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黄柏山林场:六十余年绿色接力 三代护林人筑梦青山

编者按:每一个红色遗迹都深深埋藏着一段红色记忆,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华正茂,百年初心依旧。
为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映象网特推出“百年与共”之“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系列报道,寻访河南红色遗迹,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追寻红色初心,讲好中原红色故事。
图片
映象网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李强 史敦月 周程新
初春的黄柏山云雾缭绕,一抹抹纯白在峰谷间缓缓升腾,又随风四散,若蝉翼般笼罩着峰石和青松,恰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漫步在山中宽敞平整的柏油路上,看着眼前的碧绿葱翠、林木苍郁,很难想象,六十多年前,这里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
熊笃开的老家位于黄柏山的一处山坳中,四周全是由水杉、柳杉组成的绿色波浪,风一吹,叶间闪起粼粼波光,仿佛一艘船在大海中随波飘摇。
作为第一代林场人,已经80多岁的熊笃开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地向记者介绍着黄柏山,这个他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这个高山密林存在种种传奇的地方……
图片
青丝变白发 苦干终不悔
1956年林场初建,熊笃开等七人一头扎进大别山腹地,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路。
当时的黄柏山放眼望去,满目荒芜,森林覆盖率不足8%,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向淮河重要支流灌河倾泻泥沙无数。但林场第一代职工没有被眼前的苍凉吓倒,反而迸发出敢叫荒山变林海的豪情。
每日跋山涉水、披星戴月,肩挑人扛,走破了一双双草鞋,一次次磨破了脚板,只为在荒山里种下绿色的希望;即便是经历了“水土不服”造林失败后的巨大沮丧,依然选择从头再来,昂首向前,不断摸索采种育种经验。
“后来看着树苗一年年长高,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别提多开心了。”熊笃开满怀笑颜地说道,那慈祥的眼神似乎要淌出水来。
谈兴渐浓,熊笃开还向记者说起了一些“趣事”,当时有一首打油诗特别能形容黄柏山林场职工生活困难: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挑碳的,仔细一看是林管站的。
除了艰苦的工作环境外,最让熊笃开难忘的还是如何吃饱饭。“那时候整天开山种树,体力消耗大,饭不够吃,只能挖野菜充饥。有一次大家在山上捡到一只摔死的野羊,高兴坏了。却没想到,这一吃不要紧,全都上吐下泻。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沾荤腥,脆弱的肠胃降不住油大的东西。”
林场初建十几年间,第一代创业者正是凭着这种拓荒牛般的坚韧,埋头苦干,在万亩荒山间采种、整地、栽树、护苗,建立了多个林点,如一处处灯塔,在荒僻之地点亮,奠定了黄柏山万亩荒山变绿林的根基。
图片
不畏艰辛路 争做护林人
如果说第一代人的艰苦创业是“打江山”,那么第二代林场人就是“守江山”。
熊笃开家里有五个孩子,三人都跟随着父亲的脚步,迈入了护林的行业,而小儿子熊连书就是其中一个。
1992年,20岁的熊连书怀着“保家卫国”的念头参军入伍,1995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的他放弃了其他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子承父业”,加入黄柏山林场成为一名护林员。
当时,大规模造林已经结束,濯濯童山披上绿装,黄柏山一片生机盎然。但是对熊连书等“林二代”来说,压力依然不小。
林场最怕山火。每年“十一”到第二年“五一”,是林场最为紧张的防火期,需要护林员不间断把守。不过,即便是冬天,山上最低温度只有零下10摄氏度时,护林员也不敢生火取暖。在林区,一点点火星都可能酿成不可预见的灾难。
除了时刻做好防火措施外,林场人还要把精力用在和盗砍盗伐者斗智斗勇上。
“那时候我们林场树长得好,离周边乡村又比较近,因此便成了‘盗伐者’眼中的肥肉。”一些不懂法又为生活所迫的村民偷偷上山砍树,趁着夜色运到外地卖出去。
为了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林子,林场每个林区都安排了三四十个护林员,昼夜巡护。时常是,听到哪里有响动就立刻起身,跑到跟前找不到偷树人,但也不能回去。只能找个地方躲起来,一直守到天亮。
“蚊虫叮咬都是小事,就怕遇到野兽和毒蛇。但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就算是拼了命也得保护好。”
第二代林场职工们大力弘扬“林一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护林不怕苦、造林不止步,斗严寒、战酷暑,风里来、雨里去,不通路就一步步走,没有水就一桶桶抬,防虫害没有资金买农药就用手抓,每天“乐此不疲”地与盗伐者抗争,硬是把林场打造成了森林生态宝库,成为林区内最忠诚的守护神。
图片
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
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对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模式,国有林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只能靠砍树卖钱来保证单位的正常开支,有些林场甚至出现竭泽而渔的毁灭式开采。
“当时场里经费不足万元,职工两个月未领工资,好多职工提出来砍树吃饭。”熊连书说道。
不过这一提议,招到了第一代林场人的一致反对。“五六十年代那种环境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条件比那时候要好多了,林场就是我们的家,你们哪个不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啊,现在为了吃饭就要砍树,瞧你们那点出息。”
老人们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彻底打消了大家的念头。但是,人总要吃饭的。面对生产经营困境,黄柏山林场率先实行改革,精简人员。
一批人带着悲壮的心情,挥泪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林场;一批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守护着黄柏山。
人员问题解决后,黄柏山林场并没有踯躅不前,反而是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方针指导下,通过一步步摸索,总结出一套“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稠留稀”的抚育间伐经验。
而且林场还定下了一个原则——有多少钱就发多少工资,从牙缝里省下了这片林子。
除此之外,黄柏山林场还充分利用周边村民急于分块转让林地的机遇,全场职工自筹资金,租赁周边4万余亩乡村山场,全部种上树。林场面积扩大了近一倍,由一个不足6万亩的小型贫困林场,逐步蜕变为拥有10.6万亩后备资源的中型林场。
林子保住了,工资有了保障,林场也逐渐走出了经营困境。
图片
看树吃好饭 青山变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3年以来,黄柏山林场通过一系列改革,强势推进林业生态资源的培育整合和综合开发利用,在豫鄂皖三省边陲这个沉寂上百年的“三不管”地带,唱响了“人事改革求生存、租山造林壮规模、旅游开发谋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三部曲。
如今,这个曾经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度陷入经济危困低谷、积贫积弱的小林场,森林规模已经壮大了一倍,管辖面积增加了2.5倍,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快速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成为下辖6个行政村、总面积达134平方公里、享誉一方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处,社会经济步入了超常规、快速度、跨越式发展的全新历史时期。
日渐火热的生态旅游,开阔了山里人的眼界,也带富了山上的百姓,拔地而起的楼房,山味十足的小吃,干净整洁的民俗,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也吸引着更多外出打拼的人返乡创业。
黄柏山林场由“靠砍树吃饱饭”到“靠看树吃好饭”的嬗变故事被传为佳话。
再后来,黄柏山林场迎来了“林三代”。一大批林业、规划专业的专家和大学生,带着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为林场带来新的活力。
近七十年来,黄柏山三代人前仆后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林场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铸就了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
如今的黄柏山,群山碧青、绿水长流,沟谷幽黛、潭瀑鱼跃,林木茂秀、湖光山色,犹如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而黄柏山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理论范畴,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吸纳融合了大别山人民、中原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成为了属于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节点。当前,大别山革命老区乃至中原地区振兴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弘扬践行黄柏山精神正当其时!青山在,人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