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0元花钱自习?付费自习室现“转让潮”,从业者坦言“盈利模式单一”

图片
【编者按】
在经历了新生、疯涨及趋于理性后,共享经济依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自习室的共享业态已经在很多城市滋生。有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北京这类空间为1330个、上海为1231个,而新一线城市类西安则有533个。根据艾媒的数据来看,中国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尽管共享自习室是刚需,但这个赛道的局限与短板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与线下自习室同频发展的,还有线上模式以及自律监督师等。“气氛组模式”不断升级下,管好自己到底有多难?新时报记者进行了深度探访。
图片
41岁的陈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今年3月,她辞去税务师事务所的工作,专职考注册会计师。为了寻个安静的地方,她选择来到不瞌睡自习室。
陈伶的经历反映了当下职场的一种困境。“内卷”成为互联网热词,现代人被焦虑的生存状态笼罩。如何突破现有瓶颈?“提升自己”“投资自己”成为他们破圈的重要选择。“再学习”成了条捷径。于是,“想花钱买安静”成了一种正当的刚需。
这种“焦虑”被创业者们瞄准,并发展成为一门生意。付费自习室应运而生,然而在数量激增的背后,自习室仍难逃“盈利模式单一”的窠臼:入局者多,出局者也很多。
“内卷”下的焦虑刚需
即便已到了40岁,陈伶在职场打拼依然难逃“焦虑”。她对年龄的感知很模糊,总觉得除了眼角长了皱纹、身材胖点以外,她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变化,但现实却总不时地给她一记重锤。新《民法典》实施后,税法、经济法几乎全部大变样,她的知识库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换血。脱产考注册会计师,是她摆脱现阶段迷茫的一个靶子。家里没有合适的环境,她把场地放在了家附近的“不瞌睡”,至少图个安心。
图片
陈伶的自习桌
线下自习室里,有很多像陈伶这样的考证党,当然更不乏的是考研群体。大四的孙雅平是377万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去年5月,她开始到以倓自习室学习。当时老板送了他们每个人一本日历。每过一天,孙雅平就在日历上划去一天,时间肉眼可见地流逝。每天上午,她都会拿着垫子到楼道里,花四个小时背诵专业课。从13楼到20楼,每一层都有人出声背诵。前期,她陷入背了就忘的“死循环”,有时急得哭出来,却也只能“硬背”下去。
图片
孙雅平的便利贴
“线下自习室在国内是两三年规模化发展的。”作为经营一年左右的自习室创业者,陈圆圆做过纵向的归纳,除了当代人焦虑被放大外,第二就是城市扩张导致的个体学习空间压缩。“而个体学习空间少,也是日韩较早产生付费自习室的原因,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请回答1988》里的自习室一样。”她告诉新时报记者。
共享自习室不是高频需求,但却是一种刚需。这个说法在以倓自习室合伙人姜卫国处也得到了印证。每年考研、考证、考公等时期是付费自习室的旺季。“人多的时候以倓自习室的平均上座率大概有80%,3月中旬则不足50%。”
在受访者们看来,与之前炒火的概念“星巴克气氛组”类似,线下自习室更重要的功能是一种气氛,这种“气氛”解决的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动力、状态方面的。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约有5000多家自习室。疫情之后,自习室出现更大的井喷趋势,2020全年新增数量超过8000家,截至今年3月,全国约有16000家自习室。
具体到济南,目前共有150家左右,单天的价格在20元左右。
二房东的生意,“转让潮”出现
采访中,受访者们也不断提到,付费自习室的“快速生长”背后,营业收入主要靠会员收入及租金差价的自习室逐渐陷入“盈利模式单一”现状,也逐渐进入“优胜劣汰”的局面。
新时报记者在某二手平台上搜索“自习室”,就有相当数量的“付费自习室”正在转售桌椅或整体转让。
图片
自习室可复制性强、创业门槛低,是很多入局者的共识。
创办一家自习室需要多少投入?自习室是线下店,一定的空间必不可少。房租势必是大头的投入,具体价格视地段而定。而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老板们大多选择在写字楼。此外还有家具、系统和设备成本及人力成本。目前自习室创业主要是自营、加盟及联办创业。
“第一家店前期投入不到10万,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收支平衡。”以倓自习室合伙人姜卫国谈到,虽然投入少,但自习室难逃盈利模式单一的困境,想赚钱只能是多开店。
图片
不瞌睡自习室
“新开的有,当然不干的也很多,倒闭了二三十家,这个数量应该是有的。”姜卫国说,以他所在的三庆汇文轩写字楼为例,最初开业时有两家同行,现在就面临着四五家的竞争。
行业准入门槛低,也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陈圆圆提到行业中的“搅局者”。“当然也有几个月就回本的,因为它几乎投入很少,租个房子,做了隔断,家具是二手的,先期做预售充值卡就可以了。”她表示,无论哪个行业,想赚快钱,都有“捷径”。
如何做加法,依然在探讨
虽然准入门槛低,但投资后期的运营成本并不低。因为有些东西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不瞌睡自习室老板韩国强直言,差异化服务是核心竞争力,但这的确“很难”。
在运营策略上,陈圆圆希望用更多“加法”来让会员们觉得能享受到“超值服务”。比如说提供书籍、送日历、饮品等。
陈圆圆曾经想效仿外地的同行,将自习室装修得“网红”一点,但想想便作罢了。“网红店人流大,甚至有很远来打卡的,但这些人都是站站就走了,不是我们的用户群,甚至还会影响我们安静的环境。”
图片
以倓自习室
有报道指出,国内的自习室和健身房模式类似,是靠售卖空间和赚取房租差价为主,但不同的是,健身房的收入更多的是售卖私人课程,但自习室目前还没有看到额外的收入增长点。那么在自习室引入教育培训机构,能否成为增长点?姜卫国告诉新时报记者,曾有一家辅导机构寻求合作,想植入广告,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自习室还是不能太商业化了。”
也有从业者表示,因为自习室跟健身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是业态。一个是空间租赁;一个是教学机构,更多是基于课程和产品招生引流。因此,自习室与教育机构“牵手”,还是很难的。
但线下自习室市场经过一番角逐,淘汰者早已出局,而采访中,大多从业者表示,2021年将是一个分水岭。“基于人们认识度的前提下,行业标准将慢慢建立,有实力的积累了群体,连锁店开起来,而抱试水心态的人将逐渐被淘汰。”陈圆圆表示,因为到自习室人的只想“花钱买份安静”,除了“低头”,他们可能无法“抬头”与这里的任何植入擦出火花,因此从大方向上来看,这只能算得上一门生意。
(应受访者要求,陈圆圆、陈伶为化名)
新时报记者:薛冬 实习生:张璐 编辑: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