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昌平有10处入选!

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近日公布

包括北京大学红楼、天安门、

双清别墅等15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出版物、个人用品、信件等

2111件(套)可移动文物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范围涵盖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包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15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于全市16个区,充分印证了建党片区、抗日战争片区、建立新中国片区集中连片,串联带动平西、平北、冀东片区的分布特点。

此次公布的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包含重要机构驻地、战斗遗址、烈士墓、陵园、纪念碑、故居、旧居、纪念馆、纪念堂等,可移动文物包含出版物、纪念章、武器、个人用品、信件等,完整地涵盖了北京革命历史各个时期的各类文物,全面反映了北京革命文物资源的丰富与厚重。

在众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当中

昌平区有10处入选

分别都在哪里?

下面平平就带大家

去巡礼一番

六街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昌平区政府邮政局院内,始建于明代永安城建成后,在明代永安城的西南角,历经清代修缮。此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为后殿。

此城隍庙是唯一能在《光绪昌平州志》中有确切位置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昌平烈士陵园

昌平烈士陵园旧址位于昌平区新水丰路,陵园布局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是北京市一座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昌平烈士陵园新址位于流村镇西峰山村,2014年建成后,包括原昌平区烈士陵烈士墓在内的全区零散烈士墓共570余个全部迁入新址。

陵园内建有主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广场、昌平籍革命烈士英烈墙、昌平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建成后的烈士陵园融传统教育、对外宣传、红色旅游、管理保护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作用,已成为广大群众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崖口烈士纪念碑

高崖口烈士纪念碑位于流村镇狼儿峪村,1948年7月21日,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包围袭击了狼儿峪村——当时中共昌宛县政府所在地,制造了狼儿峪惨案。

1995年6月修建了“高崖口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南朝北,陵园占地330平方米,纪念碑汉白玉石质,碑额正面为团龙、背面为荷花图案,碑的正面刻“高崖口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刻13位烈士革命事迹简述。

桃林烈士陵园

桃林烈士陵园位于兴寿镇桃林村,199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桃林村牺牲的张德利、齐朝弼等18名烈士,中共昌平县委、县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北靠山坡,南向,现已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周德纯烈士墓

周德纯(1918-1948),昌平区东崔村人,中共党员,是解放战争时期昌平地区赫赫有名的人民英雄。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民兵中队长、县大队连长、副大队长、支队代营长。他作战机智勇敢,神出鬼没,使得敌人闻风丧胆。1948年10月16日在解放宣化县常峪口战斗中光荣牺牲。1984年中共崔村乡党委在东崔村北,周德纯烈士墓前修建了纪念碑。墓碑刻“周德纯烈士墓”。

十三陵水库纪念碑

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坐落在水库大坝的东侧,碑身以大理石镶砌而成,方形柱状,顶微内收,气势雄伟端庄。碑顶有一组人物塑像,英姿勃勃,气势豪迈,高举着一面大旗,阔步行进状。碑柱上部雕有一束花带,工艺精致,造型素雅。

碑柱的上面凸镌毛泽东主席题词“十三陵水库”;左侧是刘少奇同志的题词“劳动万岁”;右侧是朱德同志的题词“移山造海,众志成城”;背面是周恩来同志的题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碑座正面凹镌着郭沫若同志为水库题词“颂十三陵水库”。

上店烈士陵园

上店烈士陵园位于流村镇上店村北。陵园占地为长方形,四周砌矮墙,园内分南北两个区域,南侧为陵园区,内有纪念碑和烈士墓冢,北侧为空场。

一九四九年农历四月十六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第三纵队在上下店战斗中英勇杀敌,四十六名战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了怀念革命烈士,流村人民公社党委和管委在此修建了烈士陵园。

大汤山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先烈,大汤山村人民将散埋的21名革命烈士的遗骨集中合葬,在村北建立了大汤山烈士陵园。陵园座北朝南,门额上书“烈士陵园”四个红漆大字。园中立着一座纪念碑,碑身正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摄影/轩辕伊子

园内每个烈士的墓前均立有石碑,碑上镌刻着烈士的姓名。他们的生命献给了祖国,但他们的名字留在了洁白的大理石上,他们的精神留在了浩瀚历史长河之中。

昌宛联合县县委县政府旧址

昌(平)宛(平)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平郊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领导平西地区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因为时局紧张,这种组织变化很大,经常迁址、合并和撤销。位于妙峰山脚下的狼儿峪村是深山老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作为昌宛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当地人民为平西地区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中共昌宛县委、县政府干部深入西山地区,驻扎在狼儿峪村的一座四合院内,发动群众,建立武装,组织游击队和党群组织,领导昌宛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支援前线。2013年,以“昌宛县革命历史展览”为主题的村史博物馆,开始在流村镇狼儿峪村筹建,并于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

昌顺联合县县委县政府旧址

1947年12月12日,平北地委决定,昌平、顺义两县合并为昌顺县联合县,办公地点设在桃林村。1948年12月13日,昌顺县委政府迁往昌平县城。1949年4月16日,昌顺县委撤销,如今昌顺县委政府旧址在桃林村518号。

昌顺县委政府旧址房屋建设时间约在1930年,占地面积228.18平方米,北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房屋主体结构为木架,门窗采用雕花工艺,四周围墙采用青砖。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每当重新面对这些史迹

都仿佛又回到

战争年代历经峥嵘的昌平

让我们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

将昌平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