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2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指环王》VS《哈利波特》,魔幻IP 为何同类不同命?

文-李子翼
20年的史诗魔幻系列电影《指环王》重映,却遭遇到了诸多差评和吐槽。针对网友打一星的行为,挚爱电影的编辑部同事,发出了“这届观众不太行”的感叹。
重映电影在票房表现上也不尽如人意,《指环王:护戒使者》首周末票房仅为2636.4万元,如今上映6天,票房还没突破1亿。
图片
针对这部作品的吐槽,主要集中在片子过于长、没有金手指大开的爽点以及没有结局等点上。
相比较,同样是魔幻类IP的《哈利波特》,在其20周年之际,也就是去年重映的时候,反响异常热烈:重映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近3天重映票房就超过了1亿元,连续3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
图片
并且《哈利波特》相关的衍生仍在继续,不仅布局了游戏、舞台剧、展览、主题公园等,其衍生品服装、饰品、玩具的衍生收入也蔚为可观。据了解,其衍生收入占据了电影利润的70%~80%。
同样根据小说改编,同样是魔幻系列作品,同样是华纳一手打造,同样历经20年之久。这两个魔幻超级IP,在IP的长线布局上,却似乎相差甚远。
系列电影:持续开发vs 就此止步
电影是文学IP重要的放大器,也是构建IP的重要内容。
1954年,英国作家托尔金创作了严肃奇幻史诗小说《魔戒》系列。在作品中,托尔金凭空创造出一个魔幻世界体系。
这个体系独立而又完整,精灵、矮人、巫师、霍比特人等9个种族共同生活在中土世界,每个种族的语言都自成体系,他们的故事跨越了上下三千年。
而后到了90年代,被好莱坞导演彼得·杰克看中,要将其开发成系列电影。
同样来自于英国的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也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在这个魔幻世界中,有很多脑洞大开且又貌似合理的魔幻细节,比如氤氲缭绕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是开往霍格沃茨学校的站台、精彩无比的魁地奇大赛等,让这个魔法世界奇妙无比,同样吸引了影视市场的关注。
只是在系列电影的开发程度和策略上,二者不尽相同。IP价值官梳理了《魔戒》、《哈利波特》电影的开发现状。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指环王》系列电影,在全球共取得了近30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在豆瓣上,该系列呈现“一集比一集更高分”的现象,三部曲得分依次为9.0、9.1和9.2分。
可以说,《指环王》在当时技术还不成熟的条件下,采用传统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手法,再用刚起步的CGI(电脑成像)技术为打造出了充满了神秘、浪漫和残酷的中土世界,也打造出一个迄今难以超越的奇幻经典。
图片
这个系列也获得了众多奖项的肯定,据统计,该系列电影荣获了国际奖项351项,提名284项,其中包含17项奥斯卡金像奖。
之后,在《指环王》系列电影的基础上,开发了讲述前传的《霍比特人》,《霍比特人》的故事发生在《指环王》之前,原著的创作时间也比《指环王》要早,其主角是佛罗多的舅舅比尔博·巴金斯。
从取得的艺术和商业成就来看,《指环王》系列都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作品。只是与《哈利波特》IP相比,《指环王》影视内容的开发并不算充分。
《指环王》系列在2004年开发完毕之后,就着手开发了前传《霍比特人》,最后一部停留在2014年,离现在已经有7年之久,在这期间,鲜有相关影视作品推出。
图片
相比较来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开发更充分,也更具有持续性。从2002年到2011年,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电影。
并且相关衍生作品,《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哈利波特》完结之后就迅速跟上,讲述了霍格沃茨教科书《神奇动物在哪里》的编纂者——纽特的故事,也相当于前传。如今推出了2部,据了解《神奇动物3》《神奇动物4》也已经在路上了。
图片
从口碑上来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虽整体不及《指环王》平均9.0的超高分,但《哈利波特》系列也均在8分以上,维持了一个较为平稳的质量输出。
此外,在系列内容的开发上,《指环王》可以说是一个非典型性系列片。三部《指环王》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即黑暗魔君索伦在数千年前铸造了一枚具有无上权力的至尊魔戒,后来这枚魔戒辗转落到了天真无邪的男孩弗罗多的手里,弗罗多抵御住了魔戒的诱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最终前往末日山脉销毁了魔戒的故事。
三部《霍比特人》也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部都是下一部内容的铺垫和推进,直至最终让观众获得终极体验。
不像《黑客帝国》系列、《哈利波特》系列,这类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和闭环,每个系列又构成一个庞大的IP体系。无论是从观影体验还是IP打造上,似乎后者更为合理。
不过,系列电影的开发,IP宇宙是否能够持续打造,这与原著本身的内容、体量以及类型有关。
虽然在小说《魔戒》与《哈利波特》中,作者托尔金和J.K.罗琳都以天才的想象力,给我们描绘了奇妙的魔法世界。
然而从类型和受众上来看,《魔戒》是严肃奇幻作品,《哈利波特》是更偏像少儿的童话作品。1997年时,《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式出版,发行商在出版时就将目标受众定位在了9到15岁的青少年群体。
因此,在改编的门槛上,《魔戒》的改编多有不易,而在观看的门槛上,《魔戒》改编之后的史诗气质,也注定会将一部分观众挡在了门外。
IP衍生:全面开花vs 单一渠道
