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到底长啥样?

2021年4月29日11时许,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任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站,“天宫”到底是什么样的?下一步怎么走?听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总设计师周建平怎么说。
中国空间站到底长啥样?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命名“天宫”,基本构型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
图片
其中,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竖立起来,比5层楼还要高。最大直径4.2米,比高铁车厢的宽度还要大一些,可供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航天器。
图片
从外观上看,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三部分组成。
节点舱是空间站的联系枢纽,有2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对接口能够对接停靠载人飞船,停泊口可用来停靠两个实验舱。
小柱段是未来航天员的生活居住区,有三个睡眠区,每名航天员都有一个独立的睡眠区。
大柱段是未来航天员在轨工作和试验的区域。
图片
两个实验舱分别以“问天”和“梦天”命名,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
据介绍,三个舱是基本构型,实际上还可以发射更多的舱与之对接,空间站的状态构型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此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接受采访时曾说:神舟飞船就相当于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相当于是一室一厅的房子。到了空间站,它应该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两个阶段
各规划6次飞行任务
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实施,预计今明两年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
两个阶段各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一次任务,也就是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已于去年圆满成功。
图片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今年还要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包括此次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以及未来将实施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
今年9月和10月,我国还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其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将有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今后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间的常态。
据了解,明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将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到2022年底,我国的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转入后续的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设计的在轨寿命不小于10年。通过航天员的维修维护和设备载荷的更换,还可以延长空间站的在轨时间。
来源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值班编辑丨颜 梦
值班校对丨麦雪莉
值班主编丨谭双梅
值班编委丨刘飞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