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岩画、古码头、古遗址……上金,左江流域的明珠

图片
上金乡,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东南部,东邻宁明县亭亮乡,南靠八角乡,西接龙州镇,北与逐卜乡相接。上金乡行政区域面积267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设立上金、联甲、新旺、勤江、联江、进明、云江、中山、两岸、卷逢10个村民委员会。乡人民政府驻上金街。这片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跟龙州县的置析都有着直接关系,上金乡始终随着龙州县的建置沿革而变化和发展。
图片
▲ 此示意图中使用的卫星图来源于 @百度地图
丽江与明江在上金乡汇流为左江,上金地貌为岩溶地貌,该区域断裂发育,碳酸盐岩层破碎,因此沿着河流一带发育成宽广的溶蚀侵蚀谷地及盆地区。河流两岸是高出河面15~20米阶地和35~40米山麓台地。谷地盆地外围多为80~150的峰林、峰丛,有最高可达250米。丽江及明江区域与左江区域不同,左江河谷深切,造就了左江区域的水路交通属性。其地质构造在上金部分是向斜,花山属背斜,成就了上金所在的左江流域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
图片
▲ 上金乡卷逢村桥板屯所在的阶地如弯月一般
上金乡的“上金”这个名字,来源于近代存在了二十多年一个县的名字。这就是建置于民国十七年(1928)的上金县。
上金县,民国十六年(1927)广西省政府当局土属建置改流,将上龙土司、金龙峒合并置县,并以上龙、金龙峒之首字取名上金(县),于次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上金县,其治所就在现在的上金乡窑头圩火神庙。下编为窑头、上龙、逐卜、金龙区,按序称一、二、三、四区,现在的上金乡也是曾经的上金县第一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移署至上金新埠街头。解放初期,县委、县政府设于上金新圩,1951年5月,与龙津县合并成为龙津上金联合县,县治于龙州城。共设立七个区,龙津县设四个区,上金县设三个区:上金、逐卜、武德。其中上金囊括新埠乡、响水乡、天西乡。
1958年,上金乡和响水、天西乡合并置上金公社。
1962年,上金公社改上金区。
1965年,上金区改上金公社。
1984年,上金公社改上金乡。
图片
▲ 上金乡卷逢村白雪屯,由于被左江环抱,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
左江,是西江水系上游支流郁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由凭祥市边境平而关进入我国境内称平而河,流至龙州县城有支流水口河汇入,始称左江。由汇入点东流至龙州县上金乡,这段流域又被称之为丽江。在龙州县上金乡又有明江汇入,两江汇合点当地人称为三江口
图片
▲ 三江口,左为丽江,右为明江,在此汇聚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西南游日记中记述了他畅游左江时的感受:
“銀山劈崖截山之半斑爤綴色與天光水影相為飛動覺陽朔畫山竟遜一籌”
因此当地盛传“北有漓江,南有左江”的说法。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也多有记述赞美其瑰丽、险绝,明代的张弼在其诗文《左江联句》中赞叹“山好只疑行画里,滩危真觉泛槎高”。上金在历史上的繁盛与寂寥都与这条江有关:水路繁忙,上金繁盛;近现代陆路日趋兴盛,水路逐渐为陆路替代。
图片
▲ 左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沉香角现在已成为龙州县最佳摄影地点之一
2019年12月25日,左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左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上金乡辖区,它是桂西南喀斯特地貌永久性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由左江及两侧部分岩溶山体、库塘湿地、稻田湿地等组成。
图片
▲ 航拍白雪屯古村落
