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合肥│重温初心

革命人
永远是年轻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熊熊红焰,唤醒了在黑暗混沌中的中国人民,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行之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合肥,也有一大批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有志青年,迅速投身到中国共产党的战斗行列,让信仰的火光燃遍庐州大地。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时空之门,重温合肥最早一批共产党员的初心。
胡允恭、陶淮
将革命思想传入家乡
1900年,合肥北乡“侠们”胡允恭、陶淮相继出生。是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继而攻陷京城,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义和团调转矛头抗击外来侵略。那是中国历史上的灰暗时刻之一,内乱外辱、交相困扰、积贫积弱,合肥北乡百姓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图片
胡允恭
胡允恭和陶淮的家庭都有着耕读传家的思想,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家里不富裕,陶淮父母节衣缩食,将他送到本乡的一家私塾接受教育,稍长又转入秀才邓子美家读私塾。胡允恭的家境更差一些,他没钱上学只能跟着大哥学些《三字经》等,买不起笔就用猪毛绑在木棒上代笔、用烟囱灰代墨,在白铁皮上练字,直到14岁之后有一位本家的塾师愿免费教学,这才利用农闲时进本家私塾读书。
即便条件艰辛,胡允恭和陶淮却成绩优秀,都考入了设立于芜湖的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相识相交。当时的芜湖,是仅次于安庆的安徽政治、经济、文化副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多会于此。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五四”运动怒潮等,深深影响着包括胡允恭、陶淮在内的一批又一批中国进步青年,他们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在芜湖,胡允恭和陶淮还遇到了思想上的引路人——陈独秀、萧楚女、高语罕等,这为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石。
1923年,胡允恭、陶淮等一批皖籍学子同时考取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得到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等著名共产党人的教诲,又广泛接触了马列主义等进步书籍,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提升很快。1923年,胡允恭和陶淮经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图片
左三为胡允恭
入党之后,胡允恭和陶淮积极向身边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将革命思想传回家乡。陶淮利用寒暑假回家的机会,广泛向家乡的农民群众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鼓励青年学生们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他还根据党组织派遣,深入工人群众中开展革命宣传,组织工会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胡允恭和皖籍同学吴云一起,回到了老家合肥北乡,在小甸集附近曹小郢创办“淮上中学补习社”,并以此为掩护宣传马列主义,秘密地进行党团组织发展工作。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之后,胡允恭、陶淮积极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抗议帝国主义暴行。之后,胡允恭随张太雷到广州,任《革命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刊》主编,后到周恩来任班主任的“国民政府高级训练班”第三大队受训,为党和革命事业奋斗不怠。陶淮受组织派遣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深造,回国后在武汉京汉铁路总工会组织部工作,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遭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为中国革命斗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张如屏、李坦
在合肥点燃革命的火种
说到胡允恭和陶淮,有两个人也不得不提——安徽工委创立者张如屏、革命烈士李坦。
比陶淮小7岁的张如屏,出生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溥仪复辟、军阀争斗,把草创不久的民国社会搞得光怪陆离;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让国人看到了新的希望,更使青年人热血沸腾……这一切,给张如屏的成长年轮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图片
张如屏
转瞬到了16岁,张如屏姑父的弟弟、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陶淮放暑假回家,常在乡邻间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吸引了不少向往革命救国的青年,这其中也包括张如屏。张如屏视陶淮为良师益友,经常向他请教、交流思想。之后,在陶淮的介绍下,张如屏到“淮上中学补习社”学习,并加入了中共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淮上青年社”,踏上了追寻革命的道路。晚年回忆起这段重要的人生经历,张如屏印象极为深刻,他说陶淮是“我革命的引路人”。
1926年,张如屏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当时的黄埔军校,是许多青年向往的圣地,而国民大革命的滚滚洪流,更使军校学生热血沸腾。进入黄埔军校后,张如屏等进步学生与右派学生进行辩论,反对蒋介石的新军阀作风。他还经常购买《中国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认真阅读,探寻救国真理。张如屏的表现,引起了党组织的注意,经同学、秘密党员王芳泽介绍,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张如屏被逮捕。在狱中,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与国民党特务展开坚决的斗争,即便四肢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连吃饭都极为艰难,也绝不屈服于敌人的淫威之下。张如屏与难友们暗中串联,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学习小组,还成立了“济难会”,下定决心把这罪恶的牢底坐穿。出狱后,张如屏在合肥及周边一带活动,发展党组织、成立游击小队、组建独立师、建立安徽工委……红色足迹闪耀江淮。
