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G+AR智能眼镜,上海两家知名企业宣布联手研发

当5G与AR(增强现实)结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昨天,上海企业紫光展锐在“构GO”创见未来大会上宣布,将与另一家上海企业亮风台合作,共同研发5G+AR智能眼镜,丰富完善AR生态链。

如今,AR技术已成功赋能机械制造、汽车、能源、安防、医疗、教育等众多行业。例如在制造业,除了耳熟能详的AR远程协作,AR眼镜还能将复杂的说明文档可视化,立体呈现在工作人员的视野中,替代难懂的纸质版使用说明书。在公共安全和应急指挥领域,AR眼镜可与无人机连接使用,实现无人机飞手、前线民警和后方指挥人员的多方联动。前线民警佩戴AR眼镜,能直观获取执勤信息,查探行动路线和目标位置,从而大幅提升执法效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融合应用将获得更大的市场。另外,由于疫情影响,人们对AR等远程交互技术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一背景,促成了紫光展锐、亮风台两家企业的合作。

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头部企业,5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已申请专利超过5000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去年2月,展锐推出T7520芯片,这是业界首款采用6纳米EUV(极紫外)先进制程工艺的5G芯片。亮风台是中国首批AR专业公司之一,拥有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已建成以AR云为数字中枢、端云结合的AR平台,累计为近千家企业与机构服务,覆盖公共安全、汽车、机械制造、智慧城市、文化旅游等行业。

尽管想象空间巨大,但目前AR眼镜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产品落地。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周晨认为,这方面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痛点——

一是使用舒适感差。由于眼镜整体偏重,容易压迫鼻梁和耳朵,不适宜长久佩戴。另外,眼镜发热、屏幕抖动等问题会影响使用的舒适性。二是人机交互效率低。语音识别和人体动态识别的精度和使用度,都会影响人机自然交互的效率。三是虚实结合能力偏弱。在使用过程中,AR眼镜如果不能对空间进行精准定位和地图构建,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虚实结合。AR眼镜有效感知环境并实现虚拟信息的有效融合方面,还可继续优化。本地算力和云端算力结合,以及大宽带低延迟通信技术的融合使用,都是AR眼镜改进的重点方向。

目前,全球AR/VR(虚拟现实)产业处在部分沉浸体验阶段,并开始规模上量。解决这三个痛点,对适配场景、定位、渲染计算等提出了很高要求。周晨表示,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并具备大型芯片集成能力,在赋能VR/AR领域具有优势。

两家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望突破AR应用面临的技术瓶颈。以网络切片为例,这种技术可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端到端网络,每一个虚拟网络会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灵活应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保障网络可靠性及吞吐量。通过5G网络,还可将本地算力与云端算力结合,降低传输时延,对抗抖动、干扰和丢帧问题,保证高清内容呈现,使性能与功耗达到完美结合。5G具备低时延,高带宽,高速率等优势,将从根本上解决AR产业面临的网络问题,实现互联畅通。

AR眼镜用于测温+人脸识别

在语音通信方面,展锐掌握的人工智能算法能消除噪声干扰、提升辨识度,使语音更加清晰准确。同时,这个人工智能系统支持准确可靠的语音识别,并且支持10+命令词识别,使语音识别交互体验更加智能化。

在加强虚实结合力、提升交互体验方面,展锐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空间计算,完成空间定位、地图构建、虚实结合和实时遮挡,实现厘米级/1°以内的空间定位技术。人工智能与5G、AR的结合,还能让用户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准确、快速地识别目标、跟踪目标,获得真实感很强的三维空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