生活在左江流域的早期人类,在江岸高台绝壁上绘有绚丽多彩的岩画,记录与之生活相关的内容,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左江花山岩画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区域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岩画群,是世界岩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图片
▲ 花山岩画最大一处岩画在上金乡云江村花山屯东南500米,明江东岸海拔345米崖壁上
2016年7月1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我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提名项目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当年广西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
▲ 岩画分布图中使用的卫星图来源于 @百度地图
根据龙州县花山岩画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在宁明、龙州、江州、扶绥等200多公里的左江、明江流域两岸崖壁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共有38处岩画、4050个图像,并划分为三个遗产区,其中第一个遗产区为宁明县的4处岩画,第二个遗产区为龙州县的16处岩画,第三遗产区为江州区和扶绥县的18处岩画。目前在龙州县发现的岩画有21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16处,岩画主要分布在左江流域沿岸的悬崖绝壁上,以上金乡进明村到卷逢村河段最为集中,此河段共有岩画点14处,该河段也是左江流域自然景色最为秀丽的地方。
最大的岩画位于上金乡云江村花山屯东南500米明江东岸海拔345米崖壁上,画面宽172米,分为3个岩画点19组,图像总数1951个,包括正身人像,侧身人像,铜鼓图像,羊角纽钟图像,犬类图像,渡船图像,刀剑图像等。花山岩画与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图片
▲ 上金乡14处花山岩画中的部分岩画
左江岩画所处位置大都是江水的急弯险峻之处的高大峭壁上,岩画内容多数为多个侧身人像围绕着一个高大的正身人像。据《宁明州志》记载:
“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體或大或小或執干戈或騎馬未亂之先色明亮亂過之後色稍黯淡又按沿江一帶兩岸石壁如此類者多有”
学者对花山岩画的画面内容有很多种解读,其中,能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认为表现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举行原始宗教祭祀时集体歌舞的场面,反映了当时左江沿岸一带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请横屏观看)
图片
▲ 花山岩画长卷
左江为广西最早的古航道之一,在历史上龙州的水路交通最为方便,很早就开辟了左江流域的航道。在秦代已有通往安南(越南)的水路航道,历史上入交(交趾)道有三:由广西、广东、云南。
广西之道有三:由凭祥州、思明府、龙州。而这三条道都是需要经过左江再通往各处,且历朝历代官员出使安南时大多走的都是左江航道,广西通安南的这三条道分节点都是在现在的龙州县域内。因此史书上提到龙州基本上都是以“控南交极边地”来概括描述,且称其为“控制南交,藩屏中”,这已经把它的地理位置和功能都说清楚了,而上金乡正是这条通道的关键之处。
图片
明代的黄汴所著《天下水陆路程》中记录了广东至安南水陆
“…… 自入左江口,兩岸連山峭壁,唯此一水通於龍州,石山始斷。至於憑祥,石山複出界首之南,皆土山,綠坡嶺行。至蔔鄰站,山溝深峻,過濮上站始平。本站共二百六十裡,渡富良江,入安南城,此路最近。自龍州正南廣源州江入,白藤大小兩江亦近,自右江山隘入則遠,由欽州渡海一日至。”
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广东到安南的商路与上述的出使及纳贡的通路基本一致,由此形成了一条通往西南的国际大通道。据《明史》记载,龙州有四个驿站,分别是:龙游驿、镫勒驿、叫垒驿、龙步驿。
