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战,为信仰而战!他们是云南脱贫攻坚战场上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在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
获奖代表讲述了他们牢记嘱托
为人民而战,为信仰而战
与贫困抗争的感人事迹——
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艰中之艰。锻造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彰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内涵。
经过8年的接续奋战,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而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每一位努力者、奋斗者、奉献者的辛勤付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他们以担当赴使命、用行动践诺言,生动地诠释着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彰显了云岭“扶贫铁军”的硬作风。
致敬,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云岭大地上,每一位扶贫人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伟大的英雄,他们用行动书写着一部部绝境突围、决战贫困的英雄传奇,共同矗立起一座座令人敬佩、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怒江州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学校校长字跃芳
让教育为福贡发展插上翅膀
今年58岁的字跃芳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学校校长。福贡,顾名思义是富裕富足的意思,然而在字跃芳的记忆中,福贡从来没有富裕富足过,还曾经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
字跃芳对于福贡的致贫原因有着深刻的认识。制约福贡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教育文化的落后,办学条件差,优秀教师引不进、留不住,群众的教育意识普遍淡薄,很多群众不会说通用语言,不会写通用文字,思想贫困、意识贫困、素质贫困尤为突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福贡县本着抓教育就是抓脱贫,谋教育就是谋致富的初心,积极为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寻“方子”、找路子,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19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标。然而,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让失学辍学学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能升学”,福贡县创新方式,建起省内第一个普职教育融合班,统筹基本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双融合,让学生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2019年9月,字跃芳挑起了普职教育融合班负责人的担子。“普职教育融合班是一个新事物,学校开班时共招收学生306人,设3个年级6个班,学校建起来了,但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办学模式。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大山上‘放养’长大的本地傈僳族、怒族少年,进入学校前,树林是厕所,树叶是厕纸,来到学校的第一课是‘如何上厕所’。学会喝开水、如何洗脸、到点要吃饭……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手把手教。”回忆起最初艰难的情形,字跃芳历历在目。
在福贡县,有两万多贫困群众搬迁进城,走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大山。在这些搬迁户家庭中,辍学学生的问题同样严峻。字跃芳和同事们把搬迁进城适龄儿童控辍保学作为普职教育融合班的工作重点,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搬迁群众的辍学孩子普碧华,通过半年多普职教育融合班智能编程的学习,踊跃报名参加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与来自各地的200支队伍在这场机器人的盛宴上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由此,普碧华的“一步跨千年战队”跨出校门,飞向了世界舞台。
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办学至今,已有206名学生毕业,其中28人去怒江职教中心继续学习,64人走出大山到对口扶贫的珠海务工,58人在本地打工创业,每月工资收入6000多元,有的当了车间主任,有的当了领班变成白领,有的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孩子们的变化和成长令字跃芳倍感欣慰。
“脱贫攻坚伟大,中国共产党更伟大。怒江每天在变,福贡每天在变,福贡的教育在变。我相信,教育的变化一定会为福贡成为富裕富足之地插上翅膀!”对于福贡的未来,字跃芳满怀信心。
中山市东区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广东
勇担粤滇扶贫协作“急先锋”
自2017年从广东省中山市来到昭通市绥江县,挂职担任绥江县扶贫办党组成员的第一天起,曾广东给自己的要求就是:“要把挂职当任职、把他乡作故乡,当好粤滇扶贫协作‘连心桥’‘急先锋’。”
作为中山市东区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在奔赴云南前,曾广东刚结束了在广东省内的驻村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名老扶贫人,曾广东刚到绥江县,就遇到了三重新挑战,从而收获了三个“外号”。
曾广东患有慢性肠炎,不能吃辣椒,但绥江的饮食习惯是无辣不欢。初来乍到,每次吃饭,他总是习惯性地要半碗白开水,把菜涮一涮再吃。于是曾广东收获了第一个外号“开水干部”。绥江位于乌蒙山深处,境内全是陡峭险峻的山路,每次下乡,他总是请求司机,“开慢点,再开慢点,开快了晕车。”次数多了,大家就开玩笑地称他为“晕车干部”。至今,曾广东仍然对到绥江后第一次下乡记忆犹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还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扶贫办挂钩帮扶的互助村几个生产小队,由于准备不足,他穿着一双皮鞋就去了,结果几个小时下来,双脚磨出了好几个水泡,于是曾广东得了第三个外号“水泡干部”。
