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潭村没有忘了您!53年后的这个清明,新昌一个篾匠墓前立起两块碑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记者 史春波

4月4日,清明节。

绍兴新昌县中溪口村,村民张道禄的坟前,刚刚立了两块墓碑。

一块刻着他的名字,一块是纪念碑。

74岁的女儿张金彩啜泣着和父亲说,没想到五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还会上门来找你,来看你,真没想到……

如果不是这次寻访,张道禄的坟墓和他的名字一样,默默无名,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但是,50多年来,远在上虞的山里,有一个村庄从来没有忘记他。

53年前,篾匠师傅救火遇难

距离新昌中溪口村三小时车程外,上虞白龙潭村。

一年前,59岁村民王同奇开始修编村里的家谱。

王同奇是做生意的,这几年回到老家,开始负责修编家谱。

白龙潭村,是在上虞的岭南乡,一个山区,村里多姓王,以前山村交通很不方便。

修编家谱,要记录村里的人事。于是,这么多年来,村里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都在王同奇的脑海里浮现。

在王同奇印象里,他6岁那年,村里发生过一场火灾。一名外地的篾匠师傅在救火中遇难了。

“那天,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围在篾匠旁边,看他编竹筐,突然有人喊着火了,篾匠扔下竹筐去救火,后来不幸遇难。”王同奇回忆说:“遗体放在祠堂,我还去看了,印象特别深。”

王同奇特别想把这个人写进家谱,让王氏家族子孙世代都记着这位英雄。

但是年代久远,这名篾匠叫什么名字,他家后人怎么样?都不知道。

王同奇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寻访。

村里多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向他还原了整个救火过程:

当年,这位篾匠师傅是新昌人,夏天来到白龙潭村给村民编制竹筐,供秋收时装稻谷用,但谁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1968年8月18日上午9点左右,村民王仕达家中起火,正在附近编箩筐的篾匠师傅听到呼救声,立即扔下手中的箩筐,拎着水桶赶赴素不相识的王家救火。

救火过程中,意外发生,篾匠师傅被一根倒塌的木料砸中头部,不幸遇难。

村里83岁的老会计王新传就是当年的亲历者。他回忆了悲壮的一幕:

篾匠师傅救火遇难后,村干部和村民们满怀悲伤,抬着他的遗体下山。

当年都是山路,路也小,这一抬就是五公里,才抬到了集镇上的粮站。

“我们再叫来运输公司的小货车,把他送回了新昌老家。那是我们第一次去新昌,心里难受,也没问英雄的名字,当天就回来了。印象里,他的家可能在新昌县大市聚镇。”王新传老人眼眶湿润了,“村里还凑了五十块钱和60斤粮票送给他家。”

篾匠师傅遇难的第二天,新昌当地还为他举办了一场追悼会。

53年后的纪念和寻访

五十多年了,虽然,这件事,没有外人知道。

但是,上虞白龙潭村里人,都会告诉子女,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救火遇难了一个英雄。即使他们不知道名字。

“我们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王同奇说,“他是外地人,本来和他没关系的,但他挺身给我们村民救火,很了不起。”

当年失火的村民王仕达家每年清明做祭祀的时候,也都会祭奠这位无名的篾匠师傅,就像自家的亲人一样。

“他是为了我们村人遇难的,我们都要记住他。”王同奇说。

但是,这位英雄的名字却至今还不知。

他是谁?他的家人现在怎么样?

王同奇越来越迫切地想找到答案,他们想给他举行一场五十多年后的祭奠,赶在今年清明节前。

“对于我们村来说,也是了却一个心愿,对于英雄的家人来说,是种安慰。”

去年下半年,王同奇和村干部一起去了新昌寻人,也去了新昌档案馆和图书馆,但是信息太少了,没有找到。

在绍兴一次家谱协会开会的时候,王同奇遇到了同样编修家谱的新昌人王炎南。

“篾匠师傅的事迹感人,我一定会帮你找到他的后人。” 看着王同奇的执着,在新昌图书馆工作的王炎南同样被感动了。

从那时起,每逢周末,王炎南就前往大市聚镇,一个村接着一个村,走进村委会和老年活动室打听,踏遍了当地30多个村子,但一无所获。

“可能篾匠师傅不是大市聚镇的,我得扩大寻找范围。”今年春节前夕,王炎南开始前往附近的小将镇打听。

在小将镇集镇一家老饭馆,王炎南见店主有些年岁,便主动询问。

“以前我们这一带有不少篾匠师傅去周边地方挣钱,春节期间,我回村里打听。”店主热情地答应着。

春节过后,终于来了好消息。

王炎南得到店主传来的信息:救火的篾匠师傅找到了。

他的名字叫张道禄,是新昌县中溪口村人。

清明节,立起两块碑

终于找到了。

3月1日,王同奇急忙约上了村里59岁的老村支书王仁钰,还有上虞家谱协会会长王柏安,带着村民们的心意,第一次去了中溪口村。

“我父亲走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你们还记得他。”张道禄的女儿张金彩看到陌生的远方来客,哽咽了,她紧紧握着王同奇的手说“谢谢”。

张金彩今年已经74岁,平时跟随儿子生活在宁波奉化。她患有多种慢性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这次,她的家人把她接回了新昌,做这样特别的会面。

虽然她脑子不大好了,但是说起父亲,她有说不完的话。

就是父亲当年那一次救火举动,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遇难那年张道禄已56岁,全家靠他外出做篾匠糊口。当时,他的3个孩子,女儿张金彩21岁,两个儿子均未成年,一个11岁,一个6岁。

遇难后,他们一家人移民到了江西,张道禄的妻子不久也去世了。

两个弟弟一下失去依靠,日子过得有多难可想而知。至今两兄弟生活清贫。

因此,这一次去,王同奇一行很感慨,甚至还觉得些内疚。

他们代表村里送了1800元慰问金和一些礼品。随后,一起去了张道禄的坟前祭扫。

坟只是一个土堆,很简陋。一块名字的碑都没有。

那一刻,王同奇有了一个决定:给张道禄立一块碑。

生前默默无名,死后应该给他留一个名字。

王同奇联系了上虞的刻碑师傅,要赶在清明节做出来。

听说了张家的遭遇,上虞的一群好心人也赶过去看望。

3月13日,王同奇带着上虞爱心组织“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们,给张金彩送去了3000元的慰问金和礼品。

清明节的前几天,碑刻好了。

这天一早,下雨后天放晴了。王同奇和老支书王仁钰,带着两块石碑和两位按装师傅一路再次赶去新昌。

车子开了快三个小时。

安装花了一个半小时,两块碑就立在了张道禄的坟前。

一块刻着张道禄的名字,另一块是纪念碑,纪念他53年前的义举,落款是白龙潭村村委。

王同奇说,这是白龙潭广大村民的心愿,也是表达社会对英雄的崇敬。

中溪口村村委也表示,会把墓前做上水泥地。

回到老家白龙潭村傍晚了。由于一路颠簸,下车的时候,王同奇双脚麻木,不能站立。

不过,他心里很轻松,似乎完成了一件五十年没做的大事。

“我们要在白龙潭王氏宗谱里面写一个英雄传记,再写一个寻访记,让白龙潭人永远记念这位好人,流芳千古。 ”王同奇这样告诉小时新闻记者。

王同奇还在做一些事,比如向有关部门申请慈善基金等,希望能改善张家后人的生活。

有人提出:“这个事过去太久了,一些申请可能不好给。”

王同奇不赞同,他反驳说:“英雄的精神,是不会过时的,虽然过去五十多年了,但他一直都在,都值得我们纪念和弘扬。”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