“世宗踐阼,命編修孫承恩、給事中俞敦詔諭其國。至龍州,聞其國大亂,道不通,乃卻還。”
孙承恩(明武宗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在出使安南时,正逢安南莫登庸作乱,因道路不通,只得返回。孙承恩到达龙州的哪个地方折回的,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根据孙承恩习惯,每逢大的或者印象深刻的驿站他都会留下的诗文,《镫勒(驿)》这首诗很有可能是在镫勒驿等待消息时有感而写下的。
镫勒(驿)
孙承恩 〔明代〕
连山忽崖断,萧条见村墟。
古驿但有名,篱落同民居。
驿吏跪沙际,颜色惨不舒。
自言为禄仕,寄迹豺虎区。
乾坤有界限,天角与地暌。
瘴厉日惨毒,鬼妖日睢盱。
使事岂不荣,客怀日忧虞。
经行我犹然,为尔增郁纡。
图片
镫勒驿,史书上无明确位置的记载。据《天下水陆路程》所述,镫勒驿距龙州六十里,这个位置可能是现在的上金乡和响水乡之间的左江段上,待实据考。孙承恩诗文中描述这个古驿站的驿丞虽为居官食禄,但工作生活于豺虎之地,落魄如普通民居。此时的窘境与中央政权无暇顾及边事和安南之乱不无关系,由此透射出当时西南边境地区由于偏远、战乱等因素,再加上明代中央政权的重内轻外的统治政策而致其落寞。
图片
历史上,往来于这条水道上的人们,从出使、任职的官员、贬谪流放的臣子、出征固疆的军兵、进京赶考的士子以及奔波往复的商贾,这些人留下一些与左江有关的诗文,并且流传至今,诗文大多记录的是他们沿途所见所闻及内心对当时处境的深深感喟。
图片
在丽江与明江相汇的夹角区域叫舍巴,也被当地称为三江口,这个三角区域旧称舍霸或舍把。如今,这里有两个居住区,一新一旧,旧屯村民大多都迁徙到新屯居住。旧屯建筑保存相对完整,上金乡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振兴乡村经济,让村民们生活水平更好。
图片
▲ 舍巴屯,这里有着三千多亩的火龙果,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经济结构
舍巴旧屯有一座古码头,当年为便于村民出行而集资兴建的。码头立有石碑,粗看碑文,文中大致内容是为了方便民众往来集资修路。请人修筑四通八达的路对民众是有益的,这是个浅显的道理。康熙年间舍霸就有民众来此整理树丛灌木,人们聚落成村,朝夕往复成路,但村微人少,缺少资金买石砌路,民众与邻方有识之士共同捐资促成美事,历时八个多月建成,立碑永垂不朽。根据碑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舍巴形成村落应该是康熙年间。码头始建于嘉庆二年(1797),现存“马头碑记”矗立于舍巴码头已经两百多年了,码头青石所筑台阶在簕竹的掩映下尽显沧桑。
图片
图片
▲ 舍巴码头矗立着一块嘉庆年间的石碑,记述了舍巴屯的形成和村民集资修路修码头的历史
舍巴贝丘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紧邻舍巴旧屯,与庭城遗址相距250米,遗址堆积层里多为淡水螺壳、蚌壳,有少量鱼骨等物。贝丘遗址在人类学上是指史前时期的废物堆,主要由可食用的软体动物壳与人类栖息的遗址组成。在遗址东面地表有大量火烧土颗粒,但无法判断时期,可以推测是人类活动文化层多时期重叠,遗址现今还可见打制刮削器。这一遗址反映出渔捞活动在当时这一区域的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图片
▲ 舍巴贝丘遗址界桩,通过树立界桩来界定及保护遗址
图片
▲ 舍巴贝丘遗址堆积层内主要是淡水螺壳和蚌壳
图片
▲ 航拍舍巴贝丘遗址
2009年底在媒体上报道了在广西发现一汉代遗址,称之为庭城遗址,遗址所处位置即为上金乡的舍巴屯。
遗址地表原为村民种植甘蔗,除地表30~40cm翻动外,深部未有扰动。舍巴屯的村民在挖蓄水池时,发现有大量绳纹瓦片,这些瓦片都是他从未见过的。而后自治区和崇左市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文物普查,涉及面积约2600平方米。庭城遗址,是当时广西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汉代遗址。
图片
▲ 汉代庭城遗址位于三江口舍巴三角洲地带
