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教育局:冠名学校必须办实,绝不能只是“虚名、冠名”!

图片
为促进长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15日,长春市教育局召开了基础教育三期质量提升工程暨集优化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市教育局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开发区教育局(文教局)领导和部分学校校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长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李大伟主持。
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妍对长春市二期质量提升工程成果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
图片
(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妍)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宪昱就推动集优化发展提出三点意见:
一、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集优化发展的使命重任
要充分认识集优化发展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深化集优化发展,实施三期质量提升工程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时代需要。当前,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经过两轮质量提升工程,基本实现了由规模向质量、由硬件向内涵的转变。但仍然存在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城乡教育二元结构较为凸显,春城百姓对高质量教育期盼与日俱增。深化集优化发展,实施三期质量提升工程,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集优化方式汇聚各方力量,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群效应,提升我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其次,深化集优化发展,实施三期质量提升工程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现实需要。就是要以“集优化”发展为牵引,在规划、资金、师资等方面实施集群集优,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提升乡村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广大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做出教育贡献。
第三,深化集优化发展,实施三期质量提升工程是解决百姓“上好学”的迫切需要。就是要集聚优势资源,统筹优化配置,放大优品效应,实现优质均衡,通过“委托管理发展一批、集团化发展一批、校际联盟发展一批”的策略,突出集优发展的内涵与实效,既把薄弱学校办强,又把冠名学校办实,让名校不再是“虚名、冠名”,而是名至实归,名实相符,构建起区域优质均衡、学校优质特色、学生优质特长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善于探索创新,着力破解集优化发展的瓶颈难题
集优化发展是依托集成运行模式,构建区域和学校发展共同体,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集优效能,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优化发展不是新概念新花样,不是另起炉灶、简单挂名,而是在原有大学区改革、普通高中联盟基础上的深化和升级,是打破各种壁垒,汇聚各校优势,最终实现共建共进、共享共荣,是激发区域、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集优创新,凸显特色办学,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要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智慧集成。建立一个涵盖17个县(市)区、1407所义务教育学校和83所普通高中的集优化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共同体学校信息资源,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生共享、互联互通。
二要打破资源屏障,促进优质衔接。要在原有大学区和高中联盟基础上,进一步分类整合教育闲散资源,最大限度加以盘活,尤其要发挥优质资源“滚雪球”效应,达到优质资源利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提质升级。
三要打破人才壁垒,促进带动辐射。盘活共同体内优秀校长、骨干教师资源,完善校长教师交流制度。要依托驻长高校,实施教师学历深造计划,通过高级研修、定期访学、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同时,要依托龙头学校,开展新教师订单式职前培养,为成员学校储备一批数量充足的优秀师资。
四要打破各自为战,促进合作共赢。要汇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学校主体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推进集优发展。
五要打破五唯束缚,促进五育并举。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着重从学生发展、课程建设、教学创新、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五育”优质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推进共同体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三、突出组织保障,不断推动集优化发展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将集优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推进集优化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和时间表、路线图。
二要强化项目引领。要创新运行模式,从有利于优质均衡发展、质量提升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集团发展、联盟发展、委托管理、强农助教等形式,既注重整体共生,又鼓励自身造血,统筹推进集优化发展。
三要强化机制建设。要加强经费保障,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集优化发展专项经费,保障集优化发展顺利推进。要完善集优化发展运行管理制度、议事决策制度、项目责任制度、整体评价制度,促进集优化发展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四要强化督导检查。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将推进集优化发展作为教育质量评估重要指标。要将名校集优化办学名不副实问题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突出集优化的内涵与实效。同时,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虚假信息宣传、欺瞒消费者等行为,防止开发商以名校为噱头虚假炒作、绑架教育。
五要强化宣传推动。要以共同体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集优化示范共同体创建评比活动,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为全市提供实践范式和样板经验,推出具有长春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办学模式和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集优化发展舆论氛围。
源 |网络
编辑丨杜冠星
审核丨孙淼、张璐伊、藏喆、刘希梅
声明丨吉林教育电视台尊重原创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