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胡适晚年为何要回台湾

1949年,胡适选择离开大陆,乘桴浮于海。对胡适的这一人生抉择,学术界基本形成共识,认为这体现了他的人生智慧。不过,对1958年胡适离美赴台的选择,有一些学者则不认可。他们认为,离开自由有所保障的美国、前往威权统治下的台湾,是不明智的。那么,胡适晚年为何赴台呢?据笔者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胡适当时的经济境况。其实,胡适晚年离美赴台,并非心血来潮,早在1956年他就有此打算。1956年11月18日,胡适给赵元任写信说:“我老了,已到了退休年纪,我有一点小积蓄,在美国只够坐吃两三年,在台北或台中可以够我坐吃十年而有余。”
对理财,青年时代暴得大名的胡适向来不太措意,结果到了美国之后,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晚年胡适多次以自己为反面教材,向唐德刚这样的晚辈诉说理财积蓄的重要性。可以说,胡适晚年回台,经济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
图片
胡适
其二,胡适回台,还与学术环境有关。胡适晚年的一大心病就是《中国哲学史》与《白话文学史》的下卷迟迟没有写出来。要想完成这些学术著作,一来需要大量的古代典籍做参考书,二来也需要学术助手帮忙。在美国,这方面的资料一来不太集中,二来还需要胡适亲自跑来跑去借阅,这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而言,颇有体力不济之感。与美国相比,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藏书恰合胡适的胃口,而且还可配备学术助手,省时省力。在给赵元任的信中,胡适写道:“史语所的书籍(一九四八年我两次在南京用过)于我最适用,比国外任何地方的书籍都更适用。有特殊需要时,可以向国外买microfilm。更要紧的是年青的助手,在台北比较容易收徒弟,由我自己训练,帮我做点事。”
从学术角度来看,与美国相比,台湾能够提供更多适合他做研究的学术资料,可以配备好的学术助手。这对胡适来讲也是颇具有吸引力的。
其三,父亲的因素。胡适的父亲胡传,在台湾做过官吏,而且留有日记。为了让自己父亲的相关史料尽快刊印,胡适希望回台。这在给赵元任的信中也有所披露。他写道:“我诚心感觉我有在台湾居住工作的必要。其中一件事是印行我先父的年谱和日记全部。”
与美国相比,台湾物价更适合生活,学术环境更好,也更有利于整理父亲的史料。这些让胡适颇有回台湾的意愿,台湾当时的局势更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
当时台湾当局对胡适展开了围剿,这让胡适觉得更有回去的责任与义务。1957年7月26日,胡适给赵元任写信说:
你大概不知道,或者不很知道,这大半年来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的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所以我当初决定要回去,实在是为此。(至少这是我不能不回去的一个理由。)
我的看法是,我有一个责任,可能留在国内比留在国外更重要,——可能留在国内或者可以使人“take me more seriously”。
我underscored the word “more”,因为那边有一些人实在怕我说的话,实在have taken me seriously,甚至于我在1952—1953说的话,他们至今还记在账上,没有忘记。
台湾当局对胡适的围剿,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回到台湾。胡适感觉自己在台湾说话,可以更多地拓展言论空间。
图片
唐德刚为胡适口述自传录音时合影
胡适最终赴台,并毅然决然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与张其昀谋求“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位息息相关。1957年10月,“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被迫去职,蒋介石有意让胡适接任。胡适本不愿就任,但当时有传言说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张其昀有可能被任命为院长。当时,为了谋求院长职位,张其昀曾在暗中拉选票,如果胡适不担任院长,院长一职极有可能就是张其昀的了。
1957年12月15日胡适给赵元任写信说:
这个决定(按:即决定做“中央研究院”院长)是同梅月涵兄谈过之后才决定的。我起初只知道评议会的选举,共投了四次票,才选出第三人,润章得十票,张其昀得七票落选。月涵说,在选举之前,真有人为“张君”拉票,连月涵都在被拉之列,前三次投票时,都是:
李润章九票
张晓峰八票(还有两票,可能是骝先?)
到第四次投票,月涵觉得,投了三次的客气票,够客气了,才投润章一票,才够十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risk的程度。
月涵还说,“如果你(我)不就,济之和润章都不就,结果是评议会得召开第二次选举会,那时的可能的候选人,你当然不用猜了。”这更是我没有想到的risk。
“中央研究院”是蔡元培、丁文江、傅斯年辛苦创办起来的学术圣地,一直秉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原则,胡适不希望这一机构被党政大员掌控。
在很多人看来,在当时的局势下,胡适“离美赴台”是不明智的,但在当时的胡适看来,拓展言论空间、保持学术机构的独立自由更重要。他选择做他认为对的事,故而“虽千万人,吾往矣”。
来源:各界杂志2021年第4期
作者:林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