2014年,在庭城遗址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共挖掘17个探方,436平方米,发掘现场目前已经回填,遗址地表仍可见大量白色和青灰色板瓦和筒瓦碎片。
庭城遗址发掘报告表述:“从地层堆积和遗迹遗物分析,基本确定主要有三个时期。分别是唐代、汉代及新石器晚期。唐代遗存主要是柱洞、灰坑、沟等,遗物为陶、铁制品。陶制品为网坠、纺轮、四系罐、陶片等。铁制品为铁块、铁削等。汉代部分遗物为陶、石、金属器。陶制品包括瓦片、网坠、铺首(疑似)、瓦当、方格纹戳记陶片、米字纹陶片等。瓦片为板瓦和筒瓦,纹饰多为弦纹和绳纹,内饰为乳丁纹。石制品为砺石、石凿、切割痕石块等。金属器为铁铤铜镞。新石器时代遗存部分没有遗迹,遗物为陶、石制品两大类。陶均为夹砂陶片。石类有石锛、石斧、石器半成品、切割痕石块等。”
图片
图片
▲ 汉代庭城遗址瓦片堆积层和散落带,纹饰主要是绳纹和弦纹,瓦片类型为板瓦和筒瓦
实地勘察发现周边田地均有陶片、瓦片、铁块、铁削等分布,当地村民多年前在遗址东南侧自家田地耕作时,获得一黑色的石锛,石质坚硬细腻,呈梯形,通体磨光,应为新石器时代遗存。从文物发掘的铲探孔位来看,已经在遗址周边都有铲探,应未发现明确遗址区。但单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应与舍巴贝丘遗址属同一遗址区。
图片
▲ 汉代庭城遗址瓦片堆积层
从考古发掘报告和实地勘察来看,庭城遗址处在两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扼守水路交通,与龙州县的小连城功能类似。
从瓦片的形制来看,这里在汉代应为一处重要的关隘或官府职能部门所在地,猜测其年代,可能与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有关。
一直到唐时期,庭城的功能应与汉代相同。这座遗址体现出的作用是守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和稳定,并且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及法律法规等引入当地,加强了与内地各方面的交流互通,展现中华大地上多民族文明共存、共荣的盛世景象。
图片
▲ 窑头圩,俗称船街。寓意着“大河行舟,一帆风顺”
广西作为多山多水,山水复交之地,自古交通运输就主要靠水路,因此在水路沿途多有圩镇,其作用主要是商贸的集散和转运。上金乡多属石山区,陆上往来需爬坡过河,直至民国十八年,虽然陆路已通至新街对面的弄庙屯,但道路崎岖难行,交通运输仍以水路为主。
窑头圩所处位置是明江东北河岸,正是丽江与明江汇流的三江口地带,左江河道的特点是河谷深切,其河道可通大船。而丽江和明江的航道窄而浅,因此左江来的货船均需在三江口地带转换小船继续运输。这既是窑头圩的交通枢纽功能,也是在左江航道上的关键节点之一。
图片
▲ 在陆路不发达的过去,明江上运输船舶往来如织,圩市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窑头圩(通“墟”)又名船街、鲤鱼街,因其街道形制酷似一船形或鱼形,而我更愿意称其为船街,主要是因为船形街道在传统上寓意着“大河行舟,一帆风顺”。作为左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圩镇,这样的寓意对于当地居民和过往人员都是至关重要的。窑头圩初期是上金县治所在地,后迁至新所,窑头圩又被称为上金旧街,而新的县治所在地被称为上金新街或新埠。
图片
▲ 庆昌,这是窑头圩上的一个铺号,不知道是否和为清宫提供贡茶的庆昌号有关
窑头圩在龙州为中等圩镇,原二五八日为圩期,现今圩市不存。原来在上金新街有一石碑,名为《上金县建府碑记》,后该石碑被县博物馆收藏。碑记中论述了上金这里兴衰的原因,在龙州县城还没有兴盛的时候,窑头圩是边疆地区的一个繁华的重镇、左江的商业要冲。虽然是上金县治所在,但地理位置稍偏,说是县城,其实就是个村落而已。
民国十八年,探知窑头圩西面半里的位置地广、临江,可建民房铺户数百家,还有陆路的县道和省道至此;民国二十二年奠基,经历半年新府落成。民国二十三年迁府于新街。碑记由上金县第十一任县长曾日培所立,碑中记述“吾人登樓眺望春山環抱宛若金城龍明兩江繞流一部會注沙洲,形如玉帶,天然形勢遠勝窯圩”,可见其对上金县城未来发展的憧憬。
图片
▲ 宋代窑址,地表有大量的陶、瓷片,还有大量火烧土的痕迹
