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巨变,他用镜头记录江苏港口交通建设30余载

现代快报讯(记者 周明) 南京港、苏州港、南通港、江阴港 …… 上百万张照片,122 个港口码头工程全过程纪实跟踪拍摄。30 余年,南京市民方志英风雨无阻,坚持用镜头记录长江江苏段港口交通的发展和变迁。" 能够让大家了解长江岸边港口交通建设过程我觉得很骄傲。" 如今在整理自己曾经拍摄的图片时,年近七旬的方志英觉得自己做成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图片
△方志英
自学拍摄,他关注长江沿岸港口交通变迁
今年 69 岁的方志英是河北唐山人,曾是一名军人,1986 年前后转业到南京后在港口交通系统从事宣传工作。" 当时刚接触宣传工作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做。" 因为当时科室里人员间业务也有差距,方志英心里着急,无奈之下他开始自学拍摄。" 我就自己学习拍照学写文章,只要人肯学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终于,方志英的拍摄技术渐渐走上正轨,自己也逐渐爱上了拍摄。
图片
△南通港通海一期码头工程
在从事港口宣传工作过程中,方志英发现,许多港口的压船压港现象非常严重。" 当时我发现许多内河及沿海港口码头因设施落后,装卸效率低,经常造成压船、压港现象。" 方志英告诉记者,由于港口进出能力不足,跟不上对外开放的需要,影响了长江经济带和国内经济建设发展,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预感国内港口交通建设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能把改革开放中加快港口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是很有意义的。"
图片
△南京明州码头工程
于是方志英利用业余时间,从港口码头施工、路桥建设,船舶制造到各类化工罐群建造,开始了具有特色的详细港口交通工程跟拍纪实。2007 年,方志英从单位内退后,开始专注于拍摄纪实工作。" 当时很多工程公司也知道我了,就主动来找我为他们拍摄。" 方志英在拍摄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写新闻报道。" 在很多报社老师指导下,我的文字、图片新闻报道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 多家媒体都曾采用过方志英的图片及文字报道。
风雨无阻,拍摄港口交通建设工程 30 余载
在拍摄工程时,方志英会选取重要节点进行记录。" 比如码头工程的节点有环评、方案评审、招标、开工、下横梁浇筑、上横梁吊装、面板安装、面层浇筑、工程交工、试投产以及期间的质量检查、领导检查、竣工验收、对外开放、投产等等。" 每项工程的节点,方志英少则记录 20 个,多则记录 50 多个,跟拍时间也少则 1 年,多则 3 到 5 年。
图片
△南京港集装箱码头道堆工程
要想拍摄纪实作品就要风雨无阻," 不管刮风下雨,只要节点到了,就得出去拍摄。" 方志英在拍摄过程经常需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不同角度下的工程样貌都不一样,你要展现一个立体的工程就需要不同角度。" 方志英常常为了拍全景爬上高处," 有的楼顶太高,那风大的都能把人吹跑。还有一次为了拍摄,要走吊桥到江中去,这些都很危险。"
图片
△长旺州号 2 万吨油轮
方志英这一拍就是 30 余年," 这么多年拍了得有上百万张照片了。" 长江两岸也布满了方志英的脚印。" 我重点记录和宣传江苏长江及黄海水域和安徽长江千里岸线工程项目的建设实况,也记录了江西、湖北、山东、河北曹妃甸港、秦皇岛港、天津港及贵州等交通工程设施。" 方志英说。在外奔走拍摄的过程中,方志英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朋友,还带出了 " 徒弟 "。" 有时候我去工程公司拍摄时,他们那里做宣传工作的人也会跟着我学习拍摄和写作。"
30 年来,方志英用镜头记录了交通工程等各类工程 418 个,其中码头 297 个,有 122 个港口码头等类工程,是全过程纪实跟踪拍摄,拍摄制作了《施工全过程纪实跟拍》工程电子档案图库,部分图片资料已被相关单位作为建设发展史档案收藏,永久保存。
做成了别人没做成的事儿,很骄傲
2018 年,已经 66 岁的方志英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暂停了纪实拍摄。" 身体不大好,家人实在不愿意我再在外面东奔西走的拍摄。" 闲下来的方志英开始整理这些年自己拍摄的港口工程建设图片。" 有些整理好的图片我已经发给一些工程和港口公司了,可以作为他们公司的史料放进档案室。"
图片
△方志英
" 我平常也爱唱唱歌出去旅旅游。没事的时候也在社区做做志愿者,拍拍照。" 虽然不能在外继续港口交通工程纪实拍摄,但方志英依然在从事着纪实拍摄," 社区有什么活动我都会跟着拍一拍,这也算另一种纪实记录吧。"
"30 年前,那种港口码头压船、压港的现象早就没有了。" 拍摄纪实作品三十余载,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也吃了不少苦,但方志英却觉得很值得。" 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儿,能够让大家了解长江岸边港口交通建设过程,这对我整个人生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很骄傲。"
(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