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基金+零碳科技园,无锡的“碳中和”产业到风口了

最近,“碳中和”成为了无比火热的新词,“碳中和、碳达峰”在今年两会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且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

一时间,从实业公司到资本市场,都在好奇地讨论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二级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很多冲击涨停的“碳中和概念股”。

而最近,在无锡,一个关于“碳中和”的大消息刚刚传出:

3月29日,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在无锡高新区共建零碳科技产业园。

这个基金,也是目前国内首支绿色科技企业携手创投机构成立的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

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故事,它的背后,是一连串的、有内在逻辑的故事,更是一个有远见的城市在大国战略中的积极作为和谋篇布局。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话题。

PART 1

什么是“碳中和”?

按照官方的解释,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当然,我们现在说的“零排放”,并不是指不排放,而是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回收材料、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植树造林、碳捕捉等方式,来将自身碳排放“吸收”,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注意到了没有,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没错,就是能源。

中国的碳排放中,大部分和化石能源相关,因此,能源改革是碳中和的核心。

其实,不光是对中国,对整个世界而已,“碳中和”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和“能源体系的创新革命”紧密相关。比如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的崛起,就离不开其打造的最具时代性的“原油体系”,石油美元成为美国制霸全球的终极武器。

而只有当新能源崛起的时代到来之际,其他人才有机会弯道超车,从而打开石油霸权的缺口。

中国从光伏产业入手,经历了几轮起伏,诞生过无锡尚德这样的一代王者,到如今,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掌握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到电站、运维的整个产业链。

不光制霸了光伏,中国还在全世界都头疼的储能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因为我们搞定了锂电池。

现在全球锂电产业链,从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到电池包、BMS,全球龙头都是中国企业,产能的70%也在中国。

太阳是所有生命的起源,锂是元素周期表最活跃的金属,驾驭了光和锂,石油将逐步退化为基础的工业原料,离开绝大多数的动力系统。

到时候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现在还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谁掌握了新动力系统的核心环节,谁就将像现在芯片产业的高精尖国家一样,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所以,“碳中和”、“碳达峰”,真的不仅仅是一个环保话题,而是一个能源竞争的话题,是一个发展模式的问题。

因为“碳税”、“碳足迹”的压力,小国和低技术含量工业国的成本被无限推高,他们要么去投资昂贵的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中和,要么被课以重税,要么必须通过碳交易购买排放权,在全球“碳中和”的倒逼压力下,没有及时实现转型升级的国家,发展之路已经实际上被锁死。

而中国,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在几轮阵痛之后已经成功突围。

接下来的,就要看我们怎么打好手中的牌了。

PART 2

在中国“碳中和”这篇超级大文章里,无锡有三个亮点。

第一,新能源企业“星罗棋布”。

无锡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光伏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如今依然在这个领域保留强大优势。比如无锡高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单晶拉棒、多晶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光伏制造设备、辅材辅料、系统集成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放眼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去年,虽受疫情影响和行业形势变幻莫测等因素困扰,无锡光伏企业依然表现不俗,上能电气、奥特维、帝科电子三家企业先后成功上市。

锂电池方面,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等七大领域。2015年,先导智能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锂电装备市值第一股,市值今年有望突破千亿。

而这次和红杉合作成立基金的远景科技集团,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7年,张雷的家乡无锡江阴市正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张雷带着一个10人的海归团队,驻扎在江阴经济开发区开始了“风电王国”的宏伟计划。

如今,远景早已在丹麦、美国等地建立了研发创新中心,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人均价值创造甚至与谷歌、苹果相当。

作为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公司,远景逐步布局“新煤炭”、“新石油”、“新电网”的能源转型大势,在智能风机、动力电池与储能、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业务,已成为政府和行业的“零碳技术伙伴”。

还有更多的伙伴正在加入进来。

2019年,中国无锡——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奠基,当前,博世正积极布局车用燃料电池市场,这个中心将为该技术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应用铺平道路,今年就将实现小批量生产,为未来燃料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

再说一个鲜为人知的:

2014年,由朱棣文教授领衔的世界储能材料开拓者,美国安普瑞斯(Amprius)被中国的无锡产业集团和大地资本先后入股,到了2020年,特斯拉才如梦方醒,把电池工厂搬到了安普瑞斯隔壁。

