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小帧探|一条“橡链”串起轮胎上下游产业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不断提升行业匹配效率和行业产销效率的新模式。在橡胶行业,制造工艺复杂、上下游资源信息缺乏互通、数字化转型困难、迭代创新门槛高等痛点一直存在。经过近20年的迭代研发,赛轮集团股份于去年推出“橡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橡胶轮胎行业首个投入使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小帧探》第二期便将走近这个橡胶工业互联网的“破局者”。
全流程数据打通,赋能“智造”助转型
据了解,该平台面向橡胶产业链提供平台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旨在快速打通橡胶行业关键生产要素,建立产业链丰富的机理模型和供需数据湖,实现企业内部运营和上下游企业的全面互通,以及产业链内资源全局优化配置。
“‘橡链云’的核心优势是智能互联工厂的快速应用和推广复制。”赛轮集团智能制造总监靳馥光介绍,该平台不光满足了轮胎制造的复杂混合制造模式,同时还创新性地将产业链整个制造环节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全流程的数据打通,以智能制造和供应链为主线,实现了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面信息化覆盖。
模块化快速复制,新建轮胎厂无需试生产
记者了解到,原先新建一个轮胎工厂,需要试生产半年,试制上万条轮胎。现如今,通过“橡链云”模块化快速复制的能力,每台设备在安装调试空负荷时就锁定了所有规格型号的运行参数,从首条轮胎生产开始就达到了所有标准工艺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平台构建了全产线数字孪生,企业管理者在云端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生产现场的实况,包括设备运行、工艺参数、计划执行、质量等。”靳馥光告诉记者,“橡链云”实现了对每台设备控制点的感知、全过程透明监控,远程实时调度,从而为生产管理者提供更加直观、实时、高效的决策服务。
“橡链云”还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提供物流管理服务。在海运方面,平台整合船公司、货代、海关的数据,为海运业务提供端到端的物流可视化服务,平台用户可以实时进行查询和跟踪。在陆运方面,平台提供TMSWMS服务第三方物流、车队、渠道代理商等中小企业,进行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举个简单的场景案例,司机可以通过APP接收来自车队的派车任务,在线预约排队,排队时间从之前的2小时缩短到15分钟,大大降低车队的物流成本。”靳馥光说。
以用户为中心,链接产业链上下游
在企业内部,“橡链云”实现了所有工序的“人、机、料、法、环、测”的全面互联,构建了行业内最完整、最丰富的机理模型库,目前在海量互联方面已经实现99%以上设备的互联互通,采集点高达百万级,年数据采集增长量达45亿条以上,在全面质量控制、自动排程、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等方面也有大量成功的实践案例。
在产业链上,“橡链云”目前已形成了29套成熟产品及50余套成熟行业解决方案,入驻3000多家供应商、2000多家经销商,以及近60000家零售门店,汇聚起海量行业资源。
“橡链云”不仅可以支持“设计好、制造好、交付好每一条轮胎”,还能做到“管理好每一处业务场景”,并“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从而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产和服务管理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运营优化和产品增值。未来,该平台将持续不断赋能垂直行业企业,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视频/李竹音 尹亚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