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丨夏明翰:三封家信留青史 丹心永照后来人

图片
图片
最后的家信
这是武汉国民党卫戍司令部的地牢,罕有光能使这儿亮堂起来。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因叛徒出卖被捕。
图片
△夏明翰
入狱后夏明翰接受了多次审判,眼看什么都问不出来,敌人决定用尽严酷刑法,企图瓦解他的意志。
——“你姓什么?”
——“我姓冬。”
——“多大了岁数?”
——“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你们的人都在哪里?”
——“当然知道了,他们都在我心里。”
......
闭塞的审讯室,潮湿阴冷的空气中,周遭嘈杂紧逼着他。
拷打、折磨,昏过去再用凉水浇醒继续......反反复复,不断折磨,而夏明翰始终咬紧牙关,宁死不屈,一个字都不肯透露。最后主审官只能宣布“就地处决”。
从审讯室到牢房,这条路不长,敌人扔给他半截铅笔,让他写下“自白书”。
夏明翰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忍着剧痛,决心给母亲、妻子和大姐写三封家信。
种下革命报国的种子
“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折磨。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
同样潮湿的空气,同样是这座城市,他想起小时候和母亲乘船途经汉口时,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外国国旗张扬于江面之上,他们的船舰“横冲直撞”激起江水浪滔滔。一艘“来势汹汹”的外国货船一下子撞碎了江上渔民的小木船,渔民负伤落水,凄厉的呼救声随着上下起伏地波涛回荡。年幼的夏明翰触景伤怀,心中无比愤慨,当即脱口而出:“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淫威......”“国耻恨难消”,一旁的母亲接了上来,“怒气憋在肚子里可是会生病的”。夏明翰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在本子上,望着江面。一幕幕,一声声都烙印在他的心底。这明明是长江,却不似长江。
夏明翰从小跟着母亲读书,读的多是爱国志士的名篇佳作。“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从屈原的《橘颂》到岳飞的《满江红》再到文天祥的《正气歌》......声音越过着青石小道,在流水间激荡,历史上的刚直不阿、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种下了革命报国的种子。
1917年,在母亲的帮助下,夏明翰不顾祖父的反对,考去了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同年,在学校组织成立了“砂子会”,用漫画配诗讽刺军阀,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18年4月,军阀吴佩孚攻入衡阳。为笼络当地有名望的乡绅,特到夏家拜访夏明翰祖父夏时济,并赠其一幅字屏,题字为“德盖衡岳、誉满蒸湘”。夏明翰知晓此事后,颇为愤怒,将其撕个稀碎。祖父送客归来,看到满地纸屑,气得骂他“不肖子孙”。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夏明翰带领湘南学生联合会的学生上街查禁日货,焚烧日货,带着弟弟妹妹把祖父私藏在夹墙中的日货珍品都搜出来烧了。祖父将夏明翰关进黑屋子,称“如不思悔过,就将其沉潭祭祖”。
1920年秋,夏明翰离开夏府,离开母亲,为了信仰,投身革命。
吾心亦如红珠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
8年后,又是启程时,这一次,离开妻子、离开女儿,同样是为了信仰。
1928年初,夏明翰因工作需赴汉口,离家时,女儿尚在襁褓还不会说话。临行前夏明翰特意从街铺买来一颗红珠,赠予妻子郑家钧,并以诗明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结婚时,一床蚊帐便是新婚礼物,二人携手,既是相互依靠的家人更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红珠,闪闪发光,盛着两人的爱情更寄托着二人共同的信仰。
图片
△夏明翰与妻子郑家均
“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现下,在阴冷的地牢里夏明翰紧握着半截铅笔,艰难地写着这最后的家信,是思念亦是诀别。
“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他放下铅笔,深深一吻,带着鲜血,印在纸上,如红珠。
丹心永照后来人
“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汉口余记里刑场。
行刑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讲,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戴着手铐的夏明翰洋洋洒洒,挥笔写下这最后的就义诗。
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英勇就义,时年28岁。在给大姐夏明玮的信中,他坚定地写道:“我一生无遗憾。”
“还有后来人!”在他牺牲后的3月22日,其弟夏明震在湘南暴动中英勇献身,年仅21岁;同年6月,胞妹夏明衡面对敌人的抓捕,跳湖牺牲,殉身成仁,年仅26岁;七弟夏明霹在衡阳组织年关暴动时惨遭杀害,时年不足20岁;外甥邬依庄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激战中中弹牺牲,年仅19岁。
今天,“红旗飘扬在祖国蓝天”,他信中的心愿已经实现。诗以明志,丹心永照,正如他幼年时读着英雄故事成长,无数后来人也正追随者他的精神、他的脚步,砥砺向前,稳步前进。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图片设计制作:陈荔
编辑:李杨诗宇
责任编辑:姜玉函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