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为什么偷袭珍珠港?千算万算,低估了美国的科技力量

大家知道二战时,美国加入太平洋战争是因为珍珠港被袭,那么为什么日本会对美国动手?
图片
看一下当时的美国。
那时美国还不是一个军事强国,陆军规模仅占全世界第18位,航空队仅有大约1700架飞机,全部军士不到2万人,刚享受了一战的红利后就迎来经济大萧条,民众普遍有反战情绪,军工业受到限制。
此外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除了民众反战,很多企业家也不想卷入战争。
既然美国不想搅这趟浑水,为什么还是掺和进去了呢?后来军工业是怎样迅猛发展,为赢得日本打牢了基础的呢?
01 釜底抽薪
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欧洲战场忙活,认为希特勒是最大的威胁,美国也不例外,对日本在大西洋上的侵略没有太重视,不想在两条战线上忙,所以希望和日本谈判。
欧洲战场上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相继沦陷,顾不上亚洲的殖民地,日本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美国为了打压日本,在1940年宣布,不再向西半球除英国以外的国家运送废钢铁。日本很愤怒,第二天就同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图片
到了1941年夏,日本占领了中南半岛,包括了美国很在意的越南。
中南半岛什么概念?这里说一下,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五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半岛。
美国见日本这么蛮横,就快威胁到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了,就插手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意思就是不让日本来美国买石油。
这一招是釜底抽薪。
要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非常匮乏,石油全部靠进口,没有石油的话,意味着它的那些战争机器全部报废。
美国带了个头制裁日本,英国也加入了这个行动。虽然如此,对日本来说还不是最致命的,因为日本石油的主要来源是荷属东印度群岛。可不久荷兰也出手了。
日本这下真的坐不住了,仅存的石油只够维持几个星期。
02 谈判失败
那怎么办呢?起先美国和日本通过外交谈判,但是根本不可能谈得拢。
美国觉得吧,你哪来回哪去,必须从中国和中南半岛撤出所有军队,废除《三国同盟条约》,并与邻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你想想日本可能接受吗?日本勒紧裤腰带,举全国之力,在中国打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得到那么多领土,怎么会轻易放弃?
宁可丢日本整个岛,也不能丢了在中国的占领地。可是中国怎么也不肯投降,这让日本大费脑筋。
图片
日本内部自从明治维新后是一帮战争狂人在得势,这些头目非常好战,极力鼓吹对外扩张的策略,坚持走军国主义道路。
当时美国外交官从心底没把日本当回事,态度非常强硬。可是日本最凶猛的鹰派人物东条英机上台了。
以他为代表的好战头目想赌一把,投入所有的资源来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先打通石油的供应渠道,解决石油的问题。
日本想着能源问题搞定后,再迅速侵占中国,如果德国那边顺利的话,两边一夹击,美国对在亚洲的利益也毫无办法了。
但日本最大的问题是穷,国内经济不好,资源匮乏,适合速战速决,不能打持久战。如果想打菲律宾,就要争取时间先把珍珠港炸了,削弱美国的实力,再以战养战。
03 珍珠港偷袭
美国的情报机关截获了日本的密电代码,发现日本要搞事,明白了日本派人谈判只是想拖延时间。
但是美国也不知道日本要在哪里动手,估计可能会在夏威夷和菲律宾搞事,没想到真的会偷袭珍珠港。
其实日本早就对珍珠港感兴趣了。1932年起,日本就注意到美国在珍珠港进行军事演习。后来日本海军士官学校的每位毕业生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认为应怎样对珍珠港发起一次突然袭击?”
日本也有传言美日战争如果谈判失败,日本可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偷袭珍珠港的军事行动,华盛顿也多次被提醒,然而却没有任何反应。
尽管人人都知道日本要对珍珠港动手,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
最终日本不宣而战。
这下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除了已出海的几艘航空母舰外,其余的都被日本击沉了,包括8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和多艘驱逐舰。
图片
当时大多数国家都是先宣战后进攻,否则会被认为背信弃义。
实际上日本当天上午,发给在美国的日本大使含蓄宣战的电报,可是翻译官不在,等到电报翻译出来后已经迟了。
当日本大使把电报匆忙送给赫尔时,空袭已经发生了。
赫尔愤怒地说:我担任政府公职50年来,也从没看到过这样一份谎话连篇、事实扭曲的文件。就你们说的那些鬼话,我到现在都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哪国政府能够说得出口。
04 美国宣战
本来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全国人民的意见分歧很大,连罗斯福都说,就算日本侵略了菲律宾,国会也不一定同意对日宣战。
那时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
然而日本一边装模作样同美国谈判,一边偷袭珍珠港,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愤怒,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地同意打击日本。
当罗斯福听到珍珠港被偷袭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然后呆坐了会。他觉得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可耻的日子。
因为当时日本的精锐部队集中在中南半岛,离珍珠港很远,而离菲律宾较近,要偷袭也应该是菲律宾才对。
美国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大西洋战线,却忽略了太平洋战线,是两条战线同时作战,还是只选择其中一条?
