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开辟红色基地“第二课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连日来,印江自治县利用木黄镇红三军政治部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木黄会师军部旧址,开辟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
红色教育基地开辟为“教室”
在田毅的带领下,笔者走进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一大幅人物雕塑呈现眼前。
据了解,这是以1934年6月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为背景,围绕红军战士高举红旗奋战在黔东大地,展示红军坚定、坚强地精神面貌,及印江人民为黔东苏区浴血奋战等进行陈列。
在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不畏艰险》是一幅以红六军团西征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油画。油画人物坚韧挺拔,如洪流向黔东滚滚而来。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笔者迈入木黄会师纪念馆,纪念馆以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发展历程为板块,采用雕塑、图文、短片、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千难万险中求生存,从弱到强中谋发展的壮丽史,配以讲解员的精彩解说,让前来参观的人深受心灵的洗礼。
当天,松桃自治县林业局组织55名党员干部到木黄会师纪念馆参观学习,直观感受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该局党总支部书记王天洪说,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让干部感受到红军战士艰苦不懈的奋斗精神,促使干部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和贡献。
据统计,自该纪念馆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教室”以来,该县组织干部职工走进“教室”听课5000余人次,中小学生到“教室”听课6000余人次。
通过走进“教室”参观、听解说、观看党史电影等,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从而营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文物史料成为“教材”
一件件红色文物,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座座纪念馆,在红色文物中感悟初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我们馆陈列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田毅说,学习党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可以增加党员干部们心中的正能量,这些陈列的展品都是我们现成的教材。
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反映出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一些用过的生活器皿,感受到红军同甘共苦的精神......革命文物往往蕴含着可贵的奋斗精神和珍贵的历史价值。
这些文物史料,不仅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载体。让革命文物“说话”,让历史资料“发声”,让它们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宣传员、解说员变为“教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印江自治县组建了一支自愿宣讲“四史三情宣讲行·志愿五老颂党恩”的宣讲服务队。通过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支部以及红色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发挥“五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今年88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任明典,在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前给木黄民族小学的学生们讲课时说:“我18岁时就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是一名铁道兵,前方战争打到哪里,我们铁道兵就要修铁路到哪里,我们修筑的铁道是砸不烂、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讲解中,他回忆了抗美援朝时与战友们誓死保卫钢铁运输线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旁的木黄村党支部,也邀请任明典为在家党员和群众代表们上党课,讲党史。
“聆听了任老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与敌人作斗争的历史,我被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木黄村第一书记王玮说,作为第一书记,我将继续带领全村干群,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铸就更加幸福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讲解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让更多人汲取前进的力量。”作为一名讲解员,田毅尽职尽责,用心用情。
通过“四史三情宣讲行·志愿五老颂党恩”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以及国情、省情、县情宣讲,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图/文 任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