《魔戒》IP在开发电影之后,除了布局游戏,其他的衍生内容和商业开发几乎停滞。《哈利波特》IP则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局面,即使是现在的观众,对这一IP也极为熟悉。
01,《指环王》衍生开发 :游戏为主,文旅折戟
在电影作品上映之后,《指环王》IP首当其冲开发了游戏。
2011年,开发了即时战略类单机游戏。
2020年6月,网易(NTES.US)宣布与华纳兄弟互动娱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策略手游《指环王:开战》,如今还在开发当中。
亚马逊公司在获得《指环王》这一IP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影视游组合开发,其中爆出《指环王》电视剧第一季投资成本高达4.65亿美元,仍然在开发当中。
然而,最新消息爆出,亚马逊游戏工作室取消了《指环王》的游戏开发,原因竟是亚马逊与腾讯在指环王游戏开发条款上有冲突。
此外,《指环王》中的霍比特人故乡——夏尔,相信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也成为了影视IP与文旅结合的重要场景。
据了解,在正式开拍的一年前,导演彼得·杰克逊在新西兰的一个农场搭建了一座真实的“霍比屯”, 并且提前种下5000平方米的花草、蔬菜、树木等。
图片
《指环王》系列拍完后一度全部拆卸,但后来又依原样重建,成为新西兰最火游客打卡地之一,也一度带动了整个新西兰的文旅。
据新西兰政府统计,18%的游客表示选择来新西兰是受到电影《指环王》的影响。2014年至今,电影产业为新西兰创造了2.47万个岗位,带动1.4万人次就业,每年给新西兰带来33亿新西兰元收入。
然而,盛名之下,“霍比屯”之旅,变成了由导游带领Instagram打卡游。
在“霍比屯”中,游客只能看到袋底洞的外墙与门牌。影片中,霍比特人所栖居的袋底洞内景则荡然无存。这也让很多游客抱怨“霍比屯”园区票溢价严重。在《指环王》IP势微之后,旅游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02:哈利波特:从内容到产品,全面布局
而《哈利波特》的衍生开发则实现了全面布局,二十年时间里华纳已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建造起《哈利·波特》衍生品帝国,规模不断扩大、衍生品类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好的长尾效应。
目前,“哈利·波特”已拥有强大的衍生品产业链,覆盖游戏、玩具、IP主题公园等方方面面。
比如在衍生书籍方面,哈利·波特衍生书籍包括原著衍生书籍以及电影衍生书籍两大类。原著衍生书籍中,以《诗翁彼豆故事集》《神奇动物在哪里》《神奇的魁地奇球》三本最为出名,三本均为J.K.罗琳本人撰写,都因在原著中大放异彩而诞生。
《诗翁彼豆故事集》在原著中是邓布利多送给赫敏的书,《神奇动物在哪里》是霍格沃茨学生的标准课外读物,而《神奇的魁地奇球》则是霍格沃茨图书馆里借阅率最高的一本书。
此外,在经济效应的驱动下,全球最大的三家玩具制造商——美泰、乐高、孩之宝分别以数千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玩具与文具的特许经营权,并纷纷向市场推出了巫师袍、魔杖等周边商品。
图片
图片
并且, 哈利·波特IP与实景娱乐集合,全球共计有4所主题乐园包含“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分别是奥兰多环球影城渡假村(2010年7月建成营业)、日本环球影城(2012年5月建成营业)、好莱坞环球影城(2016年4月建成营业),以及北京环球度假(预计2021年营业)。
每个“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都以压倒性的规模和精心营造的细节,真实地重现了哈利·波特的传奇世界。
可见,在系列电影打造的同时,《哈利波特》IP不断拓展自己的衍生产品,维持与粉丝的粘性。相比较,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和票房成绩的《指环王》系列,则似乎止步于此了。
IP宣传:与新观众互动 vs 默不作声
其实无论是IP衍生内容还是产品,既是产生商业价值的环节,同时也是增强粉丝粘性,扩大IP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哈利·波特》IP除了8部系列电影与2部衍生电影以及众多的授权之外,随着众多新媒体的发展,《哈利·波特》开始借助社交平台,持续输出IP文化。
从而吸引更多年轻影迷、新影迷,让他们看到哈利·波特的魅力,使IP生命周期延续下去,发挥商业价值。
比如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文图书进入中国20周年直击,哈利·波特官方于5月14日正式入驻微博,引导超话讨论,为粉丝提供了更近距离互动的渠道。
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哈利·波特”将IP文化与热点事件进行融合,让大众感受到《哈利·波特》的电影魅力,强化其文化渗透。
在衍生品方面,由于《哈利·波特》电影发行至今已横跨了20个年头,其受众也从一开始的80后、90后扩大至Z世代。
Z世代的娱乐消费方式相较于80后、90后有着不小的差异,因此电影方需要不断推出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周边产品,在迎合原有粉丝消费需求的同时,满足Z世代人群的购买需求。
为此,《哈利·波特》联手泡泡玛特推出“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系列盲盒,引发粉丝争相购买。
图片
通过这些积极的运作,让“哈利·波特”面向大众,而不是影迷“圈地自萌”。
然而《指环王》系列在IP宣传和运营商,则似乎已经止步。这部20年前上映的作品,在观众迭代和新媒体的环境下,未曾放下身段吆喝一声,这无疑会损失一批新的观众和粉丝。
结 语
通过对比《哈利波特》与《指环王》系列在IP开发,我们可以看出,《哈利波特》的内容开发持续进行,不断维持着这个IP的热度,并且为了延续IP的生命周期,片方也采取了多种方式,比如社交平台的互动和曝光,新潮衍生品的开发,来吸引并广大新受众。
相比较来说,《指环王》系列作为魔幻IP的重要代表作,则似乎停留在原地,享受着当时获得的巨大成就,不再为其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也未曾放下身段,与新世代的观众打成一片。这对于一个超级IP的存续发展,无疑非常不利。
-End-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