美国民众的怒火都指向日本,对德国倒是没啥感觉。因此看样子罗斯福只能选择太平洋作战,否则国会不会同意的。
当时德国还在苏联战场上,顾不上和日本签署的三国同盟协定,本来不想插手日本和美国的事,可是罗斯福派驱逐舰在大西洋不断挑衅惹怒了希特勒,他想报复。
于是德国向美国宣战了,随后墨索里尼也跟着希特勒对美宣战。这下罗斯福不用纠结怎么选了,国会不同意两条战线同时打也不行了。
05 节节失利
美国宣战后,本来以为日本不堪一击,美国士兵可以以一抵十,没想到日本士兵虽然身材矮小,却身经百战,装备精良,以献身天皇为荣。
更要命的是,日本的领袖东条英机的战术比希特勒的闪电战还更胜一筹。
出乎意料地是,东条英机在多条战线同时进行,似乎还势不可挡,史迪威将军在缅甸被打得落花流水,即使英美联手也占不到上风。
接着泰国、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等地很快沦陷,日军在太平洋地区连连得手。
华盛顿的军事专家认为,美国要花10年时间才能打败日本。
眼看美国节节失利,美国民众的心里也有些忐忑,这时罗斯福安排了一次炉边谈话,安抚民众。
06 军工业
看起来美国士兵很珍惜生命,和日本那种武士道献身精神没法比,也没人家那样战斗经验足,但是美国是个现代化国家,科技力量非常强大。
整个国民力量在罗斯福的号召下一旦被激活,就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美国军工业的发展在参战后迅猛发展起来,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在和时间赛跑。如果不是美国的生产力,可能就输掉了这场战争。
比如德国发动第一次闪电战时,出动了3000架飞机、2500辆坦克,但是五年后,美国造出了30万架飞机、10万辆坦克。
图片
还有不胜枚举的机枪、炮弹和战舰等等。可以说美国军需品的生产力已全面起飞,而促成这一切的是来自于流水装配线和规模化生产。
另外罗斯福还悄悄启动了曼哈顿计划,把造原子弹放到很高的战略位置,与德国造原子弹做时间赛跑。
另外美国年轻人的参战情绪也很高。
美国强大的军备生产力和参战热情,和日本要靠外部资源维持相比,不难看出美国越打越强,日本只能越打越弱。
美国参战后,经济危机好转,很多失业的人有了工作,股市也回到大萧条前的水平,一直无法解决的大萧条终于烟消云散。
本来大萧条是因为生产力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导致大量人失业,而战争让所有的资源开始流动起来,本土没受到打击。
美国再一次享受到战争的红利,并用短短五年就重整了军备产业,又成为世界兵工厂,创造了奇迹。
图片
归根结底战争拼的是工商业的实力。南北战争时,美国南北方就国家的发展方向还打了起来,纠结着是农业立国还是工商立国?是搞农业还是搞工商业?
现在来归纳一下。
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影响到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比如殖民地菲律宾,所以美国开始卡日本的脖子,断了钢和石油供给,其他能源供给国也纷纷效仿。
日本慌了神,想解决能源问题就要抢时间,偷袭珍珠港可以削弱美国,为赢得太平洋战争争取时间,再以战养战。
美国罗斯福本来基于孤立主义,怕国会不同意两条战线作战,结果同日本结盟的德意也向美国宣战了,就不用纠结了。
美国宣战后并不顺利,甚至节节失利,可是令日本万万没想到的是,美国的军工生产力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几年时间增长了很多倍。因此日本越打越弱。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推荐:
《光荣与梦想》,作者威廉曼彻斯特,是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记者。
这套书是一部美国的断代史。整套书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勾画出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战争、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作者是给那个时期的美国画了一张全景式缩略图。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吧,多谢阅读。
文:十里桂花
END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