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移交曲江新区建设运营!

图片
在西安,占据主城区近四分之一的汉长安城遗址未来前景何去何从?一直都是西安人最关心的城市更新发展热点之一。
2017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随后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实施了未央宫遗址片区保护展示服务提升项目(即未央宫国家遗址公园)
图片
整体提升项目以“尊重、保护、传承、创新”为主旨思想。以绿色植物为笔墨,大地景观为手段,用勾边打底的设计手法,以植物专类园为绿界,形成城、宫、殿、阁、水、路、田的格局。一期1.7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西安门、沧池、明渠和前殿周边区域,原计划于2020年建成开放。
详情点击:面积等于6个故宫!西安未央宫遗址公园即将开放!
在未央宫遗址公园拖档未开园后,近日终于传来了重磅消息。
4月8日,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在回复网友相关问题时,首次明确: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已交由曲江新区负责建设运营整体工作。
图片
具体内容如下:
网友:咨询一下未央宫遗址公园是否已经移交曲江新区管理,汉长安城其他区域是否由曲江新区开发?
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对于您所咨询“未央宫遗址公园是否移交曲江新区管理”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2021年2月起,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的开园建设运营整体工作。下一步,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将加强与曲江新区管委会的协作配合,扎实做好公园提升改造,推进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尽早开园。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
图片
据了解,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分三期进行提升改造,三期累计开园面积8.58平方公里。包括遗址保护展示修缮、文化展示说明、园林景观提升等七大系统工程。
图片
图片
| 沧池遗址 |
其中,一期(3.2平方公里)项目包含前殿广场、章城门遗址、西安门遗址等,目前正开展园林绿化、道路铺装、照明亮化等工作,计划8月底实现开园。
基于曲江新区在大遗址保护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此前我们也多呼吁将汉长安城遗址整体交由曲江来打造。
图片
|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
2007年10月,西安市正式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将遗址区3.5平方公里及周边区域共19.16平方公里的“道北”地区纳入第四次城市规划,整体开展工作。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遗址公园内城中村、棚户区拆迁居民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实现了遗址保护与遗址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发展的目标。
图片
| 杜邑遗址公园 |
杜邑遗址公园围绕西汉皇帝刘询与其妻子的合葬墓群改建而成,总面积8.7平方公里。2016年8月启动规划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周边道路提升、景观绿化、停车场及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以及三兆村外立面提升改造等。2020年8月正式开放以来,已成为西安新的打卡地。
图片
图片
根据建筑史学家杨鸿勋先生的《陕西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前殿复原设想鸟瞰图》制作的汉未央宫模拟图。
图片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未央宫始建于公元前200年,是西汉时期皇帝朝寝的皇宫,汉长安城内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在西汉以后,又相继成为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理政之地,使用时间达360多年。唐朝末年,政治中心东移,未央宫也沦为废墟。遗址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内有已知各类建筑基址14处,考古发掘的遗址5处。2017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目标: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
图片
图片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城市中心,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2月,未央宫遗址正式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规划总面积75.02平方公里,城垣区四周城墙遗址连续完整,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汉长安城遗址完整保存至今,遗址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举世公认。
2010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9-2025)》,规划总面积75.02平方公里,明确了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范围和保护重点。其中城址区的保护范围为汉长安城城墙外延100米以内的区域,面积为37.47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未央行政辖区。建章宫遗址规划范围约9.38平方公里,属沣东新城辖区。礼制建筑遗址规划范围约10.83平方公里,属莲湖行政辖区。
作为汉人、汉字、汉语、汉族、汉文化等历史概念的起源地,在历史上汉朝存在400多年,汉长安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起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是中华民族国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汉长安城遗址历史文化在国内外影响深远、价值重大。
图片
2020年4月,西安市明确将积极申报创建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汉长安城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并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为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阶段正在积极推进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整体策划及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政策、资金支持,竭力将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将汉长安城遗址区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名片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陕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将“实施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列入其中。《西安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七章“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丝路文化高地”专栏“遗址文物保护重点工程”中,明确提到“推动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项目纳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图片
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建议,充分考虑汉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列入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以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平台,全面建立历史记载明确、遗址保护完整、传统文化全面展现的“汉文化”国家文化历史标识,开展多层级传统文化展示、研读、体验活动,广泛利用计算机虚拟成像及VR、MR技术全面展示《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故事,鲜活展现“文景之治”“凿空西域”“大汉雄风”等历史典故,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传统历史文化思想聚集展示高地,为世界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图片
2020年9月25日,西安市长调研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充分发挥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公众教育、游览休闲等多功能属性,全力打造西安的“中央公园”。要在完整、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展示和利用好汉长安城遗址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文物保护、生态建设、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全面协调发展。
2021年4月1日,西安市长再次调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时要求,在遵循文物保护规范前提下,以构建遗址、文化、生态、服务四大体系为目标,以市民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文旅融合为指引,围绕七大系统工程,逐步解决遗址公园可进入、可游览和基础承载等问题。要加强沟通汇报,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指导帮助下,精细规划、精心设计,高标准、高品质加快推进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和未央宫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要加强精神标识保护和文化地标建设,深入挖掘汉长安城遗址文化内涵,采用AR、VR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遗址文化和文物保护成效,不断扩大汉长安城遗址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图片
根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局的最新回复,新修编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7-2030年)》正在报批。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也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图片
何谓国家文化公园?2017年发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由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方案》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注重处理好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既明确实施重大修缮保护项目、严防不恰当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又鼓励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一体化开发、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
汉长安城遗址区内道路如何改造提升?
图片
《西安市未央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努力争取汉长安城博物馆项目落地,开放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加大投入力度,改造提升遗址区公路,争取纳入市政道路管理,规划建设生活性道路、展示性道路、景区联系道路,加快实现遗址区公路与市政道路互联互通。推进供气设施向遗址区延伸,加强遗址区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清洁燃料利用规模。加快遗址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逐步解决遗址区供暖、用电、供水、就医、如厕、排污、通讯、物流等问题,切实提升遗址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提升居民群众生活质量。
图片
关于遗址区内的交通问题:受文物保护的影响,汉长安城遗址区域内的建设施工有严格的新建、开挖项目审批报送手续和施工规范。鉴于区域内道路老化、病害严重,为尽快提升区域内道路环境,方便市民出行,未央区对汉长安城遗址区内15条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项目共涉及丰产路(郑谭路)、石化大道、丰景路、罗高路等15条道路,全长41.537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工程(道路病害处理、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稳定碎石基层)、排水工程(新建及疏通排水沟、草边沟、排水口)及交通安全设施(道路标线、安全标志、护栏)等。该项目于2020年11月28日进场施工,截至目前,15条道路中已完成9条路(施讲路、农开路、桂宫西路、石化大道、唐农路、相农路、邓六路、丰产路、桂宫东路)的提升工作,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94%。下一步,未央区将不断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对接,积极主动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着力提升遗址区人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