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的所有的亲人都死了,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小说中的福贵,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只剩一头黄牛与之为伴。今天看到新闻上提到了一位“现实版的福贵”:10年前,接受采访时的他已经是50岁的年纪,人生已经走了大半,却什么都没能拥有,父母双亡,大哥离世,妻儿早逝,只有患智力障碍的弟弟和一条老狗陪伴外,这种可悲的遭遇让无数人感伤。然而,纵使生命负载着太多不可承受之痛,他却也坚韧地活着,一切“往前看!”
图片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60岁的他,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真可谓是:“活着就是希望”。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在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一场场的迷茫,一次次无休止的争吵?一地的碎鸡毛?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是在过分强调生命的苦痛,而忽略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为生命而活着,人生的意义就是活着,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承受生命给予我们的苦难、幸福与平庸。因为一切抛开活着,抛开生命来谈意义,都显得毫无意义。
图片
余华小说《福贵》里面有段描述写得很好:
谁也不会再去盼蒋委员长来救我们了,接下去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春生推推我,问:
“福贵,你睡着了吗?”我说:“没有。”
他又推推老全,老全没说话。春生鼻子一抽一了两下,对我说:“这下活不成了。”
我听了这话鼻子里也酸溜溜的,老全这时说话了,他两条胳膊伸了伸说:“别说这丧气话。”
他身一体坐起来,又说:
“老子大小也打过几十次仗了,每次我都对自己说:“老子死也要活着。子弹从我身上什么地方都擦过,就是没伤着我。春生,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
在战场面前,生命显得不堪一击,但是生命又是无比坚韧的。在战场上的福贵,求生的愿望可以说比任何人都要强,因为他要活着,活着回家,活着回去看家里的妻儿老少。
图片
在那个萧凉残酷的战场上,他一遍遍想着自己的家,想着女儿凤霞抱着儿子有庆坐在门口,想着自己的娘和老婆家珍。想着这些就感到心里像是被堵住了,透不过气来,像被人捂住了嘴和鼻子一样。
这是多么深刻又令人感触至深的描写,而这并非矫情,只因一切都是生命赋予他的意义,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余华之所以一直被赞誉,因为其作品本身确实写得令人印象深刻。单从《活着》这本书中,我们就无不能够窥视到人生活着意义的阐释。福贵能从战场中活着回来,因为对生命怀有无比的执念。坚强的意志,让他扛住了种种。
图片
对于这种坚韧的执念精神,他不仅用在了自己身上,也用到了妻子身上。
家珍病重躺在床上,已经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开始交代“后事”:
“我死后不要用麻袋包我,麻袋上都是死结,我到了下面解不开,拿一块干净的布就行了,埋掉前替我洗洗身子……凤霞大了,要是能给她找到婆家我死也闭眼了。有庆还小,有些事他不懂,你不要常去揍他,吓唬吓唬就行了。”
这或许就是一个即将死去的人,仅存的一点对活着尊严的要求。她的要求虽然不高,但是足于看出,纵然是死,我对生命也是热爱的,到了下面我依旧要好好活着,干净体面。
图片
福贵听完,心里一阵阵的酸楚,对她说:
“按理说我是早就该死的,打仗时死了那么多人,偏偏我没有死,就是天天在心里念叨着要活着回来见你们,你就舍得扔下我们?”
最后,在这句话的“点醒”之下,第二天的家珍仿佛被打了生命之水一样,对着福贵说:“我不想死,我要每天都能看到你们。”
结果,家珍躺了几天,慢慢地活了过来。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赋予人的力量,活着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谈生命的意义,倾尽所有,到头来我们才发现道理很简单,活着的过程所赋予的生命本身的价值就是生命的意义。
图片
《活着》中的福贵,其实是个生存的“智者”。他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生命体现。从年少的纨绔子弟,到把家产败光,到娶妻生子,到种地上战场,到看着一个个身边的亲人离他而去。他看似一个最不能活下来的人(毕竟当年还是个少爷的时候,连逛街这种事都是胖女人背着走的),却活得最久。
图片
这样的生命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向死而生。海德格尔曾将人的生存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本真”的状态,一种是本真的状态。
前者主要是着,人会受周遭的一切影响,包括人和事,即失去了自我,处处受约束,没有自我存在的意义。而后者则是表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本真表现,表现的是一种真正的生命价值。
福贵看似自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世,却还活得好好的,但那并不是心如磐石,只是一种无能为力。
图片
在没落的家庭里,亲人一个个离世,他竭尽所能让每个人都过好,想尽办法逃脱回去照顾生病的母亲,为女儿出嫁做最大的争取,为抚养苦根做最大的努力。
但是他终究没能赛过死神,他终其一生也没能保住一个亲人。他只能怀着对生命的敬畏,直面死亡,本真地活着,而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