而2016年,安普瑞斯(无锡)公司就已隆重开业,安普瑞斯这个全球新型高能锂电池电极材料和电池设计的开拓者,手握着目前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最先进和最有潜力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主导着该领域的前进发展方向,和无锡合资成立公司,未来就是瞄准建成国际一流的高能锂电研发平台和生产销售基地。

第二,车联网生态“方兴未艾”。

中国物联网看无锡,中国的车联网,恐怕未来也要多看几眼无锡。

前面我们已经说,“碳中和”的本质是能源革命,而能源革命未来的一个极大应用就是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拉动的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就是车联网。

无锡进行城市级车联网示范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无锡拥有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有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还有专门的交通产业园。这几年,无锡更是动作频频:

2017年选取了无锡市3.7公里开放道路,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开放道路的LTE-V2X试点验证;

2018年启动建设城市级规模示范应用;

2019年大力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旨在集聚整合产业链企业,探索商业运营模式,向无锡以外拓展车联网应用。

根据无锡市工信局的介绍,到2022年,无锡要完成覆盖城市主要区域的车联网基础设施改扩建工作,完成路侧设备的升级。

现在,无锡拥有有两个“未来智能交通”的样板间: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展示中心,并由此让一批无锡的相关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入其中,航天大为、新日电动汽车、中科创达等本土企业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将其运用于车联网领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第三,新科创时代“呼啸而来”。

去年,无锡太湖湾科创带横空出世。

简单说,就是以太湖岸线为界,从东向西经过新吴区、经开区、马山、胡埭、蠡湖湾、宜兴市主要板块,这片区域将建成“拥湖生态标杆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新兴产业策源地、科教智力集聚地、创业创新首选地”。

覆盖面积有多大?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湖岸线约108公里。

无锡是“太湖佳绝处”,都知道在环太湖水域,无锡是最坚定不移和太湖命运绑定的城市,而太湖湾科创带则是这种战略最极致的体现。

直白点说,无锡把建设一个“科创新无锡”的希望寄托在了这块土地上。

太湖湾科创带,现在已经是无锡的“一号工程”,未来将通过这个科创带的打造,促进科创、产业、金融、生态等各类要素在无锡深度融合。

而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这次除了设立碳中和基金外,还将在无锡共建零碳科技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就在这个科创带的关键位置:无锡高新区的太湖湾科创城。

根据介绍,这个零碳科学技术产业园将发力五大领域:

集聚“零碳”技术产业

实现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

构建运营管理服务平台

打造“零碳”商务区试点示范

建设低碳社区

真的是完美契合太湖湾科创带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仅有产业,也有生态,生活,标准的“产城人一体”。绿色的生态湖湾,将在零碳科学技术产业园的助力下,更加绿色,更有活力,未来的这个区域真的是非常fashion,令人向往。

据悉,为配合这个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设,无锡高新区还将设立零碳创新研究院、“零碳”基金、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展示中心等,并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探索设立碳交易长三角区域分中心

而当我们目光从新区,越过太湖,朝西望去,在宜兴也隐藏着一个“宝藏园区”:宜兴环科园。

这个1992年设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当时唯一一个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手里攒着一批环保黑科技,也是国内目前环保智力最密集的区域之一。2000多家环保企业,1000多名环保高端人才,十几家国内一流的环保产学研平台正蓄势待发,准备在“碳中和”的时代号角声中书写新的篇章。

PART 3

说实话,很振奋。

看起来只是一句话,一个基金,一个产业园,但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城市的静水深流,蓄势待发。

等着吧,我们将会看到,“碳中和”仿佛是蝴蝶扇动翅膀,它卷起的风暴未来将深刻改变我们的产业,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世界。

远景的创始人张雷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未来,就是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成为零碳新工业革命的“曼彻斯特”和“伯明翰”,让智能风机和光伏技术成为零碳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让工业领域零碳应用技术和装备成为新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车”和“纺纱机”,进一步释放“煤炭”和“蒸汽机”的效能优势。

风电和光伏,就是以后的“新煤炭”,动力电池和氢能,就是未来的“新石油”,智能物联网,就是今后的“新电网”。

无锡不是西部,没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但无锡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新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多年积淀、物联网以及车联网智能应用的率先发力,完全可以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拿到一张“绿色通行证”,及时迈上这班开往春天的历史快车。

无锡,你开始行动了吗?

奔流财经社”,原名“金融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