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通报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央媒:舆情回应不应遮遮掩掩

5月9日18时许,成都市四十九中一名高二学生坠楼身亡,引发舆论关注。
图片
图片
5月10日,校方发布了一份情况通报,并未向家长和公众提供有关事故原因的说法。
图片
按照学生家长的说法,此事疑点颇多。
为何学生坠亡两小时后,学校才通知家长?
为何学校刚开始拒绝提供监控视频,之后家长去看时相关视频缺失?
为何该校有学生称,校方禁止他们发声?
5月11日凌晨3:54,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官微发布“关于成都四十九中一学生坠亡的情况通报”
图片
通报称,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法医检验、调阅监控、全面调查,认定:
1.尸体损伤符合高坠致死;
2.根据现场攀爬痕迹、足迹和指纹印证,认定高坠属个人行为;
3.经勘查无他人痕迹物证,排除他人所为。
综上,排除刑事案件。多方调查,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等师德失范问题,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
5月11日早上,坠亡学生的母亲再发微博,称对通报不认同,要看到全部的视频,会继续寻求真相。
5月11日,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相关民警表示,警方还在继续深入调查之中,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情况,以联合调查组发布的情况通报为准。
央视网评成都49中学生坠亡
舆情回应不应遮遮掩掩
面对死者家属和舆论的普遍质疑,通报并未给出正面而详细的解释。
譬如,关键性的视频监控为何缺失?又如,轻生的判断有无充分的依据?还有,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家长到达学校后一开始又为何拒绝家长入校?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清晰回答。
不止如此,爱子猝然而逝,面对家长的痛苦,学校生硬的处理方式缺乏基本的人性关怀和情感温度。作为教书育人之地,这种做法是一个恶劣的“示范”。我们注意到,成都四十九中的校训是:求真求实、至善至美。这八个字不应该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更应在日常践行。
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在类似舆情应对上,有些地方、部门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涉事学校前期面对当事人诉求时遮遮掩掩、慢慢吞吞,缺失起码的同理心,以致激化矛盾、猜疑四起;舆情发酵后,又匆匆忙忙、疲于应付,硬生生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工作完全陷入被动。
人命关天。花季少年的殒命让人无比痛心!我们期待校方积极回应社会质疑,用后续更详细的调查还原事件真相,尽早消除猜疑,给死者家属和社会公众一个明晰的交代!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