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高瓴资本的兆科眼科赴港上市,公司高管这样谈前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眼科市场正成为本土新型创新公司角逐的又一“黄金赛道”。
继2020年以来华夏眼科、瑞普眼科、何氏眼科等民营眼科医院扎堆冲刺IPO后,处于眼科服务上游的眼科药物领域也迎来上市潮。4月29日,由港股上市药企李氏大药厂分拆出的兆科眼科(6622.HK)正式登陆港股,公司发行约1.24亿股,每股定价16.8元,高盛及Jefferies为联席保荐人。
虽然是一家未盈利的生物制药公司,但兆科眼科的股东阵容强大。高瓴资本、爱尔眼科等均为公司的基石股东。上市之后,兆科眼科的“光环”如何继续保持?
对此,兆科眼科副总经理张国辉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具备丰富的产品管线,25种候选药物管线,由13种创新药物及12种仿制药组成,“预计今年年底会有一款仿制药上市,一款创新药提交新药申请,未来5年内陆续有药品上市并实现商业化”。
眼科市场成“黄金赛道”
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兆科眼科进行了2轮融资,募集金额合计1.95亿美元。B轮融资结束后,公司估值预计达到4.95亿美元。领投的资本都是活跃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大牌资本,包括GIC、TPG、Hillhouse、Orbimed、KHL均为其重要投资者,属于目前眼科医疗投资领域的大手笔。此外,民营眼科连锁医院龙头爱尔眼科等也是兆科眼科的股东。
眼科市场为何成为了资本追逐的“黄金赛道”?对此,兆科眼科市场及营销总监冯江告诉记者,此前资本市场对眼科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上,眼科药物本身比较少,投资也相对“冷门”,但这几年市场对于眼科药物研发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
数据显示,中国眼科药物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2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3%。预计由2019年按复合年增长率18.6%进一步增长至2025年的72亿美元,及由2025年按复合年增长率22.9%增长至2030年的202亿美元。
兆科眼科所涉及的干眼症、近视以及眼底用药领域都是潜力巨大的市场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国有大量未获得充分治疗的眼科患者人群。以干眼症为例,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我国干眼症患者人数已从 2015 年的 2.1 亿增长至 2019 年的 2.35 亿,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2.39亿。
另一个事实是,我国眼科患者的患病率与就诊率存在巨大的不匹配现象。根据灼识的资料,2019年,中国眼部疾病总患病率远高于美国,但中国的眼科药物市场规模仅是美国的18%。高患病率,低就诊率成为中国眼科医疗的突出问题,大量未被满足的眼科药物需求也意味着我国潜力无限的眼科医疗消费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在专业资本的助推下,中国本土新型创新制药公司在专业领域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成为推动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升级的生力军。
“国内的眼科市场与美国相比,体量还是偏少的,前景巨大,眼科市场迎来发展的好时机,在这个风口上有很多公司上市,这种情况下公司要想真正跑出来,就需要有业绩和产品上市做支撑,产品能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能不能形成品牌,这些都很关键。”冯江表示。
多款眼科产品将陆续上市
2018年香港联交所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港股涌现出一大批“未盈利”“产品无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此次上市的兆科眼科同样是一家尚处于研发阶段的医药公司。兆科眼科在招股书中直言,“目前,我们并无任何产品获批进行商业销售及并无自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益。于往绩记录期间,我们尚未盈利并产生经营亏损。”数据显示,2019年及2020年,兆科眼科分别录得亏损净额人民币1.22亿元、人民币7.27亿元。
不过,对于未来的产业上市和商业化,兆科眼科显然并不担忧。招股书显示,通过自主研发或者许可引进,兆科眼科已经建立包含25种候选药物管线:其中13种创新药、12种仿制药,全部在眼科领域,包括全球目前最畅销的干眼症治疗药物环孢素A的创新眼凝胶剂型,治疗近视眼的阿托品,以及治疗眼底湿性黄斑的一款创新滴眼液。
其中,进展较快的创新药环孢素A眼凝胶正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该试验,计划于第四季度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申请。仿制药中,进度最快的是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贝美前列素,该产品于2019年8月向药监局提交新药申请,预期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获批。
对于这样的“创仿结合”的产品线布局,冯江解释称,公司既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改良型仿制药产品,也希望能够提供与国际同步的创新产品,满足更多患者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产品的上市获批在即,兆科眼科下一步如何进行产品的商业化也备受关注。对此,兆科眼科首席运营官柳烈奎在上市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在香港上市会大大提升公司在眼科领域的专业化运营能力,增加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使公司有充足的研发资金投入在研的管线药物,提升商业化能力。
“我们已经组建了一只专业国市场及销售团队,开启研发、生产,商业化一体,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方位平台模式。”冯江表示,在渠道方面,公司除了聚焦公立医院等传统渠道,也会加强与爱尔眼科等私立医院的合作,同时,在近视眼、干眼症等领域的电商领域尝试布局发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资料图,图文无关
责编 | 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