1993年的《龙州县志》记载窑头圩于清咸丰元年(1851)建圩,因地处烧制陶器的下窑村而得名。如果说是旧街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元年尚可理解,但建圩之日应更早于此。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多次拾到清代铜币,范围在乾隆至道光时期,且有铜币在窑头圩码头的残陶碎瓷的堆积层中,以此推测窑头圩市早在乾隆时期就已繁盛。窑头圩有一何姓人家存有的石碑记述一处新铺开张,时间已经是道光十三年了。在新街的码头附近有一处考古断代的宋代窑址,地上部分无存,考古判断应为龙窑。观察该遗址地表遗存的陶、瓷片应为遗弃的残次品。在新街附近还有一处龙窑窑址,在六、七十年代还在使用,现在已经废弃,龙窑破损但形态尚存。
根据民国《上金县志》里工业部分的记载描述:
“土工 縣屬磚瓦精良皆係人民自製縣城且有缸瓦窯燒出水缸酒罎瓦礶瓦盆各器運銷龍州甯明思樂各縣”。
这两处窑口都是民间的瓷窑,遗址现存和志书所述吻合,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说明陶、瓷的成规模烧制至少从宋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在窑头圩码头堆积的残陶碎瓷,应为本地生产和外来贸易往来货运损毁遗弃堆积形成。可以想见窑头圩繁盛之时,瓷窑烟火相望,左江、明江上的运输船舶往来如织,圩市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图片
▲ 窑头圩码头的陶、瓷片堆积层,应为本地生产和外来贸易往来货运损毁,遗弃堆积形成
图片
▲ 窑头圩铺户石墙上刻有“铺头土地兴隆旺相之位”,左右各刻有“地可出黄金 土能生白玉”
图片
▲ 窑头圩新铺碑,为一铺户开张立碑,划界纪念
圩镇既是交易场所又是聚居点,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类人员生产生活的场所。在旧街的东北入口处据传有一玉虚宫,鼎盛时香火旺盛,现今还能见到玉虚宫的石质基础。玉虚宫应为一道观,道教非本土宗教,应是随商贾传至。旧街两旁青石布道,店铺林立,足见当年的繁盛。圩街的东南面有一铺户,石墙上刻有“铺头土地兴隆旺相之位”,左右各刻有“地可出黄金 土能生白玉”。这是流传于民间的说法,认为土地乃万物之源。
民间认为土地公也就是财神和福神,因信奉“有土斯有财”,土地公被商家奉为守护神,这些民风民俗也都是源自内地的。前述何姓人家后院存有两块内容相同的石碑,碑上记述了位于玉虚宫庙前正街的这家新铺开张,立碑的功用主要是划界及纪念,同时也体现出铺主人立碑以求不朽的愿望。
图片
▲ 窑头圩船形街,虽然街道路面已经用水泥硬化,但过去的青石板依然清晰可见
秦汉以来,中央政权对西南边疆地区控制的逐渐加强,先是军队屯垦戍边或有军功的将领被赐予领地及官爵,秦始皇还迁徙了数十万人到岭南各地定居戍边。后有汉族群体至岭南西部,唐宋开始有大量移民,特别是宋代北方饱受战乱所苦的时候,开始了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移民。
明清时期,大量的粤商溯西江至广西,在广西各地扎根。人口的涌进促进了岭南地区内地化,对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据民国三十五年《龙津县志》第四编民族部分记述,皇祐四年赵鼎随狄青南征以功世袭,所部将士多来自山东。而后有来自闽赣湘粤者益众,或官或商,世代繁衍。并列出各个姓氏迁徙年代、迁徙由来及所在地点和人口数量等。
1988年《宁明县志》记载,宋代明江分府土官黄善璋,山东青州益都县人,随狄青出征有功,设永平寨世袭。思陵州土官世袭,韦延寿,山东青州白马县人;迁隆垌土官世袭,黄世奇,山东青州益都县人。
1993年《龙州县志》记载龙州土州宋皇祐五年(1053),山东青州府益都人赵鼎随狄青南征,以军功奉旨世袭龙州知州。在龙州及其周边州府志书中都有相关记载。这是中央政权对桂西南统治强化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语言及民俗,对桂西南地区的发展影响至深至广。
关于土官“汉裔”,有学者提出认为是土官编撰出来的,无论这是事实还是现象,我认为这是边疆地区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图片
紫霞洞又称紫霞岩、观音岩,为碳酸盐岩溶洞,自古为龙州八景之一。紫霞洞位于上金乡中山村河抱屯的明江岸边,距窑头圩直线距离仅2千米,属河抱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泗城府部》记载:
