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钦廉四属抗日武装起义的总指挥丨北海早期共产党人

北海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钦廉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的成立地,江刺横、潘国鼎等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斜阳岛革命武装斗争、“倒陈”运动等革命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
《北海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版“庆祝建党100周年 北海早期共产党人”系列报道今天为您讲述钦廉四属抗日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阮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阮明
(1920年—1945年)
1945年2月19日深夜,灵山城郊仙龙亭附近,一对年轻的革命夫妻被国民党顽固派残忍杀害,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他们是共产党员阮明、杜振蓉。牺牲时,阮明仅25岁,杜振蓉仅23岁且有孕在身。
阮明原名阮煦南,又名阮利民,是钦廉四属党组织联络员兼军事特派员,钦廉四属抗日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在短暂而灿烂的革命生涯中,他与妻子用青春热血,书写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
从贫农家庭走出的先锋战士
阮明1920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端芬乡塘底村,年幼时家境清贫。他的父亲阮本瑜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美国做洗衣工,不辞劳苦,省吃俭用,攒钱寄回家支持子女上学。
阮明6岁时,随亲戚到广州读书。1935年,他来到北平,就读于圣三一中学。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华北,而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御外侮,积极反共,置国家民族危亡于不顾。在民族灾难日益深重的形势下,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2月9日领导数千名北平爱国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年仅15岁的阮明满怀爱国热情,也加入其中。
在如火如荼的爱国运动中,阮明不断淬炼成长。他深刻认识到,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国。1938年春,阮明来到朝夕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抗大学习的日子里,他废寝忘食地阅读马列著作,聆听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抗日形势的报告,同时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他的政治和军事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抗大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名爱国青年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1938年6月初,阮明在抗大学习结束后,由党中央派遣到广东省委工作。6月下旬,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7月,他和周明、林琳等人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西江分队,在云浮一边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一边从事党的建设工作。同年11月,他奉命到广东南路(现广东粤西地区及广西沿海三市)工作。
播撒革命火种点燃信仰之光
阮明注重学习革命理论,不管时间多紧、任务多重,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著作。1938年冬,中共广东省委派阮明到国民党第四战区第七游击区司令张炎率领的乡村工作团(后改为学生队总队部)工作,公开的职务是政治教官(中尉)。工作团中的中共党员成立了地下党总支,阮明任总支书记。虽然平时要上课、编报纸、写社论、出墙报,忙得不可开交,但他每晚都学习至深夜。
图片
阮明使用过的钢笔和怀表。
阮明不仅刻苦自学,还经常与周明、林琳一起组织工作团的成员学习,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深受学员们的欢迎。国民党第四战区第七游击区司令、乡村工作团团长张炎也经常参加听课。一次,张炎听阮明讲述《论持久战》后,由衷拥护共产党、崇敬毛泽东,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于是,他请求共产党增派干部到广东南路工作。周明、阮明和林琳根据张炎的请求,商定由周明向中共广东省委汇报、请示。1939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派周楠和陆新等到南路工作。周楠到南路后,先后派陈信材、黄景文等继续做张炎的统战工作。1945年1月14日,张炎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攻入吴川县城。
阮明十分重视舆论宣传,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学生队总队部编印周刊《游击队报》,阮明兼任主编。这份周刊主要刊登军事新闻和学生队动态,还经常转载延安出版的进步报刊文章,深受学生队教官和队员们的喜爱,对宣传抗日、教育人民、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高州的书店也有出售,很有影响力。
阮明积极而慎重地贯彻党的建设方针,从抗日团体中挑选经过革命斗争考验的先进分子进行培养,发展入党。1939年夏至1940年春,阮明和黄景文等在张炎领导的学生队中,吸收了100多人入党。后来,这些党员大部分成为广东南路武装斗争的骨干。
1940年秋,中共广东南路特委派阮明到中共合浦中心县委工作。他先后在合浦的南康、小江(今属浦北)和灵山的大窿村等地主办党训班,为合浦、灵山培养了大批党员骨干。
潜伏敌人内部救了一批同志
1940年2月中旬,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建立中共广东省南路特委,温焯华奉命从粤北前往南路任特委组织部长。温焯华途经信宜怀乡时,遇到县自卫队检查。因通行证上的名字是化名,与其随身携带的信件收信人的名字不符,自卫队怀疑他是汉奸,将他扣留了。
