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柏柱洋闽东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

闽东苏区纪念馆航拍图 福建日报记者 朱子微 范陈春 通讯员 吴庆堂 摄

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朱子微 范陈春 通讯员 吴庆堂 文/图)从福安市区出发,经104国道,驱车30多公里,穿过一个狭窄的山谷后,便可见一片开阔的谷地——溪柄镇柏柱洋。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顷。

80多年前,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后来闽东苏区发展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当时的中国革命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历史的烽烟渐渐散去,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柏柱洋的闽东苏区纪念馆采访,追忆历史,一幅波澜壮阔的闽东革命斗争画卷徐徐展开。

革命星火 燎原闽东

在柏柱洋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柏柱像熨斗,棕龙随溪走,田是别人的,主人没一斗。可见当时的穷苦百姓在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下过着凄惨的生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随着闽东党组织的建立,一场革命武装斗争开始在闽东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1931年4月至11月,为了帮助闽东党组织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巡视员邓子恢多次到闽东指导农民运动,并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发展农会,领导农民进行抗麦债斗争。

1932年1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改组,由陶铸任书记,并将工作重点转向闽东。同年6月,陶铸在马立峰陪同下,指导福安开展农村武装斗争。

1932年9月14日,在陶铸的直接领导下,中共福安中心县委指挥福安秘密游击队,发动兰田暴动,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同时也揭开了闽东工农武装暴动的序幕。

在闽东党组织领导下,闽东各地游击武装力量纷纷建立,至1934年8月,全区建立了7支主力游击队,形成闽东工农革命武装的一个完整的战斗序列。闽东工农游击武装的相继建立,标志着闽东革命斗争正式进入武装斗争的新阶段。

1932年10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州举行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决议案首次明确提出“创造出闽东新苏区”的战略方针。

为创造闽东新苏区,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调派叶飞、江平、赖金彪、任铁锋等人陆续到闽东,充实和加强党的领导力量。

1934年2月,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安柏柱洋举行,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辖有10个县、42个区、8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红色政权辐射到周边县市乃至浙南边界,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1934年,闽东苏维埃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工农业生产,促进商业贸易,繁荣经济。同时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创办列宁小学、工农剧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闽东苏区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在闽东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苏区到处是一派“分田分地忙”的景象。

当地工农游击武装也迅速发展壮大,还组建了全国苏区唯一的海上游击武装,并逐渐走上正规化轨道,成为苏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这支海上游击武装活跃于闽东千里海域,在控制海上交通、搜集情报、筹集经费、配合陆上红军游击队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海上武装力量。

1934年10月,因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导致苏区沦陷。1935年1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果断作出决定:转变斗争方式,变苏区为游击区,保存实力,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战略决策。自此,闽东革命进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东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对内恢复老区,对外开辟新区,最终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

红色引领 绿色崛起

今年“五一”假期,许多人前往位于溪柄镇柏柱洋斗面村的闽东苏区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体验红色文化。在纪念馆后方的山上,竖立着一块闽东苏区纪念碑,上刻“闽东苏区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东苏区精神,闽东人民在这个闽东苏区“心脏”设立了闽东苏区纪念馆。58岁的林惠全是斗面村村民,负责这个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已有13年时间。“讲好柏柱洋的红色故事,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光辉事迹。”他说。

除了闽东苏区纪念馆外,在福安市区还设立了闽东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以及闽东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由此构成了闽东苏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走进柏柱洋,昔日的革命摇篮已经焕然一新:葡萄园风光无限、茶园飘香、村落民居、花卉基地、库区风光……积淀了80多年的红色人文景观与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交相辉映。

溪柄镇党委书记周焱告诉记者,近几年,溪柄镇发展形成以茶叶、葡萄、绿竹为主导产业的精品农业,培育新兴水果产业,重点发展贡柑、百香果、晚熟沃柑、红美人等特色果类,大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富一方百姓。

“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建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的‘大公园’为目标,依托省级农民创业园和柏柱洋千亩高优农业园区,引进了多个休闲农业项目。”周焱说,楼下村“休闲农业+文化旅游”、横坑村“大棚红美人柑橘+高山生态有机茶叶”、龙潭面村“大棚沃柑+茶叶”、采花桥村“大棚葡萄+茶叶”、坑口村“大棚葡萄+茶叶”……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同时,当地以中国传统村落楼下村、省级美丽乡村斗面村、省级文化名村榕头村等为引领,深挖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品牌,并辐射带动立峰、溪南、茜洋、东坪等周边村庄,以点带面,推动“闽东延安”景观带建设。

福安市民族中学学生在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 福建日报记者 朱子微 摄

记者手记

“革命永远不会绝代”

□福建日报记者 朱子微 范陈春

在闽东苏区纪念馆,有这样一张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中,一位名叫凌福顺的革命志士即将就义,他的四肢被捆在木架上,但他却高昂着头,一脸正气,神态坦然,凝视前方,目光坚定。

据党史记载,凌福顺是宁德周墩(今周宁)县浦源镇端源村人,19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4月,凌福顺从建瓯筹集革命经费返回周墩时被捕。在慷慨就义前,他喊出了“我凌福顺会绝代,革命永远不会绝代”的临终遗言。