“紫霞洞 在州南三十裡,鄧桐村旁,石山之腰,有岩高二丈許,闊幾二丈,岩內壁石,擊之鏗然,如鐘磬聲。舉目一望,前山疊翠,波影涵光,大江之水環繞,從山下而過。”
《清一统志·太平府》紫霞洞“崖壁有摩崖石刻四十余方”。 紫霞洞周围环境清幽,波影涵碧,霞光四射,这也许就是紫霞洞名字的由来吧。
民国三十五年《龙津县志》中《紫霞洞碑记》记述:
“……在窯頭圩東去三裡濱河艤舟登岸綠石磴二百餘級至半山亭又百餘級至洞口乃占山之半上皆絕壁外建有屋三楹供關壯繆居洞門戶約方一畝宮中設龕供觀音菩薩夾龕鐘乳垂複突起如蛟龍拏擢積水滴瀝以甕接之余各成肖物形旁列阿羅漢末一僧相傳為乾隆時進士明江同知周君淳棄官落髮於此……供呂純陽祖師為民祈禱療疾……關壯繆于前其正中供牟尼佛……供地藏王燃琉璃燈照之瑩徹如雪後供北帝真君其頂自圓成華蓋下有鐘乳石結成龜蛇二形縮頸伸首鱗甲隱現過此漸幽黑從人持炬導行犖角不知遠近俄見石筍林立又如蓮花柱更供白衣觀音於其際……”
从记述中可以看出紫霞洞供奉的有关羽、吕洞宾、牟尼佛、地藏菩萨、北帝真君、观音菩萨,因而证明其是一个儒、释、道共存的宗教场所。关羽是儒家文化的完美象征,同时又被道教和佛教供奉。关羽是忠义的化身,历代朝廷多有褒封。
清雍正三年(1725),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尊关羽为武圣,入祀典,按祭孔之仪进行春秋两祀。从此,关羽进入国家祭祀体系,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
紫霞洞又称为观音岩,顾名思义是因为里面供奉的主体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自西传入中土以来与华夏文明的结合,其信仰核心与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一致,在民间的认知度非常高,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之说。同时观音又称慈航真人,为道教神仙,其最主要的是救拔和送子,归结起来都是对生命尊崇。
图片
紫霞洞早期应为道教,因为道教在汉代就已经进入广西,而且窑头圩街头有一玉虚宫,早期这一地区应该是道教盛行的,后道教文化其中一部分慢慢融入民俗,成为当地重要的民俗文化。现今紫霞洞香火不断,尤以春节期间最多。香客多为本地和广东地区,甚至影响东南亚一带。探究其缘起,应为观音信俗,是随历史上的移民由内地而来,主要来源于闽赣粤地区。
儒释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排斥和融合的过程,其根本是对生命的思考达到了共一,从而也达到了民族的融合共生。紫霞洞因其风光秀丽、文化多元受到了历代政治和文化名人的关注,洞内多有摩崖石刻,增添了紫霞洞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图片
▲ 紫霞洞内摩崖石刻
曾经,往来紫霞洞的村民都是走水路,需乘船、换船才能到达,交通繁复且时有危险。为此,上金乡党委、政府为方便人民群众,于2003年7月开工修建环山从联江村驮思渡口至河抱屯2.88公里的环山公路,2005年竣工。在方便当地村民出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图片
▲ 紫霞洞前的环山公路
紫霞洞所在位置是上金乡中山村河抱屯,河抱屯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明江在此处有个急转弯将河抱屯紧紧地抱住。河抱屯旧称邓桐,在雍正三年“分土”的资料中称为邓桐甲,宣统元年实行地方自治,将全属区划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区,其位于智字区第六段,称为邓桐。邓桐当地人也叫等荡,无论是邓桐还是等荡都是壮语音译,只是等荡的汉语发音更接近该名称壮语的发音。“邓桐”壮语的意思为立铜,当地有学者提出这个名字与历史上马援征交趾所立铜柱有关,也就是说立铜就是立铜柱的地方。马援立铜柱,无数历史人物的诗文和志书中都有提到过铜柱,但查遍史料也未发现与这个位置有关。唐代,安南都护马总也曾立铜柱,基本都在原马援所立位置。因此邓桐具体表达的什么意思,估计也很难知晓了。
在河抱屯有一座文武二帝庙,建筑残损,现今已废。庙内有四块石碑,其中关于文武庙就有三块,分别是:《建文武庙碑记》、《重修文武二帝庙碑》和《重塑文武二帝神像碑记》。
图片
▲ 建文武庙碑记
