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近代史:达乌德被任命为阿富汗首相始末

阿富汗近代史:达乌德被任命为阿富汗首相始末
关键词:达乌德、查希尔
前因
1933年11月,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纳迪尔因卷入新旧王室的权力斗争遇刺,其年仅十九岁的儿子查希尔登基为王。
图片
▲穆罕默德·纳迪尔沙(1883年4月9日-1933年11月8日)
后果
1973年7月,借查希尔国王赴意大利养病期间,势力成熟的达乌德发动政变夺取了阿富汗的政权,建立阿富汗共和国。
图片
▲穆罕默德·达乌德(1909年7月18日—1978年4月27日)
过程始末
一、达乌德被任命为首相
1953年9月20日,在得到大多数王室成员的认可下,达乌德亲王被查希尔国王任命为阿富汗首相,并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20世纪50年代,冷战进入了白热化时期。朝鲜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艾森豪威尔针对越南局势又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美国再次介入一场亚洲战争的姿态愈发明显。
阿富汗,这个被誉为“世界心脏”的国家,这个被称为“得之可得世界岛”的国家,它的地缘政治价值愈发突出。新出任阿富汗首相的穆罕默德·达乌德·汗亲王,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个价值。
图片
▲穆罕默德·查希尔·沙赫(1914年10月16日-2007年7月23日)
二、心有大志的达乌德
达乌德出生于喀布尔的穆沙希班家族中,是个名副其实的“贵族子弟”。达乌德自幼便与其兄弟、未来的阿富汗国王查希尔一同赴法国留学,在外国留学的过程中,达乌德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国家的落后。他认为,只有通过政治手段才能重振山河,改变祖国的命运,为此他在大学期间研习了政治学。
毕业之后,达乌德回到阿富汗入仕,先后在外交部、陆军及部分省份出任要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管理经验,并通过勘平国内爆发的部落起义积累了战功和军队人脉。1946年,达乌德进入了内阁,担任国防大臣。此时,阿富汗王国政府中的核心人物为达乌德的叔父——马茂德·沙赫首相。
马茂德在担任首相期间,积极地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将阿富汗的国家利益与资本主义世界捆绑到了一起,使得阿富汗成为后者倾销工业品以及掠夺原材料的“风水宝地”,甚至在面对新独立的巴基斯坦在边界采取的挑衅,马茂德都采取退让态度。
图片
▲马茂德·沙赫
达乌德对叔父的外交政策极为不满,他认为向西方的一边倒不符合阿富汗根本的利益,他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
达乌德深悉,若要去抗争的话,就必须先在民众和军队中获取支持。于是,他通过发表演说,向听众剖析国际局势,指出马茂德亲西方、软弱的外交政策完全不符合阿富汗的地缘政治要求,再放任下去只会危及阿富汗的安全和利益。
达乌德认为,西方世界的援助往往是建立在干涉之上的,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阿富汗离苏联太近、离欧洲太远,继续亲近西方只会使得阿富汗成为西方世界对抗苏联的前线。因此他呼吁,政府应该一改亲西的态度,并在阿巴边境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从而获取苏联的支持。因其左倾,尤其是寻求苏联支持的政治主张,达乌德也被西方媒体称为“红色亲王”。
图片
▲穆罕默德·达乌德·汗亲王
三、达乌德进行改革
达乌德的演说很快就遭到了马茂德以及其支持者的攻击,面对保守派的反攻,达乌德选择急流勇退,于1951年退出内阁并再次出国。但达乌德的思想很快就在阿富汗的政客及军人中得到广泛传播。此时渴望亲政的、曾经与达乌德一起留学的查希尔国王,也开始转向支持达乌德的主张。
在国王的示意下,达乌德很快就回到了中央军团司令的岗位上。此时的达乌德已经得到了大量进步军人的支持,呼吁其走向政权中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953年9月20日,查希尔国王正式撤除了马茂德亲王的首相职位,并任命达乌德接任,达乌德成为阿富汗首相。
成为首相之后,达乌德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一改此前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开始奉行“中立外交”并参与了不结盟运动。他多次发表讲话表示,在不涉及政治干涉的前提下,阿富汗愿意与东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图片
▲达乌德发表演讲
达乌德采取中立外交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针对美苏争霸的局面。阿富汗作为两大阵营博弈的前线,美苏两国都不会允许阿富汗彻底地倒向对方,因此采取中立的外交政策能够使阿富汗得以在两大阵营之间游走,谋取利益最大化;其次是针对阿巴争端。
参与不结盟运动能够获得印度的支持,这将大大降低巴基斯坦在阿巴边界采取进一步动作的可能。
达乌德的外交改革极大地改善了阿富汗的国际环境。美西集团对于这个突然转向,但又没有完全倒向苏联的“世界心脏”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尝试在接触中进行演变;苏联则对于阿富汗没有加入西方集团对自己的包围网赞叹有加,多次表示“阿富汗的中立是中亚和平的关键”,大量的苏联援助蜂拥而至。
但在达乌德成为首相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一手操办、独揽大权,使得同样年轻气盛的查希尔国王,对他的日益强势十分担忧,一场针对达乌德的攻势蓄势待发。
图片
▲年轻的查希尔国王
结论
达乌德任职首相期间,在国际上巧妙地通过中立外交有效地利用了阿富汗的地缘政治优势,改善了阿富汗的国际环境,为其国内改革提供了宽松的背景。
【参考资料】《世界政治家大辞典》《各国事变大史典》《阿富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