信宜自卫队负责人打电话给学生队总队部,报告了这件事。恰巧接电话的是阮明。他知道温焯华的真实身份,便和战友想方设法营救。他们曾拟用学生队总队部的名义发函给自卫队释放,但考虑到信件可能会落入国民党信宜当局手中,因此决定打电话营救。阮明在电话里对自卫队负责人说:“人名,有书名,有别字;有的既有书名,也有别字。名字不符,不能作为汉奸的证据,没有证据就扣留是不合法的,要送来高州由我们‘监视’处理。”自卫队负责人问他是谁,阮明回答:“我是执行官。”自卫队负责人听说是执行官,便将温焯华护送到高州。温焯华因此获释。
1940年2月,为回击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发表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致国民党中央的通电,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分裂、破坏团结的罪行。中共高(州)雷(州)工委通知于3月29日统一行动,散发通电传单。3月29日,学生队副中队长罗文洪(中共党员)在茂名新垌乡散发传单时,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同日,香港回国服务团团员文允武(中共党员)也被捕。罗、文二人先被解送到国民党茂名县政府,后来又被解送到高州交由张炎处理。
国民党七区党务督导和南路行署已秘密商定,将以行署名义,命令专员公署将罗、文解送信宜,由行署直接审理。阮明得知情况后,马上向组织汇报,火速研究营救方案。数日后,阮明去看望罗文洪,将营救方案告诉了他:“组织上正在积极做张炎的工作,由他作主将你们秘密释放。或者只要他默许,就由我们布置潜逃,然后共同研究应付南路行署追究的办法。”后来,组织成功做通张炎的工作,张炎秘密释放了罗、文二人。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后,阮明调任合浦公馆区委书记,深入贯彻“隐蔽待机”方针,为撤退已暴露的干部和巩固党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1943年,阮明到灵山巡视时,与中共灵山县特派员卢文研究决定,安排莫平凡、黄式高、蒙环、黄文法、邓业兢、何林等一批党员干部和进步人士安插到国民党政府一些部门。这些人员进入国民党政府机关后,掌握了7个乡、镇公所的领导权,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并获得一批重要情报。
团结抗日力量壮大革命队伍
阮明在工作中善于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不断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壮大革命队伍。
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的梁振威出身贫苦,做过绿林好汉,有颗爱国心。1926年,他曾任国民党灵山县剿匪基干大队长,平定灵山匪乱。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地下党组织派人动员他出任灵山人民抗日游击队长,曾率领队伍在钦灵边的四峡坳阻击日军。阮明得知情况后,派人去做梁振威的思想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鼓励他继续为抗战出力。同时,派人做通其女儿的思想工作,由其女儿动员他投身抗日队伍。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梁振威在灵山武装起义后,发动追随他的人加入革命武装队伍。他骁勇善战,深得部下崇敬,为抗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灵山萍塘村邓典初是一个开明绅士,他的儿子邓菊轩曾任国民党炮兵连长,1938年10月解甲回乡,抨击国民党消极抗日。阮明获悉情况后,让邓业兢(邓典初的侄子)做邓典初父子的工作,向他们宣传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方针,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分裂阴谋。在邓业兢的影响帮助下,邓典初父子为共产党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图片
阮明送给合浦中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达云的卫衣。
1944年3月,中共钦廉四属特派员杨甫调阮明任中共灵山特派员。4月下旬,阮明在“公益号”(地下党机关所在地)召开骨干会议,提出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反“三征”斗争,反对国民党大搞征兵、征粮、征税。同时,继续重点做好灵山简易师范和灵山中学的学生工作,继续发展农村合作社。按照会议部署,灵山县各地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为灵山抗日武装起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44年农历八月初,钦廉四属党组织开设的永信烟庄遭敌人破坏,敌人妄图追捕合浦、灵山地下党员。阮明获悉后,马上沉着指挥部分被追捕的对象撤离,随即赶回合浦县城,部署永信烟庄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
阮明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钦廉四属武装起义做好了准备。
1944年底,广东南路特委书记周楠通知阮明和谭俊到广州湾(今湛江)汇报工作。周楠指示钦廉四属要在1945年春节前后举行抗日武装起义,任命阮明为钦廉四属党组织联络员兼军事特派员,负责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遵照这一指示,阮明和谭俊分别在合浦的公馆、金街等地传达南路特委的指示,部署钦廉地区的抗日武装起义。接着,合浦、灵山、钦县、防城等地相继举行武装起义。
1945年2月13日,阮明部署灵山起义队伍的有关工作之后,与妻子杜振蓉(南康人)从灵山钟灵乡白鸠埠村返回合浦大成(今属浦北县)。不料途经白石水陈依村时,不幸被当地反动保队拘捕,被囚禁在灵山城郊仙龙亭监狱。
虽然身陷囹圄,但阮明和杜振蓉的革命意志毫不动摇。他们在监狱里向难友宣传进步思想,与国民党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的审判台前,阮明夫妇与国民党灵山县县长陈公佩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驳得陈公佩理屈词穷,无言以对。阮明夫妇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2月19日深夜,恼羞成怒的国民党顽固派在没有任何事实证据的情况下,在仙龙亭附近将阮明夫妇秘密杀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阮明的牺牲是钦廉四属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重大损失。起义人员得悉这一噩耗后十分悲痛,对国民党顽固派更加仇恨,决心战斗到底。
(图片均由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