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演员王伯昭:当年不想演小白龙,曾故意索要天价片酬

87版《西游记》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里面每个角色哪怕就是个妖怪,也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而唐僧师徒四人,更是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记忆。
其实说师徒四人并不完全准确,严格来讲,应该是师徒五人,这里面还有唐僧的座驾白龙马。
图片
说是马,但并不是马,它是小白龙被贬后的化身,为唐僧西天取经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只是由于它不会说话,不会打架,不会像孙猴子、猪八戒、沙和尚哥几个天上地下的折腾,所以只能默默无闻。
但它偶尔也会露峥嵘,化回人形,所以这就需要一个演员。
何况,它的原身乃是东海龙王之子,多多少少,在剧中也有一些表演形式。
不管怎么说,得需要一个演员去在剧中呈现它。
于是,剧组当时便想到要王伯昭去出演这个角色。
王伯昭是谁?
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电影《笔中情》,当时还是上海戏剧学院学生的王伯昭被选来演男一号,该片成为他的银幕处女作。
图片
王伯昭出演的角色名叫赵旭之,是一位古代书法家,其实这个名字分别取自赵孟、张旭、王羲之三个古代书法大家,影射的也是他们的故事。
这部电影放映后获得广泛好评,并于1983年获得法国鲁瓦扬国际电影节外国影片奖,作为主演,王伯昭也因该片一举成名。
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王伯昭多少有点开始发飘。
央视筹拍《西游记》的时候,导演杨洁看了王伯昭在《笔中情》中的表演,感觉他比较适合小白龙这个角色,就想让他来演。
图片
谁知,王伯昭接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却打起了鼓,毕竟自己当时已经开始走红,而且还是演男一号出来的,现在要演小白龙,这个角色是个配角不说,戏份还不多,就没答应。
他对前来和他商谈的剧组人员说,要是演唐僧还差不多。
杨洁说那不行,唐僧已经有更合适的人选,王伯昭还是演小白龙最适合。
王伯昭一看,心里很不乐意,但又觉得直接拒绝不太好看,便狠了狠心提了一个苛刻条件,每集要给他500元片酬。
图片
天啊,就这个片酬,要是放在今天,还不把剧组人员乐得蹦高啊,可八十年代初,一斤猪肉也不过才两三毛钱,500块钱,可以买两三千斤猪肉了。
何况是每集500元,这要是拍个几集,那就是数千元,在当时这绝对是个天价。
王伯昭本想着自己这么狮子大张口,一下子就能把剧组来找他商谈的人吓回去,这样的话自己就不用了去演那个什么小白龙了,还不伤面子,多好。
谁知,剧组人员听了虽然吓了一跳,可一想到杨洁导演这么中意王伯昭来演小白龙这个角色,要是不把他签了回去可不好交代,便大胆做主答应了王伯昭。
尽管如此,签协议的时候,剧组人员还是对王伯昭再三嘱咐,片酬的事一定要烂在肚子里,坚决不能说出去。
图片
为啥?
因为实在太高了,当时《西游记》的男一号六小龄童这部戏拍了6年,25集片酬总共只有2000块。
也就是说,六小龄童每集的片酬不过区区80元而已。
而王伯昭只演了三集,便拿走1500元片酬,接近六小龄童等几位主要演员6年整部戏的片酬。
至于其他配角演员,则连可比性都没有。
图片
多年后,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丰富,王伯昭自己也觉得当年这事做得有点过,便在做客某节目时把自己当年索要天价片酬和签保密协议这事说了出来,以对当年自己年少轻狂的行为表示忏悔,求得心灵上的安慰。
只不过这时候演员片酬动辄每集几万、几十万,500元每集片酬根本就不值一提,也没人在意这样的事了。
尽管如此,杨洁导演知道后,还是狠狠地骂了王伯昭:“王伯昭我告诉你,当年不知道你拿这个价,跟你签约的那个人想了别的办法把这个价给了你,是从剧组牙缝里挤出来的钱,我要知道你拿了这个钱我尅死你,骂死你!”
而这时时过境迁,杨洁骂归骂,但已无责怪之意,更多的其实是老辈和小辈之间的正常感情交流。
图片
王伯昭之所以多年后将此事透露出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由衷地感谢杨洁导演,感谢小白龙,这一辈子他演了几十个男主角,但都没有《西游记》里的小白龙这样一个小角色在观众心中印象深刻。
不把这事说出来,他似乎总感觉如鲠在喉,愧对《西游记》,愧对杨洁,也愧对小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