图片
安徽工委旧址
而革命烈士李坦,就是在“淮上中学补习社”入党的。和那个年代的许多青年一样,“五四”运动激发了李坦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意识,当时还在芜湖上学的他常写信与家乡友人联系,邮寄《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他还利用寒暑假回乡的机会,积极向家乡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当地地主豪绅骂他鼓吹邪说也无畏惧,写了一副对联:“资产废除世界平等,工农解放革命成功。”
图片
李坦
1922年底,李坦索性从上海回到家乡高刘,招收青年学生二三十人,就在自己家里创办了“改良私塾”。和当时的主流私塾截然不同,李坦的“改良私塾”不读子曰诗云,开设数学、国语、英文、地理、历史等课程,一面传授新的知识一面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宣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革命道理。张如屏在“淮上中学补习社”学习之前,也曾在“改良私塾”学习过一段时间,加深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了解。
1924年夏,李坦停办“改良私塾”,带领部分学生转入“淮上中学补习社”学习。虽然“改良私塾”只开设了一年多,但是对学生们的影响极大,不少人因此而选择加入革命。到“淮上中学补习社”之后,李坦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探求革命真理,进步很快,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李坦征战南北,在战斗频繁、环境艰苦的条件下,仍以非凡的才智和惊人的毅力,集中群众的智慧,对战斗献计献策,为中国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
图片
如今,淮上中学补习社已成为红色景点
崔筱斋、曹广化
成立中共合肥第一个组织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万水千山,跨越了百年征程。回顾往昔,中共合肥第一个组织就诞生于北乡,它的成立与合肥早期党员崔筱斋、曹广化等人密不可分。
图片
崔筱斋
1896年,崔筱斋出生于合肥北乡一个雇农家庭,父亲是个塾师收入微薄,难以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只得租种崔氏祠堂的土地。崔筱斋与胞弟跟随母亲披星戴月,勤劳耕种,不得温饱。生活的苦涩,地主的敲诈,苛税的盘剥,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反抗的心理。“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种新思潮在全国城乡争相传播,崔筱斋怀着急切的求知心情,与在合肥城内的好友取得联系,设法弄到《新青年》《新学生》以及一些宣传反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的进步书刊。
1921年,崔筱斋在好友裴济华的帮助下,到合肥新学堂补习功课,积极参加了合肥县学联组织的反对安徽军阀倪嗣冲和马联甲的斗争。不久,崔筱斋考入安徽早期共产党员高语罕和进步教育家刘希平在芜湖创办的工读学校,在这所学校不仅学习了新文化知识和工业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懂得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道理,并为之努力参加革命实践。
1924年秋,崔筱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受组织派遣回到合肥北乡,开展农民运动。回到家乡,崔筱斋以教书为掩护,经常深入茅舍草棚与农民促膝相谈,了解农民生活状况、唤醒农民思想觉悟,还亲自编写了革命歌曲《小放牛》《翻身歌》等。
1926年,崔筱斋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周恩来、彭湃、恽代英等革命家的授课,学习革命理论、研究农民运动。也正是在这里,崔筱斋结识了曹广化等革命战友。
图片
曹广化
和崔筱斋不同,曹广化出生于人丁兴旺的大户家庭,幼年时进入民主主义革命者张树侯的私塾读书,受到了革命思想启蒙。1919年,曹广化转入小甸集小学读书,而这里也是安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小甸集特别支部的孕育之所。16岁时,曹广化离开家乡,进入芜湖省立职业中学学习,受到当时在芜湖执教的陈独秀、恽代英、高语罕、朱蕴山等人的影响,开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他参与组织了半秘密团体“爱社”,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并与家乡的进步青年联系,推动家乡革命形势的发展。
图片
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遗址
1925年,曹广化考入黄埔军校,聆听了周恩来等人的精彩演讲,阅读了一些进步书籍,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次年,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这一年,曹广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1926年9月,从“广州农讲所”结业之后,崔筱斋、曹广化和胡济来到合肥北乡,在双河集崔小圩秘密成立了中共合肥北乡支部,这是合肥地区最早成立的中共党组织,也是全省较早的中共基层组织。两个月后,他们又秘密筹建了“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发动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抗捐抗税抗剥削,与地主豪绅及反动当局做斗争。在崔筱斋、曹广化等人的努力下,革命的种子在希望的沃土中不断萌生,合肥的农民运动风生水起。
蔡晓舟
安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合肥地区的早期共产党员蔡晓舟,是安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吴山庙起义的领导者,安徽大学的倡建人。
图片
蔡晓舟
1885年,蔡晓舟出生于安徽合肥,早年曾参加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失败后回合肥从事教育。后经友人介绍,蔡晓舟到北大图书馆当职员,在陈独秀、李大钊影响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蔡晓舟积极参与并时刻关注时局变化,带领北大文学系学生杨功亮编撰《五四》一书,详细叙述了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成为记录五四运动的第一本史料集。
