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国际班的高峰与低谷:哪些悄然关门哪些坚挺?

图片
在国际学校行业,公办学校国际班(下称“公办国际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南都教育联盟此次发布的《2020广佛国际教育观察报告》,49所广佛国际学校(班)中,其中包含12所公办学校,37所民办学校。广州民办国际学校有23所,公办国际部11所,占到近一半的数量。
“公办国际班有存在的必要性,而且市场也在朝着更规范的方向在发展。”家长黄女士看来,身边不少朋友还是对老牌的公办国际班抱有很大期待。在广州的国际学校择校群里,老牌的华附国际班、省实国际班、执信国际班,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也是国际教育展上的热捧对象。
公办国际班市场,其生存和发展备受关注。南都教育联盟记者观察发现,疫情影响下,部分公办学校国际部停止招生,而口碑老牌公校仍然坚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政策背景下,疫后的广佛优质公立国际部(班),会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都教育联盟国际教育课题组推出的《广佛国际教育观察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趋势
优胜劣汰过程明显,教育本土化很有必要
公立国际部(班),是指国内公办学校与国外学校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项目;由中国公办学校承担教学管理,按照海外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测评,采取双语及全英文授课的模式培养国际型复合人才。根据政府要求,此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中等教育领域仅限高中阶段。
“这些老牌的公办班,开办时间久了,经验也更足,家长更放心。会有停办的,但也是一个市场发展的常态吧。”黄女士为孩子选择的就是一所广州公办学校国际班,在她看来,公办国际班的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优胜劣汰,已逐渐成熟。
“因为市场仍然长期存在着这样一种需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常务副校长黄志铭看来,只要国内外之间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就始终有选择走非高考的“另一条路”的人群。
“在公立国际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大趋势是不变的,那就是家长们对于优质教育的高需求。”广东实验中学AP国际课程(下简称“省实AP”)校区主管张婧认为,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往往从几方面体现,“生源、学校的实力、还有学校的资源,优质的公立学校国际部在这些方面依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在张婧看来,尽管如今会看到一些小型的公办学校国际部陆续关闭,但其实这是一个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必经的过程,大浪淘沙过后,经得住考验的公立学校国际部,会不断进行优化升级,进入一个学生生源越来越好、录取成绩越来越好的良性循环。“从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公立学校国际部固然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但要维持这种优势,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教育?”
在张婧看来,中国学生相较之欧美学生,有几个明显特点。其一,中小学时期的管理体系严格,遵守规范。但严格的管理也就意味着孩子们更强的依赖性。其二,是在学习和思维模式上的区别。传统的国内教育下,学生思维模式比较偏向于被动式接受信息,很少有讨论和质疑提问的环节,缺乏主动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其三,中国内学生普遍数理强,语言弱。
“针对以上这些中国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培养学生时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国外大学校门。”张婧认为,对于大多数初次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在适应西方大学的教育模式时,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而国际课程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太过宽松或太过严苛都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所以我们遵循宽严并济、张弛有度的管理原则,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管理过渡到主动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其次,国际课程、外教体系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帮助他们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接受不同的文化,同时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课程,让他们在多样的文化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质疑精神。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公办校还是民办校,只有在教学方面下足功夫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够保证一个学校走得长远。”张婧认为,学校应该在这两方面双管齐下并且做好平衡,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能。
广东华侨中学国际部主任刘凡看来,公立国际班的优势在于教育的本土化。“中外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轨迹都不同。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可以换个环境,彻底快乐学习、自由学习,但往往又非常看重结果导向。弹簧一下拉得太紧,一下放得太松,其实并不合适,也不现实。本土化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公立国际班往往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更强的优势。”同时,刘凡也认为,公办学校办学者对于国际班的办学理念、对办学过程的监督和把控也很重要。“如果学校方面重视国际部,将国际部纳入统一管理,对国际部的发展也会起到更大的帮助。母体校的支持力度也很重要。”刘凡说。
