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你真的会用药吗?(附指南共识全文)

药事网—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成员单位,入驻无锡市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腾讯新闻2019年杰出行业观察者,今日头条2020年最具影响力机构。
为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的合理用药,《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发布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本文介绍药物治疗原则,与各个药物的用药目的和用法用量。各个药物的禁忌症、不良反应、规格、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请详见指南原文。文末附指南全文链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80%,细菌感染占20%~30%,细菌可直接引起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上感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见图1。上感需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
图片
注:1 mmHg=0.133 kPa
图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流程
药物治疗原则
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病因,治疗原则以休息、多饮水、对症处理等措施为主,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和使用抗菌药物;如判定为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上感病原学特点及患者个体因素,推断可能的致病菌,经验性选择目标性抗菌药物。见表1。
表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
图片
(一)对症治疗
1. 解热镇痛药:
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等。
2. 抗鼻塞、抗过敏的复方制剂:
有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临床常用于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均为复方非处方药(OTC)制剂。这类药物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故宜在睡前服用,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避免使用。
3. 镇咳:
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
(二)病因治疗
1. 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
2. 抗菌药物治疗:
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治疗药物
1. 解热镇痛药
(1)对乙酰氨基酚
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痛等。
用法用量:
成人:
• 口服:退热镇痛,0.3~0.6 g/次,每4小时1次或4次/d,一日量不宜超过2 g。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 d。
• 肌内注射:0.15~0.20 g/次,不宜长期应用,退热疗程不超过3 d。
儿童:解热镇痛,口服,一次10~15 mg/kg(总量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布洛芬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发热。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0.2~0.4 g/次,每4~6小时1次。缓释片:0.3~0.6g/次、2次/d。缓释胶囊:0.3 g/次、2次/d。
儿童: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解热镇痛,口服,一次5~10 mg/kg,每6小时1次,≤4次/d。
特殊人群用药:
•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 哺乳期妇女禁用。晚期妊娠妇女使用可使孕期延长,引起难产及产程延长。
(3)吲哚美辛
用于高热的对症解热,可迅速大幅度短暂退热。
用法和用量:
成人:直肠给药,50~100 mg/次、50~100 mg/d。一日剂量不宜超过200 mg。
儿童:直肠给药,每次0.5~1.0 mg/kg、2~3次/d。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2.抗变态反应药
(1)马来酸氯苯那敏
适用于上感引起的喷嚏、流涕等。
用法和用量:
成人:
• 口服:4~8 mg/次、3次/d。
• 肌内注射:5~20 mg/次。
儿童:口服,0.3~0.4 mg/kg、3~4次/d。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酌情减量;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2)苯海拉明
适用于上感引起的喷嚏、流涕等。
用法和用量:
成人:
• 口服:25~50 mg/次、2~3次/d,饭后服。
• 肌内注射:20 mg/次、1~2次/d。
儿童:口服,一次1~2 mg/kg,3次/d。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哺乳期妇女慎用。
(3)赛庚啶
用于上感引起的喷嚏、流涕等。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2~4 mg/次、2~3次/d。
儿童:口服,每次0.1 mg/kg、3次/d;极量1次0.2 mg/kg。2岁以下不宜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应酌情减量;哺乳期妇女慎用。
(4)氯雷他定
用于上感引起的喷嚏、流涕等。
用法和用量:
成人:10 mg/次、1次/d。
儿童:2~12岁,体重>30kg,10 mg/次、1次/d;体重≤30 kg,5 mg/次、1 次/d。12 岁以上儿童,10 mg/次、1次/d。
特殊人群用药:肝功能受损者应减低剂量;哺乳期妇女慎用。
(5)西替利嗪
用于上感引起的喷嚏流涕等。
用法和用量:
成人:10 mg/次、1次/d或5 mg/次、2次/d。
儿童:口服。
• 2~6岁:5 mg/d、分1~2次。
• 6~12岁:10 mg/d、分1~2次。
特殊人群用药:肾功能不全者需要减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镇咳药
(1)喷托维林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15~30 mg/次、30~90mg/d;极量90 mg/次、240 mg/d。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尚不明确。
(2)右美沙芬
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用法用量:
成人:片剂、糖浆剂、颗粒剂,15~30 mg/次、3~4 次/d;缓释片剂,30 mg/次、2 次/d,不可掰碎服用。
2岁以上儿童:宜选用儿童剂型,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不同剂型用法用量有差异,建议参照具体说明书给药。一般推荐剂量为:2~6岁儿童2.5~5.0 mg/次,6~12岁儿童5~10 mg/次,3~4次/d。2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3个月内和哺乳期间的妇女禁用;哮喘患者、多痰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苯丙哌林
用于刺激性干咳,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均可使用。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20~40 mg/次、3次/d。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期妇女慎用。
4.复方非处方药
(1)美扑伪麻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
嗽、咽痛等症状。
用法和用量:
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1片/次,每6小时服1次,24 h内不超过4次。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复方氨酚烷胺片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
塞、咽痛等症状。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1片/次、2次/d。
特殊人群用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5.抗菌药物
(1)阿莫西林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呼吸道
感染。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0.5 g/次、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 g。
儿童:口服,25~50 mg·kg-1·d-1,每8 小时1次。
新生儿和早产儿,30 mg/d、每12小时1次。
特殊人群用药: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阿莫西林的半衰期可自正常的0.9~2.3 h延长至5~20 h;因此在肾小球滤过率为10~50 ml/min和
(2)头孢氨苄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轻、中度感染。
用法和用量:
成人:口服,250~500 mg/次,每6小时1次,最高剂量4 g/d。链球菌咽峡炎患者,口服,每12小时500 mg或采用头孢氨苄缓释胶囊,一日剂量分2次口服。
儿童:25~50 mg·kg-1·d-1,每6小时1次。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口服12.5 mg/kg。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FDA妊娠用药安全分级为B;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阿奇霉素
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上感。
用法和用量:口服,饭前1 h或饭后2h服用。整片吞服。
成人:口服,常用量:第1日,0.5g顿服,第2~5日,0.25 g/d顿服。或0.5 g/d顿服,连服3 d。
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第1日,10mg/kg顿服,第2~5日,5 mg·kg-1·d-1顿服。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妊娠期须权衡利弊,只有在明确需要使用阿奇霉素的情况下才能在妊娠期给药;权衡药物对于婴儿的潜在获益和风险后,才可在哺乳期妇女中使用本品。
(4)左氧氟沙星
适用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上感。
用法和用量:
口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性加重,0.4 g/d、分2次服,或0.5 g/d、顿服,疗程7d。
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剂量及疗程同口服,根据病情需要,可先予静脉滴注,继以口服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需注意左氧氟沙星的注射剂只供缓慢静脉滴注,不可快速静脉输注,也不可用作肌内注射。每0.2克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国外左氧氟沙星(levaquin)的用法与用量如下(口服与静脉给药剂量相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性加重,0.5 g/d、1次/d,疗程7 d。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须慎用,应用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者根据Ccr调整剂量或间隔时间:Ccr≥50 ml/min 时,无需调整剂量;Ccr<50 ml/min时需调整口服和静脉给药剂量。
以上内容来自: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8):6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