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女神张京:严肃现场真正的彩色人物

图片
「以张京作为切入点,网民们一方面收获了对国家外交事业的信心,更获得了国际交往中的国家认同和自我认同。」
>>>
近日,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出现了一场罕见的外交场合公开交锋。
面对美方“不讲武德”的开场施压,杨洁篪主任以一段长达16分钟的临场发言做出强硬回击,不仅引爆了“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金句,同时也让全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杨洁篪身旁一口气将这段临场发言进行准确交传的中国翻译身上。
一段超过14分钟的超长口译,掷地有声地向世界传递了中方的坚定信念和强硬态度。现场视频传回国内,这位带着口罩的女翻译张京以硬核实力迅速出圈。
图片
而口罩底下的张京,神似赵薇、眼神坚毅、气质清冷,让许多人回忆起这位早在13年起就因外貌出众受到过关注的“最美女翻译”。
图片
短短几天时间,“宝物”张京的面孔和个人经历再一次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彩色人物
严肃政治现场的现实情态
对16分钟的临场发言进行交传口译的难度有多大?在这个很难明确说出个所以然来的问题面前,不少懂的人接过了发言人的位置。
图片
不少网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交传和同传的区别进行了普及,解释出16分钟长度的口译地狱级难度。还有人翻出了交传翻译的“编码”笔记,详细讲解了交传工作和必备的高级技能。
图片
口译人员的笔记
网友自发的解读和分享,将一个个小细节连接成网,共同促成了张京的出圈。
在自发安利和观点交流中,张京的硬核实力不再局限于杨洁篪和美方代表的评价当中,而是变得生动形象。如果说作为“两会最美女翻译”的张京,是因外形气质收获关注。那么八年后,重新出圈的翻译张京更像是由网络知识盈余发掘出的宝物
图片
张京的翻译段落被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14分钟翻译全文成为大批英语专业和正在寻求英语精进的学子相互传阅的资料,甚至有支持者将她的翻译片段提示成闹钟,以此作为每日的自我激励。
国内的一些网友还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对张京的现场视频进行了二次创作和解读,基于动作和神情推测了她在接收杨主任临场发言时的心理活动。
通过各式各样的解读,张京十六分钟内的几次回头被赋予了现实情态,而她本人也被塑造成严肃政治新闻中罕见的彩色人物。
图片
张京身上的鲜活人格,使得不少网民在她身上产生了移情式的投射。人们不仅能够对她所面临的艰巨挑战感同身受,也在带入了情感移入之后收获强烈的共情体验。
与此同时,她过往的专业学习和个人经历以故事的形式被广泛传播。短短数日,广大网友不仅记住了她出众的外表,还记住了她的成长故事和职业抱负。
从自下而上的解读和想象,到人格形象的官方盖章,在翻译工作中充当沟通桥梁的张京,在工作场合之外成为了出圈故事中的主人公。
图片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翻译张京的出圈故事中,受众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围绕着张京的人格产生了交叠。
无论是外交场合中被解读的彩色人物,还是过往经历悉数公开的现实人物,对张京的解读和对张京的塑造以人格真实为桥梁,形成了良性互动。
因为她的存在,普通网民在中美交锋局势下的紧张情绪寻找到了出口,国家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样因为她的存在,怀揣梦想的每一个个体也受到了鼓舞和启发。
在这一层面上,“冷面女神”张京正在发挥着类似于认同资源的作用和影响。
认知盈余和过滤
冷面女神不该被苛求
然而受众舆论场毕竟难以与官方舆论场完全重合,她的形象在自下而上的解读和自上而下的塑造中浮现出轮廓,也在多元观点的碰撞中蒙受新落的灰尘。
多数人在经历了一番审视之后,对张京产生出由衷的赞赏。与此同时,也有人自恃多元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对她进行了一番质疑和贬低。
从张京的发音是否标准,到她的遣词造句是否准确,再到她的表现是否充分表现出杨洁篪原文中的大国自信,反对者的质疑看上去同样真情实感。
快思考席卷而来,各类不同的观点都有机会留在话题页的顶端,供后来者参详,这是受众赋予意见领袖的便利。
人们期盼着能够从各式各样的人身上迅速地获得新鲜的认识和有效的引领,却又轻易能被杂音和噪声干扰。
每当意外出圈的故事上演,人们总是会对知之甚少的出圈对象保持友好的好奇,经过一番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审视之后,在想象的滤镜下描绘出一个完美的“纸片人”形象。
可是一旦“纸片人”受到真情实感的怀疑,想象的合理性又变得不堪一击。
张京的出圈受到知识盈余的影响,但她受到的质疑同样是来自知识盈余的冲击。
图片
一些号称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人,长篇大论地对张京的用词进行了逐一解读。可张京为什么一定要尽善尽美呢?
张京身上令人赞许的或许是专业能力,但成就了女神的更是她鲜活的形象和性格。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