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玉门信息纵览

图片
本期信息要目
●玉门市新能源电力生产稳定向好
●玉门市出台奖补政策助力六大特色产业发展
●玉门市聚焦自然资源领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玉门市多措并举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玉门市绘韭菜产业蓝图铺筑群众致富路
玉门市新能源电力生产稳定向好玉门市新能源电力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安全,新能源企业累计发电1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1%。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65万千瓦,累计发电1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5%;累计上网小时数661小时,同比增加211小时;平均弃风率为7.8%,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光电并网装机容量25.4万千瓦,累计发电0.85亿千瓦时,同比上涨22.9%;累计上网小时数352小时,同比减少61小时;平均弃光率8.1%,同比降低1.9个百分点。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3万千瓦,累计发电25万千瓦时。水电装机容量17.2万千瓦,累计发电0.23亿千瓦时。按照同等火电运行情况折算,可节约标准煤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8486吨、二氧化氮排放6231吨、粉尘7301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有积极作用。
(撰稿 吕克玮)
玉门市出台奖补政策助力六大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玉门市紧紧围绕“瓜、果、菜、猪、羊、草”六大特色产业扩规模、提效益、延链条,出台农村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扶持奖励办法,引导企业和群众投身特色产业建设。对当年新建且规模在50亩以上日光温室基地,每座给予2万元补助;对当年新建且规模在100亩以上钢架拱棚基地,每米给予40元补助;对集中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100元补助;对集中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同时对农业主要经济指标、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任务也进行重点扶持。至目前,全市共落实5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连片点28个、100亩以上的钢架拱棚连片点34个、新增500亩以上土地流转经营连片点28个,新增肉羊4.9万只,落实新增优质牧草8万亩,引进落地投资500万元左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11个。
(撰稿 范志福)
玉门市聚焦自然资源领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不动产服务。不断压缩不动产登记事项的办理时限,积极推行“531”登记办结模式,一般登记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类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内办结,更正、异议、异议注销等7个事项8小时内办结。实行不动产行政许可事项窗口初审、首席终审的两审办结制,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有效解决不动产遗留问题。目前已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547件、首次登记636件、换证登记、抵押注销登记等718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建立市级技术员包乡,乡级技术员包村,村级技术员包组,农民技术骨干联户的科技培训体制,选派骨干技术人员36人到12个乡镇开展林果产业专题培训、专家讲座、实地技术指导等工作,提高林果种植户种植技能。至目前,已举办特色林果专项科技培训42场次,参训人员达2560人次。扶持壮大草产业。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采购优质苜蓿、燕麦等牧草种子360.4吨,按照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的原则,分批次发放至全市12个乡镇、5352户农户。通过项目扶持农户种植牧草,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1年,全市预计新增人工牧草种植面积5万亩,收入达7500万元。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加强与全国林果产业科研单位的沟通联系,在开展技术咨询、人才培养、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广泛合作,积极引进油桃、温室葡萄栽培新技术17项,引进枸杞、葡萄等优良品种8个,在花海镇优质高效葡萄栽培示范园区、玉门镇恒旺设施林果栽培示范园区、玉门镇顺兴设施樱桃栽培示范园区等17个园区进行种植推广,培育了玉门枸杞、富硒枸杞、葡萄、杏梅、李光杏等品牌。加大苗木检疫力度。结合春季造林绿化工程用苗实际,对全市苗木生产基地、苗木种植户全面开展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严密防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有效保护造林绿化成果。至目前,共检疫苗木4200余亩,2000余万株。2021年,全市预计新增农田防护林30公里,绿色通道20公里,治沙造林5000亩,全民义务植树60万株。
(撰稿 王志乐)
玉门市多措并举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玉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治水为要工作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夯实水利发展基础,提升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全力推进玉门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越。一是优化配置惠民生。印发《玉门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控制年用水及地下水开采总量,全年完成市属灌溉面积13.04万亩,供水量5510.9万立方米,落实减退灌溉面积3.12万亩,调整种植结构面积1.3万亩,压减水量1881万立方米。落实新建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完成新建项目水资源论证3个,受理旧井更新申请60个。