在绥江的扶贫工作,曾广东经历和体会了酸甜苦辣。但最让他揪心的还是当地群众备受贫困之苦的无奈与心酸。
“绥江县罗坪村村民周发贵,以前生活在深山里,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到最近的通车路段虽然只有六七公里,但其间要蹚24次河,单程就要4个小时,小孩上学要步行3个多小时。”群众的困难令曾广东十分揪心,他坚定信念,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
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启后,中山市集中资金,修建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罗坪村像周发贵这样居住在深山里的村民全部搬出,住进了宽敞整洁的新房。大量山地也在中山资金的支持下全部种上了笋用方竹,家家年收入都达到数万元。
5年来,广东省共派出280名党政干部,1711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昭通和怒江14个结对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累计援助财政资金31.51亿元,共实施1594个项目,121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动员社会各界捐助资金及物资14.56亿元,引导566家企业投资64.23亿元,帮助5.9万贫困人口到广东稳定就业。
如今绥江县一个个村庄生机勃发,处处可见村民们舒心的笑容,过去的心酸变成了如今的幸福。对曾广东而言,能够有幸见证这些变化并参与其中,虽然艰辛,但深感三生有幸,无比自豪。
“跨越千里情,山海若比邻。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推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曾广东的发言掷地有声。
楚雄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罗文慧
扶贫路上步步丈量印证初心
对于罗文慧来说,12年扶贫路是一步步丈量出来的。
2009年9月,罗文慧从楚雄市委副书记提任楚雄彝族自治州扶贫办主任,当时的扶贫办,人少、钱少、工作协调难,罗文慧面临的压力不小。
2010年3月,罗文慧到金沙江流域4个县调研,映入眼帘的是狭窄泥泞不堪的道路,一片片低矮破旧的农房,还有人家吃玉米糊糊度日……看到这些,他常常心酸落泪。
12年间,罗文慧走遍了楚雄所有的乡镇、村,行车40余万公里,下乡调研782次,访问贫困户3519户。如何帮助乡亲们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他写报告、作计划、跑项目、争资金……全力以赴地努力。
“从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起,我带着庄严承诺,全身心投入攻坚战场。但这时,老扶贫遇到了新问题,我面对的是从组织体系到政策制度机制的全新变化,扶贫部门的职能也是全新的。”罗文慧说。
从“区域扶贫”到“精准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手榴弹炸跳蚤”到因人因户“下一番绣花功夫”,首先考验的是扶贫部门思想、作风、能力是否担得起州委州政府交给的指挥部、司令部、参谋部、作战部责任。
罗文慧和扶贫系统的同志把车当办公室,以办公室为家,对照州情,形成一个个符合全州实际的文件、制度、计划、措施,形成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作战图、施工图、路线图、时间表,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全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6年10月,罗文慧被表彰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今年2月,又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罗文慧看来,这些荣誉,归功于党委、政府,归功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
“家人的理解支持让我感动,同时也很愧疚,但我不后悔。对我们扶贫干部来说,千千万万贫困群众,也是我们的家人。”回首12年扶贫路,5年攻坚战,罗文慧感慨地说道。
红河州建水县公安局童金录
当好群众脱贫致富“领路人”
童金录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公安局派驻坡头乡西底村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4月,童金录听局里说脱贫攻坚需要干部去驻村帮扶,就主动申请参加扶贫工作。
到村后,他感到既亲切,又失落,“因为我看见父老乡亲们还过着我儿时的‘苦日子’,这片土地还有不少‘贫困病’需要医治,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共产党员和扶贫干部,我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脱贫致富。”童金录说。
要治好“贫困病”就要对症下药。童金录从熟悉村情贫情着手,3年间先后记满了23本笔记本,对走访过的341户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让他对治好“贫困病”有了充足的底气。
渣腊村的李大哥患有残疾,家里一对儿女还在读书,加之地少不便发展种植业,残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十分困苦。在他一筹莫展时,童金录对他说:“你种植和外出打工都行不通,你有什么打算?”李大哥说:“我们村里粮食多,我想试试烤酒,但不会技术,不知道到哪里学,也不知道能否学得会?童金录鼓励他说:“能,肯定能!”就这样,在童金录的不断帮扶和鼓劲下,李大哥一家靠着烤酒这一项产业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在驻村期间像这样精准施策的例子还有很多,找准“病症”治疗“病症”是精准脱贫的关键,而要彻底斩断穷根,就得帮乡亲们找到一条发展致富的路子。
在渣腊驻村期间,童金录请专家到渣腊考察分析气候和土壤情况,专家们认为这里的土质气候适合种植滇黄精,但大家怕有风险,很少有人愿意种。怎么办?“我与村支书商量决定动员党员率先种植,随着第一批滇黄精卖出了好价钱,群众打消了顾虑,纷纷投入种植,现全村已种植滇黄精1000多亩。2020年渣腊村种植滇黄精项目被坡头乡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中草药项目,在全乡推广,滇黄精种植成了渣腊村的支柱产业。”童金录说。
渣腊村脱贫后,童金录又主动申请到未脱贫的西底村驻村。到村后童金录发现西底村有3000多亩被撂荒的土地,早些年西底村大面积种过冬早蔬菜,但受交通影响,种了运不出去,最后以失败告终,道路交通成了制约西底发展的瓶颈。为了打破这个瓶颈,他和村支书动员大家修路,经过两年的努力,西底村所有进村道路已全部硬化。接着,动员了30多名党员率先组团种冬早蔬菜,并提前打通销售渠道,成熟的350亩冬早蔬菜销售一空。群众看到了成果,纷纷加入种植行列,现在全村已种植各类蔬菜2000余亩,成为西底村振兴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上海市同仁医院党委书记蒋利
