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废水要入海,为何各方态度不一样?

日本将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似乎已成定局。
今早(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将排入大海,并要求东京电力公司以2年后能开始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为目标,开展具体准备工作。
这一决定引发了日本国内、邻近国家和地区的争论。中午,数百名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集会,对此提出抗议。当天,福岛县多个市民团体也在福岛县政府前,高举“勿排放入海”“民众不支持该决定”的标语集会。
图片
△ 集会抗议的日本民众(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有关方,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日方在没有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据日媒报道,今日晚间,针对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的处置方针,日本政向面向驻东京的大使馆(代表处)相关人士举行了线上说明会,中国大陆及台湾等4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韩方没有人出席。
有人批评,有人力挺
作为日本的另一近邻,没出席的韩方此前也表达过忧虑。
韩国国务调整室室长具润哲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表示,这一行为给周边国家安全和海洋环境带来威胁,日方在没有与地理位置邻近的韩国进行充分磋商和寻求理解的情况下单方面做出这一决定,韩方不会容忍任何可能危害本国国民健康的举措,韩国政府将向日方转达韩国国民对此事的反对立场和担忧。
而在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反对声中,当地时间1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向海中排放福岛核电站废水的决定是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
图片
△ 美国国务院声明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在推特上表示,“感谢”日方在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方面做出的努力,期待日本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继续协调。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指出,对于美国来说,如果排污入海真的损害美方的核心利益,美国一定会谴责日方,如今美方表态支持,也是因为美方觉得由于距离遥远,日本此举对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图片
△ 布林肯工作推特账号
布林肯提到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于1957年,是一个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机构。在2011年3月时,日本政府曾因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多机组爆炸,向该机构发出求助。
昨天(4月12日),该机构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Mariano Grossi )在会见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王群大使时表示,机构“愿以公正、客观、科学的方式积极推进机构对此的评估和监督工作”。
而根据央视新闻消息,格罗西今日表示,日本选择的水处理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符合国际惯例。在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全球和该地区运行中的核电厂,在获得特定监管机构授权的情况下,经常将受控的核废水排放入海。即使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水量很大,日本政府的决定也符合国际惯例,这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案例。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铺平了道路。核安全是国家的责任,相信日本政府在执行这一决定时,将继续以透明和开放的方式与各方互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准备好为监测和审查该计划的安全和透明执行提供技术支持。
核废水从哪来?
图片
△ 位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用于储存核废水的储水罐(图片来源:新华网)
此次排放的核废水需要追溯到2011年。这一年,日本福岛发生9.0级地震,随之而来的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和3号机组反应堆冷却系统损毁,核燃料熔化。为控制反应堆温度,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因而产生含有辐射物质的污水。
这些废水经“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后,被存储在污水罐中。预计在2022年夏天,核电站内建造的137万吨总容量的污水罐将被处理后的废水占满。“处理废水的决定不能再拖延了。”日本首相菅义伟4月12日对国会议员如是强调。
处理后核废水真的安全吗?
图片
△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尽管这些废水已经过处理,能够将锶、铯等60余种放射性物质浓度降至一定的标准值以内,但东京电力公司此前表示,废水中的“氚”没有办法清除,同时承诺,他们会把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WHO饮用水标准的约1/7,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去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刊文称,氚是一种危害较小的放射性元素,这也是日本政府认为能排放污水的原因,但除了难以去除的氚之外,2018年科学家发现在处理后的污水中还存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钴-60和锶-90。这些放射性同位素进入海洋后,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带来不利影响。
其中,锶-90是锶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约29年,一般来自核爆炸或核燃料。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就有锶-90的身影。
据海外网消息,德国一海洋机构曾在2012年,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福岛泄露出的大量核污染中的放射性元素铯-137在太平洋的扩散过程。从排放之日起,只需57天,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部分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废水排放对海洋环境影响程度取决于所排放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总量,以及特定放射性核素与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海洋环境关键要素相互作用等情况。但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必将导致放射性核素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部分核素将随洋流等向其他海域迁移、扩散。日本是我国的近邻,不管日本排放废水是采取近岸排放还是远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核素都将随洋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扩散,我国管辖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跨界污染影响。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左琳
部分资料来源自新华网、科技日报、央视新闻等
责编:何晶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