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革命先烈之林青

图片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中共贵州省委改革办、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近期将通过“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集中推送一批在革命战争时期、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贵州革命先烈(含贵州籍和在贵州牺牲的中共党员及席大明等5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事迹,弘扬浩然正气、感悟精神力量。今天介绍的是林青革命先烈事迹。
林青
(1911—1935)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旭如,字肃如,号矛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战士,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1911年4月生于贵州省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因家境贫寒,少年时期到重庆谋生,机缘巧合地加入了一个进步话剧团,在剧团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图片
1927年,四川军阀极力镇压支援北伐战争的重庆民众,制造了三三一惨案,林青不幸被捕。林青经营救出狱后,考入重庆美术专科学校,并于1929年在学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继续从事党组织安排的革命工作。
1930年,林青辗转到上海,1931年夏,林青到提篮桥一家锁厂当学徒,按组织的安排,在沪东区团委工作。这一时期,他积极参加了上海党组织领导的“文学研究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为他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林青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与在上海的贵州同乡金啸远、缪正元等人和部分上海的工人、学生共同组建了“朝阳音乐社”,通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关系,在上海沪东和沪西的工人区演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救亡,以文艺为武器,推动抗日救亡群众运动的发展。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期间,林青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上海发生一·二八事件,林青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上海工人总罢工,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以共产党嫌疑之罪关进了英帝国主义的监狱。在狱中,他结识了同被关在狱中的共产党员吴亮平。1933年秋,英王举行登基25周年大典,林青在服刑一年半后被大赦出狱。由于党组织被破坏,出狱后的林青便与同样是刚出狱的同乡,共产党员缪正元筹备回贵州毕节开展革命活动。
1933年初冬,林青和缪正元由上海回到贵州毕节家乡,与在这里领导抗日救亡活动的秦天真取得联系,他们团结广大的爱国青年和群众,创办群众性的革命文化艺术组织——“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以下简称“草原社”),以歌咏、戏剧、绘画、文学等文艺形式,开展抗日救亡。“草原社”开展的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活动,让闭塞的山城进步青年和爱国群众接触到了马列主义,许多进步青年深受影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开展的革命活动,给党组织的建立,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此,林青等提出建立党的组织,进一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1934年1月,林青、缪正元介绍秦天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了毕节党支部,林青任书记。
1934年5月端阳节前,“草原社”的话剧遭到国民党毕节县当局禁演。为避免损失,保存党的力量,党支部决定,支部成员和“草原社”骨干全部撤离毕节。辗转贵阳安顺等地后,林青等人又积极与当地进步人士取得联系,发展了一批党员,相继建立了一些党支部或党小组。他们继续团结和引导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随着革命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没有找到上级党组织之前,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商议组建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缪正元、高言志、李余生和在上海入党失掉关系的肖仕铣、王石安、赵促成组成,亦称“九人工委”。这是一个以中共党员为核心,以信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为宗旨的革命群众组织。它的任务是:寻找党的上级组织;分别在军队和地方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继续发展革命力量。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林青万分激动,立即赶到遵义,在遵义找到了昔日“狱友”——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长、中央纵队秘书长吴亮平。吴亮平引见林青见到了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李维汉(罗迈),林青向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组织和工作情况。李维汉代表党中央充分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省工委书记,同时兼任遵义县委书记。贵州省工委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党组织。从此,贵州地下党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省工委成立后,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欺骗宣传。林青还将从遵义带回的红军战报进行秘密传阅,并利用刊物进行抗日宣传。
1935年2月,中央派特派员潘汉年到达贵阳,向省工委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做好面向遵义、重庆,背靠云南的准备;窃取国民党的作战地图、密电码,地空识别标志;掩护潘汉年去上海以恢复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中断了的联系。林青迅速贯彻中央的指示,设法通过潜伏在黔军的地下党员黄大陆获取敌人的密电码和军用地图提供给红军,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转战贵州。省工委还派出女地下党员蓝运臧完成了护送潘汉年到上海的任务。与此同时,省工委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先后在贵阳、安顺、毕节、凯里等地建立县委、县工委、直属支部和直属小组,还建立了军事领导小组,活动于安顺、黔东南一带,积极开展兵运工作,组织游击武装,在艰苦的岁月里,进行不懈的斗争。
1935年4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属调查科指派曾在中共担任较高职务、尔后叛变投敌的陈惕庐为贵州省党部设计委员、肃反专员。他带来一批特务骨干分子,大肆破坏中共党组织在贵州的革命活动。5月,特务分子在贵阳检查邮电中,截获了林青以“矛戈”为化名从遵义寄到贵阳的信件,通过周密调查和策划,贵州特务室于1935年7月19日上午11时许,冲入地下党活动据点,当场逮捕了刘雪苇、李中量、肖文锟、郑成诗等共产党员。此时林青外出,但当天晚上回城途中遭到特务埋伏,未能幸免于难。
林青、刘雪苇被捕后,敌人如获至宝,妄图从此打开缺口,破坏整个贵州的地下党组织。特务头子陈惕庐亲自审讯他们。他软硬兼施,但在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面前,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当局无计可施,判处林青、刘雪苇死刑。
此时,在看守监狱的狱警中,有一名在上海与党失掉联系的地下党员董亮清(当时改名李义清)从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的训话中得知林青、刘雪苇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就决定设法营救他们。但按监规,看守每次只能押一人上厕所,这样,他们之中只能有一人逃生。在这生与死的关键时刻,这两个共产党员为了党的事业,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把生的希望让给对方。林青以“脑部伤重,医治不能恢复,即使越狱成功对革命的贡献不大”为由,将越狱的机会让给了刘雪苇。8月20日夜,刘雪苇在董亮清的掩护下越狱成功。
刘雪苇越狱后,敌人给林青铐上了脚镣手铐,看押更加严密了。由于在林青身上得不到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的线索,且害怕越狱事件再度发生,敌人便决定对他下毒手。
1935年9月11日,从国民党贵阳警备司令部经市中心区大十字至六广门一带,军警荷枪实弹,戒备森严,如临大敌。一辆人力车载着林青在军警的押送下游街示众,送往六广门刑场。国民党贵州省当局想用杀一儆百的办法来根除共产党。不料,人力车刚出警备司令部的大门,林青即唱起《国际歌》。接着,他又高呼“打倒出卖民族国家的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敌人惊慌失措,惨无人道地用刺刀戳穿他的双腮,并卡住他的嘴。他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艰难地继续高唱《国际歌》,喊着革命口号。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时年24岁。
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林青同志的伟大理想。他在死亡面前的从容使人震撼,他的英勇牺牲有力地诠释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所具备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实现了他“愿洒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的豪迈誓言。他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令人感慨和敬仰的句号。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bjsyqzz
纪录试验区发展历程 传递中央省委市委声音
探索跨越式发展路径 展示神奇毕节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