回溯
高峰期遍地开花,数量激增暴露短板
图片
梳理广佛两地公办国际班轨迹,发展脉络可窥一二。伴随全国国际教育的步伐,广东的国际教育从2012年前后开始起步,在2014年形成遍地开花的状态。
广州最早的国际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几所重点高中的附属国际班。例如:华师附中的国际课程中心(后为华附国际部)、执信中学、省实的国际班,以及华美学校的中加高中班等。开办数量最多时约有20所以上。
而佛山的公办国际班,同样吹过一阵发展春风。除了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佛山三中这两所老牌教育机构开办了国际班外,华英学校、桂城中学、南海一中等多所学校也相继办起了国际班。两地公办高中国际部的身影频频出现。
数量激增的公立国际部(班)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开始暴露短板,出现课程体系混乱、收费高/收费不透明、占用公共资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审批监管不严、出现“计划外国际班”等问题,引发大规模讨论。
为规范公立国际部(班)发展,教育部于2013年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明确对各类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国际班”进行清理或转制。公立国际部(班)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该草案发布后,多地教育部门纷纷展开行动,对公立国际部(班)进行严查和规范。
从2014年起,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相继对公立国际部(班)使出“杀手锏”,或限办,或改制;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下发相关通知声明未来将收紧公办学校开设的国际班。无“牌照”的公办学校,自2015年起不得再新招国际班学生,而已开办国际班的公办普高,则实施过渡政策,用三年时间逐步“消化”。
公立国际班“遇冷”区势在全国层面显现。有机构数据显示,从2016-2018年,全国范围内获得课程或学术认证的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增速逐渐放缓;从2019年起,总数出现下降趋势。截至2020年10月10日,获认证的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共计259所,与2019年相比减少7所,与2018年相比减少15所。
困境
入不敷出压力大,打开市场难
在此次《广佛国际教育观察报告》调研过程中,有不少公办学校表示,其所在的公立学校国际部“已停办多年”。广州市第一中学一位负责老师表示,其国际部目前已经停止招生,“应该是受到政策影响,具体原因不明”。广州中学国际班(原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的负责人员也表示,该校国际部很多年前就不再开办了,“政策肯定是有影响,各个方面的条件也不合适。”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国际高中部的负责老师表示,两三年前该校国际部就已经取消了。
公立国际部“遇冷缩水”,政策影响是否为主要原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国际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政策影响的大背景下,公立国际部有自己的“难处”。
其一是资金链问题。传统的公立国际部,是由公立学校提供校舍、教学设备和中方师资,社会机构负责招生、课程引进和外教招聘等,办学基本由社会机构主导。“实则还是私营性质,但资金链支持力相较民办学校又有不足。”聘请的老师没有编制,所以流动性大。而国际部生源也不稳定,学生转学的情况很多。但是聘请一个外籍校长年薪就要50、60万元左右。“资金链一旦断裂,学校就很难办下去了。有类似公办国际部学校一年损失700多万,实在没钱只能停办。”
其二是教材审核和推广压力。“由于是公办学校的国际部,很难在官网进行大范围的宣传。”除非是老牌名校长期积累口碑,不然很难通过宣传渠道获取影响力。“而且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国际班的教材审核也会非常严格,想要达标其实也不容易。”
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出于政策、资金、师资课程等种种压力,也有一些公办学校国际班推出“双轨制”办学模式——“出国+高考两条腿走路”,“国际班”教学也只是在原有普高课程基础上,增加一些相关的外教教授英语,而实则距离标准的国际认证授课体系还很遥远。
未来
行业净化很有必要,借力湾区或迎机遇
和前期各地政策“收紧”的风向相比,如今的公立国际班发展也有了新变化。随着北京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北京国际教育的布局和结构、海南省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建设等,相关教育部门重新审批通过多所公立学校开设国际部(班),同时招生规模也存在扩大趋势;上海市近三年虽未新增公立国际部(班)和招生人数,但也未出现强制“停办”或者“改制”的现象。
未来公立国际班的被动局面是否会有所改善?
“我个人认为,对于既重视学生多元的思想教育,又在教学方面下足功夫的学校,无论公办校还是民办校,势必都能够走得长远。”张婧认为,做好平衡很重要。
而在黄志铭看来,未来的公立国际班更需要一个市场净化的过程。“前几年国家提出对公立国际班的监管整顿,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是一个健康引导的规范,净化市场是很必要的。对于已经批复的学校,承认他们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引导扶持其健康良性发展;对于尚未核准但已在运营的学校,尽快补办手续,不符合规范就整顿退出;而对于尚未批复的学校,在审核层面也应更加谨慎,相应提高准入门槛。”
2020年6月1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其中强调支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未来湾区优质公立国际部(班)是否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持续观察和期待。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南都教育联盟调研员 董晓妍 梁艳燕 实习生郑纬浩 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