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日本人这么迷三国?

时光撰稿人 | 克洛里
热切赞美流行文化。
五一档这么多片中,有一部足够神奇。
不卖关子,《真·三国无双》
图片
一部不折不扣的套娃电影。
”它是根据日本根据中国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游戏改编电影。“
《真·三国无双》改编的同名游戏,当年玩家应该有不少。
看预告,就有一种游戏割草感和烂片感,同时扑面而来。
图片
是兄弟就来砍我吧!
而且的确很多人抱着去看烂片,图一乐呵的心态,最后也成功收获了满足。
既然如此,不适合正经来点评它,聊聊它的背景
以及一个神奇的现象
光荣株式会社于1997年,在PS平台上发售了一款格斗类游戏《三国无双》,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
而《真·三国无双》就是这款游戏的续作,不仅收获超高的人气,还衍生成一个庞大的系列。
图片
这款游戏不仅在日本火,还火到文化“逆输出”,在中国收获一群玩家,更在很多年后被国内拿来改编成电影。
估计,电影要是在两国上映的话,在日本可能会收获更高的人气。
不仅因为这是一款浓缩着日式情怀的日本游戏改编作,更是因为在日本持续不降的“三国热”。
日本人有多爱“三国”?
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国内遇冷,在日本火热的情况,曾经发生过。
吴宇森导演的《赤壁》上下两部,分别于2008年、2009年在日本上映。
上部获得50.5亿日元票房,约为3.6亿元人民币,超越3.02亿元的内地票房成绩;下部更进一步,拿下55.5亿日元票房,同样远超内地。
两部加起来一共获得106亿日元票房,是日本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华语片
图片
并且,《赤壁》在上映当年,也是票房第二高的进口片,超过《我是传奇》、《2012》《功夫熊猫》等好莱坞大片,分别夺得当年日本年度票房的第五名和第三名。
在国内,《赤壁》口碑一般,票房惨淡,在日本却成为票房王者一般的存在,满意度也高达90%,日本人对“三国”的狂热,可见一斑。
图片
《赤壁》日本一票难求
老版《三国演义》,在日本也很受推崇,被公认为“史上最杰出的三国电视剧”
1994年在中国播出,1995年就被引进日本,经过重新翻译、配音,在NHK首播。
之后又在近10个日本频道播放过。
图片
除了热追中国的这些三国题材影视剧之外,日本自己也拍了很多“三国”的衍生作。
这方面,它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特长,ACG领域里到处都是三国的影子,堪称妥妥的热门大IP。
漫画方面,有横山光辉创作的漫画《三国志》,自1971年起,连载长达15年之久,是很多日本人入坑“三国”的初心。
图片
而三国的梗和人物名,也总会在各类漫画里出现。
从智商到名字,完美致敬诸葛亮的“柯南”人物:
图片
动画方面,则有东映动画精心打造的“三国志”三部剧场版动画长片。
分别名为《英雄的黎明》、《长江的燃烧》、《辽阔的大地》
图片
这是当时东映制作规模最大的项目,斥资14亿日元。
团队多次去到中国实地考察,还找来中国音乐家演奏古筝、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
动画里是满满的中国风,被称为最忠实原著的三国动画。
看完之后,只能感慨这怎么不是中国拍的?
图片
另外,还有以曹操为主线剧情推进的动画《苍天航路》
图片
当然,除了这些正儿八经的动画,还有特别宅味,放到国内会被骂死的衍生作。
比如传说中的《一骑当千》,把三国人物直接魔改成了一群美少女。
穿着没几块布料的衣服,进行激战乱斗,也算是另一种程度的出名。
图片
以孙策为原型的女主
游戏方面,更是琳琅满目。
就拿出品《真·三国无双》的光荣举例,对于三国题材的挖掘可谓登峰造极。
我们熟知的人物,甚至在《三国演义》中被一笔带过的人物,都被光荣一一挖掘开发,比如张飞长女张星彩,吕布之女吕绮玲等。
光荣找出这些“隐藏人物”,并为他们创作相应的故事,然后又能开心的捞一笔钱了。
图片
猜猜这是谁家的闺女?
三国热,由来已久
日本的“三国热”,并不新鲜。
早在罗贯中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于元末明初问世之前,三国故事就已经传到日本。
众多重要的故事元素,在这时就已经相当完备,比如“三顾茅庐”、“死诸葛走生仲达”等,但这些还只是在少数知识阶层间流传。
当时的日本人,以手上拥有一本《三国演义》为地位象征。
1939,作家吉川英治开始在报纸上连载《三国志》,连载五年期间,一直被读者所追捧。
图片
有趣的是,吉川英治不懂中文,他是在译本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再创作”,加入很多日式情怀。
虽然如此,他的这版《三国志》,却比之后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译本,更加受到日本人的推崇。
吉川英治的《三国志》,标志着日本版的《三国演义》最终问世,让日本人对《三国演义》更加痴迷,奠定了日本大众对三国人物的看法。
譬如不把曹操看作奸贼,而有着更为人性化的描绘;譬如对诸葛亮倾注深情,对诸葛亮的推崇。
图片
日本孔明迷看“星落秋风五丈原”,无不为丞相一哭
横山光辉创作的漫画《三国志》,便是以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为底本创作。
让吉川版的“三国故事”以更加娱乐化的方式,进入日本年轻一代的视线里。
直到现在,日本关于“三国”的创作,仍旧以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为主轴,不断的向外扩散,进行各自的演绎。
为什么偏偏是三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不计其数,为什么日本会那么喜欢三国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乱世出英雄”
三国乱世,群雄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国演义》角色众多,必然会吸引到很多人。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诸葛亮,很多人甚至说:“日本的三国热,说到底就是孔明热。”
早在明治时期,大阪城内进行《三国演义》说书的时候,诸葛亮就是“顶流”般的存在,只要在门口贴出“孔明今起登场”的纸条,当场听众就会明显增加。
图片
吉川英治也是孔明的粉丝之一,他的《三国志》甚至以诸葛亮之死作为大结局。
直到现在,“孔明热”也不见减少。
日本杂志曾对当代日本人最崇拜的百位名人作了一次调查,诸葛亮在所有中国人中排名第一。
图片
唐国强曾受邀访日,与cos诸葛亮的迷妹合影留念
另外一个人气角色便是曹操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奸雄形象,吉川笔下的曹操是偏向正面的。
所以,日本大众认知的曹操,有着织田信长的强硬作风,丰臣秀吉的善于变通,德川家康的权谋手段。
同时文学造诣又极深,在战争变革之中也能崇尚自己的美学。
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英雄人物,自然会让慕强的日本人崇拜。
图片
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当年随着武士阶级的崛起,军事战争文学一度成为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国演义》中的势力交战,阴谋阳谋,与战争文学不谋而合,自然备受推崇。
此外,中国够大,描写的战争场面也大。
曹、刘、孙三军,在几倍于全日本国土的土地上互相征战,动辄千军万马、坚壁清野、草船借箭。
随随便便就超越了岛国人民的想象,战争场面读起来可堪比爽文,让人不免热血沸腾。
图片
这次的《真·三国无双》,自然也是少不了中国特色的战斗大场面。
虽然中国人表示什么场面没见过,都见怪不怪了。
对比一下他们新拍出来的《三国志新解》。
估计日本人看到这比游戏还华丽夸张的场面,还是会大呼过瘾吧。
图片
图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