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美国CPR生存链与中国CPR生存环

生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贯穿于“生老病死”整个生命周期之中,而与死亡抗争的主角——心肺复苏(CPR)培训,就成为了与死神博弈的助力器。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以抢救心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为主要目的的CPR培训,是以美国心脏协会(AHA)颁布的指南为其代表,形成了以患者心搏骤停后依据不同时段采用的以救求生的CPR生存链培训模式,为我国CPR培训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无论美国AHA“从救到救”流程的不断优化〔院外心搏骤停(OHCA)和院内心搏骤停(IHCA)〕,还是“从救到救”技术的不断改进,纵观全球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我国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仅为1%左右,表明仅仅贯穿以“救”为主线的生存链培训模式尚有完善和发展的空间。《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根据心搏骤停的发生发展规律,从围心搏骤停全周期考量,首次将心搏骤停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依期赋予“三预”方针(预防、预识、预警)、“三化”方法(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三生”方略(复生、超生、延生)的CPR内涵与外延,为人们改进生存链不能满足心搏骤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顺势将“三期”依次相连围绕成的CPR生存环培训模式亦呼之欲出。
自我国北京安贞医院于1983年开办第一届心肺复苏学习班以来,我国通过对《美国AHA指南》及其培训体系的引入,促进了我国心肺复苏临床教学和科学普及的整体发展。但如同《美国AHA指南》本身逐渐在国际上遇到的困境和挑战一样,单纯的循证医学科学基础和未能显著改变心脏骤停患者总体存活率的现实,让更多的国家和个人开始思考《美国AHA指南》的局限性。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反思我国一味“拿来主义”而步履蹒跚的心肺复苏之路的同时,也正勇于探索“洋”指南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症结和问题,尝试提出应对心脏骤停这一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等专家们,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借鉴了国际上最新的心肺复苏理念和科学,以智慧的东方哲学为主要的思考方式,组织编写并颁布了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指南——《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为规范和指导我国心肺复苏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提高心肺复苏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新的参考。
《美国AHA指南》将应对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救治定性为以“生存链”为核心的“线性”救治流程模式,强调流程中的每一环节的重要性和相互关联。“生存链”的概念最早于1991年被Cummins等学者提出,并在之后的《美国AHA指南》中应用,强调心肺复苏救治过程应该重视早期识别、早期胸外按压、早期电除颤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这4个基本环节。2010年《美国AHA指南》将“生存链”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强调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改进至新的五环“生存链”。2015年《美国AHA指南》的更新进一步提出应对心脏骤停建立有效的SPSO救治体系(即结构、过程、系统、结果),强调持续的质量改进,并进一步优化“生存链”的概念,将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区分,强调对院内心脏骤停应该建立早期预防的理念,院外心脏骤停则沿用之前的五环“生存链”,而最新的2020年《美国AHA指南》中在院内心肺复苏生存链原有“五环”基础上又增加了康复一环(图一)。
图片
图1 《202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院内心搏骤停(IHCA)与院外心搏骤停(OHCA)生存链
无疑《美国AHA指南》对于“生存链”理念的发展并提出系统救治的理论是《美国AHA指南》定性的重大进展与认识提升,是典型的西方思维方式的体现。而《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将心肺复苏救治定性为“生存环”的救治模式,即心脏骤停前期的预防、预识、预警,心脏骤停中期的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心脏骤停后期的复生、超生、延生,强调防治结合、环环相扣、牢不可破,体现的是对生命循环、轮回的东方思考(图2)。
图片
图2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生存环
落实“生存链”各环节的质量决定了心肺复苏实施的质量和最终效果。有研究报道了优化后的“生存链”可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从6%~8.5%提高到16%~19%,“生存链”中的6个环节相互依赖,其中任一环节削弱均可影响患者预后及最终存活率。“生存链”的救治模式明确了心肺复苏技术实施的重点与核心,但却不可避免地把抢救人员引向“刻板化”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我们的思维,限制了心肺复苏技术和复苏策略的突破与创新。更重要的是,“生存链”关注的环节只能从心脏骤停发生的一刻开始,要建立起理想而高效的“生存链”体系,需要的社会、经济和医疗资源极其庞大。进一步说,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区域差别巨大,加之巨大的慢性疾病和老龄化压力,如完全按照西方的理念和定性,中国永远没有可能全面实现这一体系的构建,最终破解心脏骤停这一难题。《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所提出的“生存环”培训模式,均衡地强调了心脏骤停前期的预防理念“三预方针”、心脏骤停中期的“三化方法”(因地制宜,综合应用)以及心脏骤停后期的“三生方略”,突破了“生存链”在心脏骤停前期预防和心肺复苏后救治的局限,更考虑到了我国的环境及地域差异,强调心脏骤停综合防治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规范地将心脏骤停发生的前、中、后各个环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其在理论性、可操作性上更为有效地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面对可能的危机,古语云“防患于未然”,《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对心肺复苏定性从“生存链”向“生存环”的转变是中国对于心脏骤停救治理念的新的贡献和发展,从心肺复苏“以救治为中心”向“防治为中心”的转变也会是今后心肺复苏发展的“风向标”。
诚然,《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体现了CPR生存环心搏骤停前期以“预”字为纲,变被动抢救为主动前伸防控,力求预防厚命、预识知命、预警保命;突出救治中期以“化”字为主,使CPR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心搏骤停患者和CPR技术的共性标准及个性特点,辨证施救与科学化解,力求标准化救命、多元化蕴命、个体化和命;心搏骤停后期则以“生”字为重,尽显敬畏生命、拓展生命的CPR发展观,优化CPR后管理的全过程,使生命得以恢复和延续,力求复生回命、超生御命、延生续命,传承“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中华经典,凸显“防未心、治欲心、救已心”的防治救“九命”闭环生命观。无疑,生存环是我国学者对以往CPR生存链点、线、面、体的空间拓展,相信随着以CPR生存环理论为支撑的中国CPR培训(目前已遍布全国29各省市、培养中国心肺复苏导师万余名),随着中国心肺复苏导师培训国家继教项目的深入展开,通过贯穿整个围心搏骤停期的临床整体方案实施,必将全方位、全过程、全立体地诠释中国特色CPR生存环培训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对指导CPR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普及有重要意义。在世界百年未遇大变局的今天,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秉持立足本土化、融入国际化、迈向现代化的CPR生存环理念,如何应对心脏猝死这一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唯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共铸仁爱之心。
图片
王立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中华健康文化研究院院长、腹部心肺复苏学创建者、《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系列指南领衔颁布者、《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系列指南领衔颁布者、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 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十届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等职、荣获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军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