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徐春棠:让薰衣草在四师扎根

图片
徐春棠察看薰衣草生长情况(资料图片)。据兵团日报资料库
图片
六十五团薰衣草花海(资料图片)。据兵团日报资料库
在新疆兵团第四师科克达拉市,在六十五团,每年夏天薰衣草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中国薰衣草产业的创始人——薰衣草专家徐春棠。
1944年4月,徐春棠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1963年8月,从上海轻工业学校香料工艺专业毕业的徐春棠,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兵团,被分配到农四师清水河农场(现四师六十五团)园林连工作。他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工作,不久便担任连队技术员。
薰衣草原本生长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北岸一带,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直都是盛产地。利用薰衣草生产的薰衣草精油是用于医药、高档化妆品等行业的珍贵香料。
20世纪60年代,国内所需的薰衣草精油全部依赖进口。为填补这一空白,1964年,国家试种薰衣草的任务下达到兵团,兵团决定这一任务由农四师清水河农场和谊群农场(现七○团)承担。清水河农场党委把这一任务下达给园林连后,连队技术员徐春棠承担起了这一重任,同时接受轻工业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前身)“薰衣草区试栽培技术研究”课题。
当年春季,徐春棠把从北京植物园拿来的自法国引进的C-417、H-328两种型号薰衣草种子各5克,种植在园林连水井旁边,仅有几平方米。
徐春棠每天观察、记录、研究……终于薰衣草幼苗破土而出,因为没有见过薰衣草幼苗长啥样儿,他连地里的草也不敢轻易拔,只能照着书上的资料图片一株一株辨别。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他就用芦苇和麦草编织成的草帘,把薰衣草幼苗晚上盖住,早上揭开,天天如此。入冬前,他给薰衣草幼苗盖上了比平时厚好几层的草帘,但是仍然放心不下,每天都要到地里察看一番,还是有不少薰衣草幼苗被冻死了。
1965年1月的一天,徐春棠患了重感冒,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忽然一阵风拍打门窗的声音把他惊醒,他披上外套就往外跑。此时,守护他的吴大娘拦住他,他有气无力地对吴大娘说:“我受点风寒不要紧,不能把剩下的薰衣草幼苗冻坏了,这可是咱们的心血呀!”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同年夏天,薰衣草开出了蓝紫色的花。
1967年4月,轻工业部在北京香山召开薰衣草工作会议,初步决定清水河农场、谊群农场为全国薰衣草种植基地,并要求这两个单位转入生产性试验。1969年,清水河农场和谊群农场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0.4亩。1971年,六十五团薰衣草种植面积达76亩。
197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来到六十五团,拍摄了纪录片,并在全国放映,以纪念薰衣草在国内成功落户和徐春棠等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
1980年,六十五团薰衣草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薰衣草精油产量达到1500多公斤。随后,薰衣草又相继在七○团、六十九团、七十一团引种并推广,农四师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
1984年9月,在全国薰衣草工作会议上,徐春棠主要负责的轻工业部“薰衣草区试栽培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鉴定。1985年,这一课题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1990年12月,由徐春棠主要执笔起草制定的《中国薰衣草油国家标准GB12653-1990》,通过轻工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于199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03年,徐春棠又参照ISO标准,修订了《中国薰衣草油国家标准》,使中国薰衣草生产加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同年,六十五团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薰衣草之乡”,四师也因此成为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并列的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之一。
徐春棠为中国薰衣草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第二故乡,他给我们留下的不单是薰衣草,还有他对兵团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他是四师六十五团的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兵团日报记者秦俊伟、通讯员赵爽)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马玉琦
审核:杨永霞
终审:钟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