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市属灌区第二次农业灌溉水价调整,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聚焦薄弱环节,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加强水质检测、运行管理责任落实,完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维修改造、5项老旧管线改造水源合并和消毒设备安装工程,解决9个乡镇、1个农垦团场9218户32046人饮水不稳定问题,实施花海片区4个乡镇苦咸水改水项目,8869人饮用水水质彻底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强管善治促履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河湖管护力度,全面建立县乡村河湖长、河湖专保巡人员为一体的河湖长制网络体系,设立总河长2名,县级河湖长6名,乡镇级河湖长62名,村级河湖长51名,业主湖长12名,设置县乡级河长公示牌109块,实现河湖管理保护全覆盖。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各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1482人次,全力整治河湖乱占、乱堆、乱采、乱建问题,督促整改问题15个。严格开展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及河湖健康评估,划定24条河流河道管护范围766.9公里,完成14座湖库划界工作并发布划界公告。建立河湖“警长制”,确定河湖“警长”13名,提升联动执法能力,全面整顿和规范水事秩序,积极落实河湖长效管护。强化跟踪问效,全面复核河湖“四乱”问题整改情况,做到应改尽改、动态清零,切实维护和谐发展的河湖新生态。三是严监科防强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强水土保持监管,依法依规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督促86个企业项目依法履行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深入开展监管执法,组织现场监督检查104次,出具监督检查意见123份,《限期开展水土保持自主验收通知书》200份。全面完成遥感图斑监管复核认定,现场复核图斑132个,占比118.92%。“保姆式”服务推进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工作,三大园区涉及的78个项目已全部完成方案编报。科学防控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部门联合巡检辖区水库、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和重要行洪河道10次,完成小型水库安全鉴定2座,公示设防重点责任人,对覆盖全市222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进行全面巡检维修,确保监测信息报送率达100%。编制《玉门市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充实防汛物资储备,紧盯防汛隐患整改,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确保汛期平安无虞。
(撰稿 季延春)
玉门市绘韭菜产业蓝图铺筑群众致富路近年来,玉门市紧紧围绕“提品质、打品牌、拓市场、扩规模、延链条”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韭菜产业,积极推动基地化建设,提升科技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下游市场,切实为群众铺筑致富路。一是链条式覆盖,以点拓面提品质。实施提质增效工程,通过专家培训、包抓落实的举措,基本实现了净菜分拣、韭菜捆绑等实用工艺的普及;改品换优、条播穴植全覆盖,绿色施肥、生物线虫防治、物理高温覆膜等新技术使用率达到90%以上。成立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培训、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多点发力,形成生产销售型、技术服务型、产品研发型等各俱特色、互为补充的“伞”状发展格局,至目前,全市年销售韭菜可达1.8万吨,总产值可达5600万元,棚均收入超过1.5万元,极大地增强农户发展韭菜产业的积极性。二是抱团式发展,以强带弱拓市场。积极探索产业联盟发展路子,以“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按照“合作联社+合作分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组建联合社,整体打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实现内部统一合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向外衔接市场寻求订单销售,向下联系群众发展标准化种植生产订单,为合作社抱团发展搭起了“金桥”,为群众收入保障找到了“靠山”,自2019年启动韭菜产地批发市场以来,已在乌鲁木齐、西宁等各地市场设立直销点16个,韭菜市场价格逐步趋于稳定,群众的“钱袋子”有了保障,形成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统一销售、优质优价”的良好局面。三是全覆盖布局,顶层设计延链条。创新建立“一站一馆两场三区”,即韭菜专家工作站、韭菜博物馆、韭菜产地批发市场、韭菜净菜加工厂,研究区、展示区、生产区产业服务体系,依托酒泉戈壁农业研究院玉门赤金韭菜专家工作站,配备6个组25位专家开展现场教学、巡回指导,规范提升韭菜产地批发市场和净菜加工厂,实施基础设施配备和先进设备引进,持续规范市场活动,提升高端市场产品品质,打造研究区、展示区、生产区,开展新品种、技术试验示范,培育了盆景韭菜、培根韭菜、韭黄、韭花酱等新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
(撰稿 李志清)
玉门市构筑三产新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玉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三产服务业释放新潜力,迸发新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保障。紧盯目标任务,定期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及时更新全市第三产业7类企业名录库和重点限上企业信息库,开展年统筹、季分析、月调度、周协调,精准分析,有效施策,协调重点行业和相关部门抓进度保落实,有效促进三产企业扩容增收。坚持重点限上企业、样本企业包挂到人,实行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四保联动”紧盯限上企业包干责任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定期深入三产企业调研,梳理发现问题,制定帮扶措施,解决问题,服务企业,保证三产发展持续向好局面。加大限上企业培育,按照“限上企业抓增长,够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思路,优化政策措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玉门晋顺冠通煤炭销售有限公司、甘肃陇商联华生活超市等16户企业列入重点培育对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二是线下消费持续发力添活水。