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杨靖宇的叛徒,后来混进解放军,与另一叛徒相互检举后被逮捕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当时,日军一直把东北看作是征服中国的战略基地。所以他们数次骚扰东北,并在这片土地上犯下了滔天大罪。
然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日军的攻势。日军对这个屡屡袭击自己的抗日组织愤怒不已,甚至还把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看作是“满洲治安之癌”。
所以,从1938年起,日军先后出动6万余人对杨靖宇所部进行攻击。最终,杨靖宇因为遭到了叛徒的出卖,经过多天苦战之后,壮烈牺牲。
民族英雄杨靖宇
1905年2月,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原名马尚德。马尚德虽出生在贫农家庭,但家里砸锅卖铁也供他读书了。上小学时候,马尚德那种好打抱不平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有一天上课,学校里分管生活的人,因为惹到了几个兵痞,所以遭到了兵痞的毒打。当时兵痞打人的声音传进了教室,就被正在上课的马尚德给听到了。
图片
然后,年纪不大的马尚德带着一堆学生就冲了出去,救下了已被兵痞打得奄奄一息的人。事后,兵痞又来闹事,马尚德就使计把人吓走了。
从马尚德小时候的经历就能看出,他是个热心、好打抱不平,对弱者有同情心的、有正义感的人。后来,“五四运动”爆发,14岁的马尚德就投入到革命中去了。
1927年,马尚德领导豫南农民起义,即历史上的“确山暴动”。这场起义共有五万左右的农民参与,经过4天奋战,他们占领了县城,活捉了县长,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
这一时期的马尚德,曾不止一次地参与战斗,与多于自己数倍的敌人展开搏杀。中间虽然也被敌人抓走过,但是马尚德取得的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
1932年,中央派遣马尚德到吉林开展活动。之后,他因为受伤就接触到了当地的战斗英雄杨奠坤,了解到“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的意思。于是,马尚德给自己更名为杨靖宇。
到了1933年9月左右的时候,杨靖宇就在中国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底子上,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
图片
最初成立时,部队只有300多人。但是到了1935年的时候,部队人数已超过了1000人。在1936年春季的时候,杨靖宇率部与日伪军作战11次,歼灭日军60人,伪军382人。
随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更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被任命为了军长兼政委。当时,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全军共有3000多人。
由于当时杨靖宇在东北领导的抗日活动过于强盛,日军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因此,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也遭到了日军的疯狂报复。
1934年到1936年之间,日军只在通化地区,就烧毁了1.4万间民房、废了33亩耕地、囚禁了1.2万人。日军这样的行为,简直是丧心病狂。
到了1938年之后,日军便开始投入大量的兵力围堵杨靖宇。但是杨靖宇还是率部袭击了老岭隧道工地的敌人,赢得了蚊子沟、土口子、木箕河、大蒲柴河等战斗的胜利。
此外,杨靖宇还率部还击毙了日军的指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使敌人的“东边道大讨伐”计划破灭。
图片
也正是因为杨靖宇的成绩太过于亮眼,所以才招来了日军的疯狂打击报复。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杨靖宇的得力助手程斌叛变了。
罪人程斌
程斌是吉林人,小的时候读过书,认得不少字。1932年,程斌就参加了反日救国会。当时的程斌,还是个有爱国心的热血青年。
由于程斌有文化、又积极向上。于是在1932年5月,才21岁的程斌就被批准入了共青团。之后的程斌,因为表现出色,所以慢慢地就受到了上级的信任和看重。
当时,杨靖宇就很欣赏程斌。首先,程斌是当地人,对本地的弯弯道道都很了解;其次,程斌会说话办事,还对国家民族有感情。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热血战士,谁不喜欢?