为了革命事业,杀我一人又有何惧?凌福顺就义时年仅24岁,他用铮铮铁骨和血肉之躯,书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凌福顺的遗言道出了多少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渝的信念和矢志不移的初心。为了革命事业,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一个“我”倒下,千万个“我”站起来。

回望岁月,是革命先烈们将真理的果实衔落在闽东的青山绿水间,把革命的坐标标定在柏柱洋广袤的土地上,让红色基因流淌在一代代闽东儿女的血脉中。砥砺前行,在闽东这片革命热土上,革命先烈们的初心与坚守,将不断激励着苏区人民奋勇争先,谱写崭新的时代华章。

红色传承

狮子头村:老区振兴正当时

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朱子微)近段时间,福安市赛岐镇狮子头村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叶飞纪念馆的修建工程。“我们希望能在今年7月1日前建成开馆,让狮子头的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村党支部书记陈谊说。

为什么要在狮子头建立叶飞纪念馆?陈谊告诉记者,狮子头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叶飞、曾志、陈挺、马立峰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领导武装斗争。至今人们仍在口口相传一段“叶飞狮子头脱险”的红色经典传奇故事。

1933年,叶飞在该村的狮子头客栈遇险,狮子头村党组织设法营救了他,并冒着生命危险,用船只将叶飞从狮子头客栈运送到村外的芦苇荡中,等到天黑再用竹架床将叶飞抬到村里藏起来养伤。敌人多次“围剿”未果后,村民们把叶飞乔装成坐轿子回娘家的“新娘”,冒险地闯过敌人的三道封锁线,护送到闽东苏维埃政府。事后,敌人曾多次对狮子头进行镇压。

“血儒古栈丹青汗,轿扮新娘大丈夫。”这是村里的叶飞亭上刻着的对联。狮子头村民无不铭记着曾在狮子头革命老区发生过的光荣斗争和辉煌历史。2014年,村里在叶飞亭边上建造了“叶飞公园”。

狮子头村这块浸透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养育着这一方村民,老区精神一直鼓舞着狮子头村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经过多年发展,由村民自发创办的食品加工企业已成为狮子头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村民刘仁波创办的仁升食品公司里,近一百名员工分散在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

“我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对革命先辈饱含崇敬之情,心里想着能否在村里做一些成绩出来。”刘仁波说。上世纪90年代,他联合其他村民在村里带头开设食品加工小作坊,从此打开了老区致富发展的一扇窗。

如今,狮子头村村民共创办1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并带动纸箱、塑料盒等配套产业发展。202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在这个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村容整洁、村民和谐,主题公园、活动广场、村民娱乐中心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我们将在红色精神引领下,借助乡村振兴的大潮,勇往直前,努力把狮子头村建设成为老区振兴标杆村。”陈谊说。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里的“畲嫂救曾志”油画 福建日报记者 朱子微 范陈春 通讯员 吴庆堂 摄

讲述

田事评理促和谐

讲述人:林惠全(斗面村村民)

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朱子微 整理)我叫林惠全,今年58岁,是溪柄镇斗面村人。

我的伯父林树荣,今年94岁,闽东苏维埃政府办公点当年设在他家,苏维埃政府领导人马立峰、曾志等就住在那里。那年他8岁,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我对村里的革命事迹有着深入了解,对闽东苏区革命精神满怀敬意。村里的“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工作总队”等革命旧址,我打小就接触,可以说红色文化浸润着我的一生。

我们柏柱洋四面环山,西北方有一个狭窄的山谷可供进出,洋内有着连片开阔平坦的肥沃土地,为当年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绝佳的试验地。

对伯父讲的故事,我印象比较深的当属“分田运动”,这个是在我们村开始试点的。1934年2月,在闽东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一场规模浩大的“分田运动”,以柏柱洋为中心向外推进,迅速在闽东苏区全面铺开,根据地内一片“分田分地忙”的喜人景象。

原本农民没有自己的田地,现在分到田,别提多高兴了。可种地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小摩擦。

伯父告诉我,当年马立峰有个习惯,就是经常通宵办公。一天早上,刚躺下的他被门外的争执声吵醒。“他扒了我的田埂。”“他占了我的水渠。”“请主席给我们评评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马立峰大致了解了双方的诉求后,一边叫当事人领着他到田间实地走访,一边叫人搬来一张桌子和一些凳子放在村口,并通知有关同志召集邻近村庄闲暇村民到场旁听。

争执双方仍没有停歇,继续说着对方的不是。“我看不是你们双方的错,错在我们。”马立峰站起来说,你们原先都没土地,租用地主家的地来种。现在苏维埃政府重新分配了土地,让你们有地种,才有了争吵,是我们的错。

听了这话,双方都沉默了。马立峰紧接着说,农民朋友们,天下穷人是一家,我们只有紧紧团结,互帮互助,才能过上好日子。

两人听完后,顿时醒悟了,互相认错并握手言和。这件事对苏区群众影响很大,大家不再因为这些小事而闹矛盾,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干革命、搞生产,“分田运动”也得以稳定发展下去。至1934年底,全区近百万人中有五六十万人口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13年前,闽东苏区纪念馆开馆,我第一时间毛遂自荐,成了义务讲解员。到现在,我已为上万人次做过讲解。每次介绍革命先辈们留下的信件、衣物等遗物,感受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艰难困苦和不屈抗争时,一种敬佩之情和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