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知道!福清清明节传统习俗及禁忌!

图片
壹福清
官方新闻平台,每天推送福清最权威信息。
图片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思源追远,缅怀感念的祭礼,同时它还是一个节气。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过,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暖阳盛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福清清明节习俗
福清扫墓习俗
福清的清明扫墓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祭扫祖先的坟墓外,还有以下这些。
“压纸”:清明时节,一家人在祖先坟前祭拜,把“纸钱”压在墓桌上。
“添土”:有许多建不起“大墓”的人家,多把祖宗的灵柩草草择地埋葬 ,称“墓仔”。墓仔因仅堆土成坟,风雨侵蚀难免水土流失,坟堆变小,所以每年清明时节就要给坟墓添土。
“分饼”和“吃蛏蛤将光饼夹、蛏、蛤等福清小吃和特产,一边祭祀,一边分给在场的人吃。
把吃过的蛏、蛤等壳撒于埕上,以示“有主之墓”。
福清清明禁忌
新丧者应在清明日扫墓,其余则多于节后扫墓,断不可提前扫墓。扫墓结束返回时,还要在墓山上折几束松枝带回家,并插于门楣之上,以避邪气。
福清清明民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是这么唱的:“砻砻粟,粟砻砻。糠养猪,米养人。粟头粟尾养鸭母,鸭母生蛋还主人。主人没着厝,骑牛骑马去祭墓……”
这民谣词句仿佛随意拈来,却一气呵成,福清坊间人人皆知,可能是福清流传最广的民谣之一。
这首民谣寄托了在十年九旱困境中饱受折磨的父老乡亲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热切期盼,也含蓄表达了他们祭祀、缅怀祖先时的殷殷情意。
福清清明俗语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
【清明韭菜正当时】
【冬节西南一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谷雨过三天】
【二月清明吃了种,三月清明种了吃】
【二月清明多烂秧】
【清明接谷雨,养仔不孝子】
【清明夏,韭菜伓使咬】(伓:不)
【清明蟳,好吃没块寻】
【异文:初十、十五蟳,卜吃没块寻】(蟳 :海蟹。卜:要)
【三月清明四月夏,麦收夏饼真作佳】
【上元没雨多春寒,清明没雨少黄梅】(上元:上元节)
【燕来清明节,燕去白露时】
【雨拍元宵灯,日曝(può)清明田】(拍:打。曝:晒)
【正月清明莫赶,二月清明莫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