据《建文武庙碑记》中记述,桐江本无庙,甲子(1804)之秋,黄慎堂提议建文武二帝庙以培风水,村民捐资三百余两,但因工程浩繁恐有不敷,丁卯(1807)长老和首事们提议再次捐资一千三百余两,六月初至十一月下旬竣工。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仲秋立碑。自从前辈修建了文武二帝庙以来,村子里“文运肇亨古风丕焕”,崇学尚德之风盛极一时,村子被外界称之为仁里。但是物极必反,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由于听信了无稽的巧言而误移了方向,导致风土人情都不如往昔。
父老们怕村子的状况不能恢复,所以在道光丁未年,集资请了荷城和阳罗(榜名)二人看了风水,定下亥已方向兼乾巽分金,择吉日,用时五十天竣工。道光丁未年(1847)秋,立《重修文武二帝庙碑》。这里提到的误移,究竟是移动了什么,碑文中并没有明确,但应与二帝庙的结构有关。
图片
▲ 重修文武二帝庙碑
道光庚戌年(1850)海若为灾,也就是说发大水导致二帝庙毁坏,因工费浩繁,直到同治癸酉年,各父老复议重塑二帝塑像,但之前的泥工造作不够坚固,所以用木雕刻,从夏六月到冬十月竣工。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立《重塑文武二帝神像碑记》。
图片
▲ 重塑文武二帝神像碑记
根据三块碑文所述文武庙供奉的应是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一职司文学和官禄,一代表忠义武略。通常文武庙也是长老和首事议事及仲裁的场所,同时有的地方也是学堂的所在地。过去怎样已难知晓,但根据《龙津县志》记载及周边村民忆述,民国时期在河抱设有国民基础小学一所。
新中国建立后,当地在1952年将文武二帝庙改建成小学校址,于九十年代末并校,至此文武二帝庙荒废。村中多数人都在这所学校里读过书,青砖黛瓦,古树庇荫,石阶壁角溢满青苔,矗立庙中,仿佛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回荡庙堂。
文武二帝庙作为文化的媒介体,在上金这个国际通道节点上,承担了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河抱屯地处远辟,村民虽是通过崇尚教育而改变乡村现状,实则是教育改变人生、改变社会,同时又体现了边民对华夏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图片
▲ 永尊严禁碑碑文
在庙中还有一块禁碑,名为《永尊严禁碑文》。碑文大致意思是说,近期黎庆等人多次上报,认为老百姓徭役负担繁重,主要是水夫和力役。巡抚要求立即查明是否属实,州主官证实,确系杂徭增加致使民众饱受其苦。抚部院孙大人批示要求减除民众杂徭。上级巡边回程、首领厅因公船往南、太二郡,这些都是公役,邓桐、渴零、窑头三个村应该能够分辨,其它都属于杂役,应予以减除。上级水路来巡视,上龙、上冻、下冻三个州共同提供水夫已经是惯例,并没有什么异议。为此下文给邓桐、渠隆、驮思,勒碑定立章程。如遇不按规定行事的或村中势力压迫民众提供杂役的,应立即指名诉之。后面还列出了应留的各款和应革除的条款。碑文反映出当时政府革弊除害的立场与决心,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律秩序的构建作用。
图片
▲ 永尊严禁碑
在明清时期,禁碑盛行,通常也是借勒石告示民众。禁碑大体分三类:皇禁碑、官禁碑、民禁碑
从落款来看,这个碑应该是官府和村管机构共同所立。禁碑是政府与百姓沟通的重要方式,侧面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国家的治理状态。并且通过勒石颁布各种政策规约,约束不当行为,维护百姓权益,保障日常生活的有序进行,同时也给历史研究提供了佐证。
图片
▲ 左江岸边的木棉花盛开,与崖壁上的花山岩画交相辉映
上金乡位于祖国边陲,在历史上虽然因为距离中央政权核心较远,无论是鞭长莫及还是地荒民散,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统一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但又因是边境乡镇,边境贸易在某些历史时期得到了相对繁荣的发展。
