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创造”了今天的美国

1606年在伦敦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弗吉尼亚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北美,当然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殖民。
弗吉尼亚公司通过卖股份,自筹资金、自主开发,从国王手里取得殖民许可证
然后开始招募殖民者。根据规定,殖民地的所有权和利润归公司股东,殖民者相当于公司员工,按期领工资。
图片
弗吉尼亚公司
所以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之路是截然不同的。西班牙以军事征服为主,诸如皮萨罗、科尔特斯那样的征服者。西班牙国王对殖民地始终有直接而严密的控制权。英国则以私人投资为主,国王对殖民地的最大欲望基本是经济利益,其他方面主要是自治,你们这些殖民者爱干嘛干嘛,只要不造反就行了。
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曾经西班牙殖民地的拉丁美洲,比较爱诞生独裁者或军政府。而曾经英国殖民地的北美,比较爱产生自治的传统。我想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弗吉尼亚公司大做广告,宣称北美新大陆遍地黄金,长满了草莓和葡萄,还有各种珍贵动物和鱼类。宣传效果确实很不错,105个殖民者名额供不应求,多是那些英国上流阶层,他们热爱冒险对新大陆充满向往。那些真正需要去新大陆讨生活的底层平民,反倒由于没有门路而抢不到名额。
图片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105人中大多是穿着光鲜的gentleman和他们的仆人,以及一小部分手工业者。竟然没有一个农民,没有一个会种地的!你自然可以想象,这帮人到新大陆后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1606年12月,三艘商船载着这105人从伦敦泰晤士河启航了。
弗吉尼亚公司的三艘船的总指挥是纽波特船长,他本是海盗出身,由于是英国最优秀的航海家之一,为此受到伊丽莎白一世的嘉奖。有了女王的嘉奖,直接将他的海盗身份洗白了。
图片
可是这帮人运气太差,扬帆起航不久就吹起了大风,不得不退回来避风。第二次再启航,又被风浪给吹回来了。连续折腾了三个月,终于等来了好天气,他们才如愿驶入了大西洋。这时候已是1607年2月份了。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航行,三艘船成功抵达切萨皮克湾的入海口。切萨皮克在美洲原住民阿尔冈昆人的语言中是大贝壳的意思。
图片
纽波特船长拿出一个密封的盒子,宣读弗吉尼亚公司的文件。文件的大意是说,他们要在北美新大陆找到合适的地方,建立定居点。
根据文件指示,他们沿河而上寻找定居点。不久后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取名Jamestown詹姆斯小镇,现在一般直译为詹姆斯敦,詹姆斯是他们国王的名字。詹姆斯敦是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图片
可是这帮英国gentleman大意了,詹姆斯敦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按说不适合建立定居点的。这里土地贫瘠,根本不适合种地搞生产(他们也没有会种地的)。这里夏天炎热,盛产特大号毒蚊子,绅士们被叮的满头包不说,更在于这万恶的蚊子传播痢疾。绅士们一个个拉的东倒西歪,脸都脱相了!冬天又冷的要命,他们衣物带的不多,一个个在寒风萧萧中瑟瑟发抖。
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当地原住民并没有箪壶食浆以迎王师,反倒是波瓦坦部落的印第安人常常与他们发生冲突。
这是两种文明的冲突。殖民者一来就是圈地划地盘,这里是我的,那里是你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在印第安人的文化里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土地是属于生灵万物的。所以按照传统常常跑到詹姆斯敦划定的范围内打猎,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英国人不干了,冲突由此发生。
图片
这样一来这帮英国人,除了要与大自然艰难斗争,还要防范印第安人。因此詹姆斯敦定居点的生活一开始就很艰难。不过正是以詹姆斯敦为起点,英国人在新大陆建立后来的弗吉尼亚殖民地,这是诞生美利坚的最初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