立足政策发力促消费,围绕购车、购房、住宿餐饮、旅游、工会普惠服务、困难保障等方面,筹集资金7300余万元,研究出台促消费扩内需政策措施3批次,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宣传引导促消费,结合节假日、赛事节会,动员全市60余户商贸企业开展特色美食、土特产、家电、饰品、服装百货、文体用品、家具建材、装饰装修等促消费活动,先后举办汽车展销会4场次,日用百货展销会2场次,节会展销、商家店庆等活动30余场次,累计实现销售额3.5亿元,拉动消费增长3.2个百分点。围绕夜宴、夜购、夜娱等消费主题,开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玉门夜市”,完善配套设施,召集入市餐饮、服装鞋帽、日用百货、水果摊贩等个体销售300余家,新增营业收入约2700万元。三是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增动力。借智借力抓好顶层设计,委托杭州悯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策划方案(2020年-2024年)和供应链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实现路径,进一步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引导和监管。积极争取电商扶贫项目资金97万元,对接争取央广助农中国行项目,联合筹办“央广助农中国行—花海蜜瓜”市长带货系列直播宣传推广及销售活动,销售花海蜜瓜6万单。鼓励个体通过带货直播、同城配送、社交营销等方式繁荣网购快递、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等居家“宅消费”,鼓励企业参与农产品订货交易会、花海蜜瓜节、枸杞采摘节等活动,帮助开展直播销售,推动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全市注册电子商务企业29家、网店180个,电商平台注册登记网上餐厅240个,网上商城5个。举办电商培训200人次,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4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0余万元。四是物流外贸破困补短促发展。紧盯“一带一路”机遇,依托“一区三园”工业发展布局,引进鑫锦宏物流、光大丰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建设中民车联公司丝绸之路物流港、玉门东镇临铁物流港、玉门绿鑫智慧物流园、老市区铁路南站临铁物流园等项目,培育大型通道物流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建立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完成祁连清泉、西北羊肉哥等恒温保鲜库建设,建成玉杞红农产品农贸市场、清泉乡万亩人参果基地、赤金韭菜产地批发市场,仓储配送能力进一步提升。不断探索优化工作方式,鼓励外贸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积极申报争取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240万元,争取稳外贸物流补助、农产品转型升级等外贸发展项目10个,上报资金1000余万元,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国际贸易博览会、辽宁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国际贸易展会,成立甘肃省普罗生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贸易、业务拓展等服务,有力助推外贸经济健康发展。
(撰稿 季延春)
玉门市打造三个平台助力社区新文明时代实践玉门市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五联双报到”,充分发挥社区驻区单位职能,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服务、共管共享”三个平台,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党建引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同频共振。一是打造党建引领平台,注入文明实践新动力。坚持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整合道德讲堂、法治讲堂、党员远程教育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场所资源,夯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基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采取“集中式宣讲”与“互动式分散”相结合方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党的最新理论、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工作政策。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次和文化宣传服务10次,服务辖区群众500余人次。二是打造社区服务平台,推动文明实践新常态。依托“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分特长、分区域引导在职党员志愿者加入,组建巾帼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红星”复退军人志愿队、“妈妈唠嗑队”、小小志愿者等5支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送整洁进社区”“五点半”课堂等特色便民活动,构建便民利民、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等服务网络,有效推动社区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至目前,面向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40余次,服务居民群众300余人次。三是打造共管共享平台,丰富文明实践新内涵。探索“网格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管理方式,有效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与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采取“集中+分散”“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工作方式,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推行道德教化、根植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传承家风家训、涵育文明素养、提升综合素质等6项服务,切实掀起开展文明实践工作热潮。
(撰稿 安丹军)
来源:玉门市委办公室
图片
图片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