2019年12月9日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简称:崇水高速)通车,崇水高速的通车结束了龙州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崇水高速起点于宁明县亭亮乡,终点于龙州县水口镇,与南友高速(南宁至凭祥友谊关)和崇靖高速(崇左至靖西)相接,全长约94公里。崇水高速的建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且加强了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
图片
▲ 崇水高速对当地旅游事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崇水高速建成后,南宁至龙州的时间缩短到2小时,对当地旅游事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沿线旅游景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旅游经济及其辐射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民众收入的增加。
为当地未来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进一步创造稳定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保障。在崇水高速上备受瞩目的就是花山服务区,该服务区位于上金乡,主建筑沿用了花山岩画的赭红色极其醒目。服务区还配备有出入口,可从服务区直接赴周边景区旅游,也可乘船欣赏左江沿途风景及花山岩画。
花山服务区除具备高速服务区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占地面积4万多平米的汽车旅游营地,这是广西第一个“服务区+旅游”模式。服务区内汽车营地配备有木屋小别墅、集装箱房、气泡全透明星光营位、房车营位、拖挂式房车,露营平台营位、草坪帐篷营位。还具备举办烧烤野餐、拓展团建、研学旅游等配套设施。
图片
▲ 崇水高速上的花山服务区,“服务区+旅游”模式又创下了一个龙州地区的广西第一
上金乡原有左江国际水路大通道,现有陆路崇水高速,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上金乡的这些发现和研究,都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这里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之地,在与东盟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统一、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龙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州县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 崇左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 民国《上金县志》线装书局,2017.
[3] 黃譽(清).《龙州纪略》[Z].嘉庆八年(1803)
[4] 张廷玉(清).《明史》[M]. 中华书局,1974.
[5] [明]黄汴著,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M].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6] 广西僮族自治区档案馆翻印. 民国三十五年《龙津县志》,1960.
[7] 杨清平. 2014年庭城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材料.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2015.
[8] 宁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宁明县志》[M].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
创 作 团 队
撰文:吕 翔 设计:飞 喵 航拍:吕 翔 摄影:尚昌平 审稿:马大正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