于是,杨靖宇经常把程斌带在身边,手把手地带他学习、教他打仗。之后,随着杨靖宇本人的成就越来越突出,跟着杨靖宇的程斌,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受到了百姓和战士的信赖。
后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后并入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程斌在杨靖宇的提携下,就被任命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师的师长。
图片
当然,这也不是只有杨靖宇的提携。主要是当初的程斌,也算得上是一个上进的战士。他肯吃苦、又敢拼命,身边自然有人追随。
第一师中很多战士,都是早年跟随杨靖宇一起拼闯出来的好兄弟。他们出来得早,参加的战斗多。因此,他们的很多武器都是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整个队伍的武备力量,也最完善。
杨靖宇所部曾经在组织第一次西征的时候,部队是以一师为主力,由一师师部、警卫连、三团和少年营辅助,主要由程斌和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指挥。
队伍出发后不久,宋铁岩就身体不适,于是带领队伍的重任,就主要压在了程斌的身上。他们当时只有300人,可是他们面对的敌人却是自己的数倍。
而且,当时由于日伪军在当地的宣传过于偏激,导致当地很多老百姓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敌意都很大。后来有同志回忆,他们吃喝不上的时候,有时候会敲百姓的门。
面对求助的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百姓们要么不理会,要么给冷脸。可即便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装备也远远落后于日军的东北抗日联军,依然取得了“摩天岭战斗”的胜利。
图片
由此也能看出,程斌此人也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要不然,他不会得到如此重用。当然,东北抗日联军的第一次西征,总体来说是失败的。毕竟,敌我悬殊太大。
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战斗中,程斌的本事被练出来了。但是,谁也想不到,此人会叛变。在杨靖宇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了投敌,并害死了杨靖宇。
1938年夏天的时候,程斌叛变了。这让本就战斗困难的东北抗日联军更是雪上加霜。原因就在于,程斌对杨靖宇和东北抗日联军实在是太过于了解了。
程斌是杨靖宇一手带出来的,他对杨靖宇的战斗方式、行军方法等,多有摸索。用当时战士们的话来说:听枪声,程斌都能判断出来这是不是杨靖宇放的。
就是这样一个对杨靖宇非常了解的人,却被日军的糖衣炮弹给收买了。程斌叛变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日军去摧毁了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
密营为何叫密营呢?原因就在于,它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在这里,东北抗日联军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赖以生存的物资。
图片
正是因为有密营的存在,东北抗日联军才有打击敌人的底气。可是程斌叛变之后,江县境内的70多个密营都被破坏殆尽,这就等于是完全绝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后路。
于是,1939年成了东北抗日联军自参战以来,最难熬的一年。后来有老战士回忆:那年的冬天格外冷,我们的棉衣不够,补给也不够,敌人的飞机在巡逻,我们只能挑着小径躲避。
到了1940年年初的时候,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只能用雪水煮糊糊喝了,就连身为军长的杨靖宇也是如此。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靖宇依旧坚定。
杨靖宇对身边的战士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在杨靖宇牺牲的前几天,杨靖宇已经完全吃不上粮食了,只能吃草根、树皮。
1940年2月23日下午,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里的杨靖宇被日军包围了。日军不断向杨靖宇靠近,可是杨靖宇却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之后,杨靖宇被枪击,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之后,日军还惨无人道地解刨了他的尸体,但是日军却发现他的胃里居然只有棉絮、草根等东西。
图片
看到这样的情况,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都有些震动了。于是,岸谷隆一郎下令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叛徒终于伏法
此时的程斌,也终于“放心”了,他以为这辈子大概不会再有人来逮捕他了。后来,日本人战败,程斌在击毙了自己队伍里的日本人以后,又靠着多年来攒下来的钱财为自己铺好了路。
程斌偷偷地跑去了北平,然后去磨灭了自己以为的那些记录,并在北平城里潜伏了下来。后来,北平解放,程斌又悄悄地混进了解放军队伍。
就当程斌以为自己以后会仕途高升,继续发财时,他却在1951年的一个雨夜里躲雨时,遇到了一个老熟人,而这个老熟人和程斌一样,曾经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叛徒。
两个叛徒一照面,立马就认出了对方。于是二人就各自在心里盘算着检举对方立功了,因为举报一个反革命,可能会增加他们活下去的概率。
于是,两人就抱着这样的心态,纷纷向解放军举报了彼此。然后,两人全部被抓捕归案,并被关押。经过审判之后,二人在当年全部被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