“五四”运动之后,蔡晓舟回到安徽从事革命活动,以进步报刊和新式学校为阵地,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潮。他相继创办了“工读夜校”“工商夜校”和义务小学,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王步文等人主办《黎明周报》《安庆学生》和《洪水》等刊物,其后还主办了《新安徽》旬刊,抨击军阀官僚政治;在安庆《评论报》上发表了《我对于今年劳动节的感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敬告工人》等,阐述劳动者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意义。
安徽青运史上著名的“六·二”惨案发生之后,蔡晓舟既心痛又愤怒,他领导学生进行驱逐省长李兆珍的斗争。1923年,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发生之后,安庆“学联”联合教职员联合会、报馆、商会、工会等,组成安庆“二·七”惨案后援会,由蔡晓舟任负责人。他主持召开了数千名学生参加的声援大会,并组织领导了示威游行和募捐活动。同年,他联络各界人士成立“安徽省国民救国大会”,提出“驱逐杀人放火的马联甲”的口号,并和王步文等人领导学生反对曹锟贿选总统的斗争,捣毁了国会议员何雯、张伯衍的住宅。
由于多次组织和领导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北洋军阀反动政府下令封闭了蔡晓舟和王步文创办的进步刊物《黎明周报》,并明令通缉他们。面对险境,有人劝说蔡晓舟马上离开安徽,他却镇定自若地说:“晓舟是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却能以大仁大义为武器,以千万同情心为甲胄,不畏强暴已不是一天了,请诸君不必挂念”,铿锵字句表现了一位革命志士的英勇气概。
1924年,蔡晓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蔡晓舟秘密从上海返回合肥,与李云鹤、许习庸等人在合肥北乡组织了300余人的地方武装,领导发动了吴山庙起义。
追寻革命的同时,蔡晓舟还热衷教育事业,为了筹建安徽大学,他不惜自断左手中指以明志,并奔赴全国各地游说皖籍名流,筹措建校经费。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安徽大学终于1928年建立。
李慰农
从合肥走出的工人运动先驱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途中,还有一位从合肥走出来的革命先驱,他就是曾多次领导工人运动的李慰农。
李慰农原名叫李尔珍,1895年出生于巢湖一个贫苦农家,从年少时就形成了朴素的“农业救国”思想,立志振兴农业、拯救农民。1915年,已经中学毕业并当了三年教师的李慰农,考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赴校之前将自己的名字由“尔珍”改为“慰农”,寓意以实际行动慰藉苦难的农民大众。
李慰农烈士雕像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李慰农逐渐接受了一些革命理论,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很快也波及影响了芜湖,李慰农积极组织罢课、抵制日货,并带领学生游行示威,宣传罢工罢市,反对军阀政权的投降媚外政策,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很快,李慰农成为学界一位有影响的领袖人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芜湖各界联合会正式成立,促进反帝爱国运动的深入开展,扩大了“五四运动”在安徽的影响。
1919年底,李慰农与蔡和森等50多人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一边做工一边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常和邓小平等人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探讨革命理论。1922年,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李慰农等18位留学生代表,在巴黎西郊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李慰农被指定为蒙达尼方面的负责人,次年被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3年,周恩来被选为旅欧总支部书记,李慰农为总支部成员。1923年底,李慰农从法国转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
1925年,李慰农奉党中央指示回国,以中央特派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宣传指导员身份赴任山东。在青岛,李慰农重点做了三项工作:救济工人、与日本资本家谈判、建立党组织。
4月,青岛大康纱厂工人举行大罢工,李慰农立即派党员联络各厂工人举行联合大罢工,声援大康纱厂的罢工。6天之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1.8万余人,青岛的学生及知识分子也群起声援。迫于强大的压力,日本资本家与工人代表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历时22天、闻名全国的青岛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5月中旬,李慰农组建了中共四方支部并担任书记,利用夜校等形式组织党、团员和工会积极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和国际国内工运史。他还积极奔走,为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倾注大量心血,到当月底已有数十家工厂成立了工会,会员有1万多人。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反扑,勾结奉系军阀制造了“五·二九”惨案,次日在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李慰农发动青岛民众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成立“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后援会”,为受害工人家属筹集捐款、孤立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势力,反帝爱国斗争如火如荼。
7月26日晚,李慰农到小鲍岛召开秘密会议时,被反动军警逮捕。在狱中,他受到了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面对敌人逼问“同党”,他坦然回答:“全青岛的工人都是我的同党。”3天之后,在青岛团岛海滨的沙滩上,李慰农被秘密杀害,年仅30岁。李慰农是在青岛英勇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如今,在他牺牲的海岸,静静矗立着一尊李慰农烈士雕像,他的神态坚毅而安详,好像在深情守望着这座他曾奋斗过的城市,见证着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与强大。
图片
江淮晨报全媒体发布中心出品
记者/王靓(图片均为资料图)
赶紧告诉更多的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