笃行对口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我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云南了,不是因为多彩的云南吸引我来旅游,而是云南贫困山区的患者牵动着我的心。”对于上海市同仁医院党委书记蒋利来说,因为这份牵挂,云南已经成了他的第二个故乡。
10年前,蒋利作为上海市长宁区医疗专家队队长,曾在丽江市人民医院工作了3个月,自此与云南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之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到上海市长宁区结对帮扶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继续帮扶工作,开展专家义诊、交流管理、慰问医疗队等工作。
“贫困地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彻底摘掉贫困帽子,医疗帮扶非常重要。为云南人民送健康,助力脱贫攻坚,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蒋利坦言,角色不同,使命不移,他始终心系云南,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1996年起,上海市长宁区与红河州就开始了长达26年的结对帮扶。作为长宁区最大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积极参与每一批援滇医疗队,还通过中组部、团中央的博士服务团载体和形式支援云南卫生事业发展。医院先后派出36名管理干部、业务骨干等,赴云南省红河州、丽江市进行医疗援助,同时接受51名云南同行到医院进修学习。2015年开始,医院发起了“心系云南,让爱远行”爱心捐助项目,至今已经开展了6年,来自医院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物资逾600箱、2万余件送到当地。
2020年7月,长宁区卫健委与金平县卫健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由上海市同仁医院托管金平县人民医院,以紧密共建合作的方式挂牌“上海市同仁医院云南金平分院”。
“我院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等方面对金平县人民医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工作,首期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三个当地多发疾病的学科着手,从医院管理、业务带教、手术示范、规范诊疗等方面开展工作,开创了云南省医疗对口帮扶先例。”蒋利说。
通过扶贫助医,金平人民逐步享受到和上海人民一样的医疗服务。仅托管后的2020年下半年,在援助专家团队带领下,金平县人民医院克服疫情影响,代表医疗水平的手术人次逆势增长了16.8%,为实现大病不出县迈出扎实的一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之时,站在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报告台上,蒋利感慨万千:“脱贫只是第一步,笃行对口帮扶,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当地培养一批高质量医院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为金平县培养一批优秀医务人员,留下一支技术过硬的‘永不走的医疗队’。”
临沧市信访局张莉代发言
永远记住王天志的牺牲奉献
冒雨入户开展危房核查时沾满泥巴的裤腿,深夜加班整理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时泛黄的脸,骑着旧摩托车为群众办事来回奔走的背影……从临沧市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张莉的讲述中,人们对扶贫干部王天志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云南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有468名扶贫干部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王天志就是其中一位。
2017年10月7日,在国庆假期依旧坚守岗位的凤庆县雪山镇安和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天志,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38岁。
“王天志离开后,家里挤满了来送别的人,送行的山路上排成了长龙,人们万分不舍这位贴心的好干部。”讲到这里,张莉不禁潸然泪下。“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有着17年党龄的王天志,已在安和村村委会工作了20年。20年来,安和村的财务一直由王天志管理,他经手的惠民资金上千万元,项目资金近亿元,但从来没有一笔错账、坏账,从来没有挪用群众一分钱,始终保持廉洁自律,把账务处理得清清楚楚。
安和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有着贫困户229户869人,每当问起农户情况,王天志都能详细说清楚,哪家大门朝东、还是朝西,哪家门口有几级台阶,哪家孩子上学,就连哪家有几头牛、几头猪,他都一清二楚。由于熟悉民情贫情,加之业务娴熟,镇村干部和村民们称王天志为安和村的 “活地图”“活电脑”。由他负责的4个村民小组的脱贫攻坚工作也一直领跑全村。
“大家都说他是村里的好管家、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好干部。”张莉回忆,安和村饶家寨组有一户贫困户,家里父母身患慢性疾病,一直难以承担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几度面临失学的窘境。王天志得知后在自己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多次主动借钱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帮助两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
2017年11月,凤庆县委追授王天志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王天志被评为“感动临沧人物”;2020年,王天志被临沧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
20年如一日,奋斗在基层,王天志用责任诠释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曾向乡亲们许下的铮铮诺言。如今,安和村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里,人们将永远记得王天志的牺牲与奉献。
云南网记者 胡晓蓉 王淑娟 李承韩 文 周灿 杨峥 陈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