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上针没下针?第二针“超时”会影响接种效果?权威回应来了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确保第二剂次接种8周内完成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有群众反映第二剂次预约难的情况。当前,国家为各省份调配供应疫苗时,已充分考虑如期接种第二剂次的需求量。各地要做好精准调配,确保第二剂次接种在8周内完成,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下针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各驻点工作组对此也会加强督导。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人数越来越多大家也发出了一些疑问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新冠疫苗两针成分和剂量有差别吗?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功尽弃?最新回应来了
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
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确定是基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果得出的,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未完成全程接种,难以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新冠疫苗两针成分和剂量有差别吗?
按目前的免疫策略,新冠疫苗两剂次在成分和剂量上没有差别,无论第一针、第二针。
目前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疫苗,上述三种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制作工艺是基本相同的。
推迟接种一般不影响免疫效果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下称《技术指南》)规定,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两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大于等于3周(21天),第二剂在8周(56天)内尽早完成。疫苗的接种间隔是如何确定的?
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孙立梅表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是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和前期人群接种后相关监测数据结果而确定的,主要是依据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情况,来确定达到防病作用而需要接种的剂次数和各剂次间的时间间隔。“从前期已经发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文献来看,间隔4周接种第二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可以使受种者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孙立梅说。近期由于疫苗供应出现不足,不少人担心第二针疫苗无法按时接种会影响免疫效果。对此,孙立梅表示,根据目前的循证证据分析,推迟接种一般不影响免疫效果。如未能在程序间隔要求的时间完成两剂接种的,应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打完第一针后出现症状了
还能不能打第二针?
通常有几种情况:
■ 第一种是接种之后,恰好赶上慢性病发作或者患上了感冒、疱疹等急性疾病。对于这类情况,应该首先对疾病加以控制、治疗,等发作期过了,或者慢性病控制稳定了,可以继续接种第二针。■ 第二种是接种第一剂次后出现发热、轻微皮疹等不良反应。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二针也可以照常接种。当然,如果觉得吃不准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接种,可以在现场把情况如实告诉接种点的医生,让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与其他疫苗间隔接种
是便于区分不良反应
《技术指南》规定,暂不推荐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孙立梅表示,由于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批准上市时间较短,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是为了便于识别和区分其可能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灭活疫苗基本类似。
孙立梅介绍,常见灭活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大多数会在14天内出现并得到缓解。“所以一般来说,建议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至少两周以上。”孙立梅说,这样做可以把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区分开来,更有利于收集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方面的数据,有助后续的全面、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但孙立梅提醒,如果出现因为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要注射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可以跟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不考虑时间间隔。能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五图释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图片中“√”表示建议接种
“×”表示不能接种或暂缓接种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综合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南方日报、广东疾控、工人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