强大。主创人员的一再磨合与打磨,成就了该剧如今的耳目一新。
一直以来,国舞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始终致力于位艺术家打造更好的创作环境,通过提供资金、宣传、技术、演出机会等方式,全方位扶持青年舞蹈编导们的艺术创作。当代舞《熵》同样也收到了国舞剧场的委约资助。正如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延所言,青年时期是艺术家创作力旺盛的阶段,如果给予充分的支持与鼓励,将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走向世界提供更多机会。而如何帮助青年艺术家更自由地探索舞台,推倒阻挡创作、追寻梦想的墙,更好地扶持青年艺术家成长是国舞剧场的使命之一,也已然成为国舞剧场的日常命题。“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一直都在着力挖掘与推广中国舞蹈的新生力量,激发舞蹈艺术创新活力,帮助广大青年艺术家走进大众的视野,从而推动中国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平台的影响力和不懈的推进,可以有越来越多像《熵》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涌现。”王延如是说。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