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喊着“要去见血小板”,你知道真正的血小板长什么样吗?

还记得上一次在电视上看日本动画片是什么时候吗?
什么?不是2007年,竟然是2021年?!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引进,由日本漫画家清水茜的科普漫画《工作细胞》改编的同名动画,让不少小伙伴重温了一把用电视看外国动画片的童年记忆。
图片
这部剧里有一个人气极高的角色——血小板,是这样一位高颜值的小萝莉。
图片
难怪一到动画更新的时候,大家都说自己又要“去见血小板”了。
图片
在我们的真实血液中,血小板也有这么“萌”吗?它起到了哪些作用,又什么特别之处呢?
血小板的真实面貌
在我们的总体重中,血液贡献了约7%-8%的重量,而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又约占血液总容积的45%,在这之中有几名重要成员,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样子。
Ø 红细胞
数量最多,存活最久,主要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
图片
图片
《工作细胞》中的红细胞vs血液中的红细胞
Ø 白细胞
体积最大的血细胞,在疾病防御过程中,发挥免疫功能。
图片
图片
《工作细胞》中的白细胞vs血液中的白细胞
Ø 血小板
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凝固,发挥止血、修补破损血管等生理功能,也同时参与细菌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器官移植排异、肿瘤转移等等众多病理过程。
图片
图片
《工作细胞》中的血小板vs血液中的血小板
与动漫中的形象一样,血小板是这三种里体积最小的一种,平均直径仅为2-3微米,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形状不规则的小碎片。正常人的血液中,每毫升血液中,约有1-3亿个血小板(125~350×109/L)。
图片
电镜下的血小板(中)
正是因为“其貌不扬”,所以在被发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血小板都被认为是血液中无功能的细胞碎片,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生J.B.比佐泽罗发现,这种“小碎片”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次将其命名为“血小板”。
经过后续研究,人们发现,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上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不具有细胞核结构,因此,血小板严格意义上不属于细胞。
同时,血小板的寿命也较短,大约为10天,不用担心,血液中的血小板是会一直有补充的,动漫中的血小板也是会一直陪伴我们的哦!
血小板是如何工作的?
那么,血小板具体又是如何在人体内发挥其生理作用的呢?
图片
血小板作用过程示意图
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人止血。
血管受损后,里面的胶原组织会暴露,而血小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成分可以识别伤口,并与胶原组织结合,起到初步止血的作用。
与胶原结合之后,血小板之间的黏附作用再增强,吸引更多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子,临时堵塞受损的血管。
不仅如此,血小板还可以通过释放ADP、ATP、5-羟色胺、抗纤溶酶、血小板因子等物质,对自身聚集起到加速作用。
图片
尽职尽责的“交通协管员”
血小板栓子形成后,本身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会让伤口上血栓的纤维蛋白网收缩,析出血清,使血栓结构更加牢固,从而起到持续止血的作用。
人体内的凝血反应,除了受血小板影响,许多凝血因子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血小板也是凝血因子激活凝血酶原,促进凝血酶形成的重要场所,没有它,凝血反应可是没办法正常发生的。
血小板“失控”的可怕世界
如果血小板不能正常工作,又会导致哪些问题呢?
图片
比如感染性疾病,脾功能亢进,骨髓造血异常,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或是服用某些药物,都可以可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不能正常发挥凝血和止血功能。
这时候人体可能会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而持续的精神紧张,长期从事重体力活动,外伤或手术的恢复期,妊娠状态,以及某些骨髓疾病,会出现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多。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骨髓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增多,会明显增加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图片
血小板与血栓
除了血小板数量的异常,血小板的功能异常也会导致无法正常完成凝血过程,引发出血性疾病。症状有皮肤出现淤血点,口腔等部位的粘膜出血,出血后的凝血时间延长等。
近年来,随着血小板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血小板中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多种物质,能够在细胞增殖、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等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血小板除了促进凝血的“传统艺能”,还不断在新领域“大显身手”。血小板这个活跃在我们身体中的“萌妹子”,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一下吧。
END
审核专家:金涛,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小西途说
向左滑动,查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传播体系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