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入党”问题持续发酵,聊聊民进党的“黑+金”

为“黑金”所染的台湾,何时方能还其真面目呢?
最近一段时间,民进党台北市党部前评委召集人赵映光之子赵介佑涉毒案引爆的“黑道之乱”,在民进党内一路向上延烧,终于烧到了中常委黄承国。
对于黄承国其人,很多台湾政治圈人士都讳莫如深、不愿多谈,因为此人是黑道出身,“天道盟文山会”的实质领袖,尽管早已褪去帮派色彩,但长期以来利用黑白两道的势力,牢牢掌控着民进党台北市党部。
身负黑道背景,黄承国却堂而皇之地进军政坛,甚至成为了民进党当局的“国策顾问”和民进党权力核心“中常会”的一员,这听起来也许让人匪夷所思,但如果你了解民进党的政治生态,就会感慨一句“原来如此”。
图片
▲“黑道之乱”已烧到与蔡英文关系密切的民进党中常委黄承国
民进党染黑帮派化的主因
民进党的权力结构,是全体党员投票选出党代表,党代表选出中评委和中执委,然后再由中执委选出中常委,中常委组成的中常会,就是党内的权力金字塔尖。于是,当你想要进入这个金字塔,必须层层搭建自己的政治基石,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掌握足够数量的党员票。
按照台湾媒体的披露,当选一席民进党中常委,差不多需要15000张党员票做基础,而目前民进党的约20万名党员中,有名无实的“人头党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黄承国就是掌握“人头党员”的大户。
黑道掌握“人头党员”有先天的便利,可以通过帮派组织发动桩脚找人头、找小弟,然后成批成批的入党。所以每次民进党出现“入党潮”,背后都是“黑影幢幢”。2013年,民进党爆发“入党潮”,当年1-4月就有31000多人申请入党,甚至演变成“四海帮”“天道盟”两大帮派政治角力,据台湾警方的情资显示,绿营内部有人透过帮派找人头,从入党到拿到党证,据传一个人头3000元(新台币,下同)。
买人头,要花钱;养人头,也要花钱。民进党规定,申请入党必须缴党费300元,每年续缴一次。要保证一席中常委的党员票,包括基本党费,以及杂七杂八的费用合计下来,每年至少要花1200万元。
图片
▲蔡英文5日主持中常会后,为自家人引爆的黑道风波,向社会与支持者道歉。(图源:台湾《中国时报》)
蔡英文为派系开后门咎由自取
“黑”与“金”在民进党内是如何结合的,黄承国就是一个“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从黑道大哥一路“奋斗”,懂得抓人,舍得撒钱,更善于在民进党的各大派系之间穿梭游走、左右逢源。从谢系,到海派,再到英系;从黑道大哥,到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再到中常委,黄承国就是电影《黑金》的现实版。
1997年,《黑金》上映,导演麦当雄宣布,要以此片向台湾的“黑金政治”开战。24年过去了,当时的主演刘德华、梁家辉都已经老了,但台湾的政治现实依旧。
图片
▲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吴怡农5月5日表示,初步调查有5位党员违反入党“排黑条款”规定,都是违反组织犯罪、毒品、枪炮管制规定,调查结果若属实违反党纪,该除名就除名,“从赵介佑入党事可以看出入党的排黑条款贯彻及成效不彰。”(图源:台湾《中国时报》)
放宽入党条件牵动着明年5月的“全代会”改选,拥有多少党员,关系到党内派系的权力分布。目前看来,最大得利者就是英系,蔡英文身为党主席,不难让人有“球员兼裁判”联想;英系大量入党,已经冲击其他派系的生存,套一句党内人士的话,“有派系有灭派危机,不给人一口饭吃,谁理你蔡英文”。
联合新闻网5月6日发表评论指,蔡英文惯以“改革”作遮羞布,这次也不例外。虽高喊排黑扫毒,但单是“既有党员查不查”就出现双重标准。这场绿黑共治的乱局,表面上是黑道干政,但病灶却实为绿营派系之间的政治斗争。
中时新闻网5月6日刊发台湾某大学退休教授文章指,黑道人士假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化黑为白,甚至直接介入政坛,以合法掩护非法,遂形成“黑白共治”的局面。蔡英文上任以来,纵容台湾各地招揽有黑道背景的人士入党,并逐渐成为高层管治者,分明是“假黑道以治台湾”,普通民众对此敢怒不敢言。为“黑金”所染的台湾,何时方能还其真面目呢?
来源:海峡导报记者 王炜
综合:中新社、华夏经纬网
编辑:杨艳娜
本文由台海网编辑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台海网(ID:taihai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