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近代史:达乌德政变,首相与国王的权力之争

阿富汗近代史:达乌德政变,首相与国王的权力之争
关键词:兄弟之争、政变
前因
1953年9月,达乌德亲王被查希尔国王任命为阿富汗首相。在职期间,在国内、国际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图片
▲穆罕默德·达乌德(1909年7月18日—1978年4月27日)
后果
1978年4月,由苏联一手扶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了针对达乌德政权的政变,达乌德在此次政变中殒命。
图片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过程始末
一、达乌德改革
1973年7月,借查希尔国王赴意大利养病期间,此前由于与国王的权力冲突而下野的达乌德,积蓄力量并发动政变,成功夺取了阿富汗的政权,建立阿富汗共和国。
事实上两人最初关系非常之好。查希尔与达乌德的童年、青年都是紧密相关的,两个人从小一起接受叔父哈希姆的教导,并在长大后一起前往法国留学。
两个人都年轻气盛,期待有一番作为。1933年,父亲纳迪尔遇刺身亡,时方十九岁的查希尔登基为王,但朝中大权尽被家族长辈把持,查希尔的叔父哈希姆、马茂德先后出任首相。
图片
▲穆罕默德·查希尔沙
查希尔为了摆脱家族长辈的束缚、亲理朝政,1953年9月撤除了马茂德的职位,任命达乌德出任首相,两人决议携手改革。但随着改革的进行,达乌德的进步主义与自己封建国王身份的格格不入,以及自己权力不断受到达乌德挤压的现实,使得两个关系逐渐疏远,并逐渐走向恶化。
改革伊始,为了便宜改革,查希尔主动下放了部分权力给达乌德。但在改革过程中,凭借着社会,尤其是军队对自身的支持,达乌德亲王不断集中权力。
图片
▲达乌德发表演讲
二、达乌德大权独揽
达乌德揽权的行为深深地刺激着查希尔,尽管他渴望阿富汗的强大并认可达乌德的改革路线,但他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可有可无”、摇摇欲坠的傀儡国王。很快,达乌德在阿巴边界问题上的失误给了国王收回权力的机会。
在1960年-1961年期间,强硬的达乌德派遣军队侵入与巴基斯坦的争议地带,但遭到了后者的重创。巴基斯坦为了进一步反制阿富汗,甚至关闭了与阿富汗的所有边境来往。
战事的失利及边境遭到的封锁,沉重打击了达乌德在军方与民众间的形象,此后达乌德采取的亲苏态度更是引起了国内保守派,尤其是宗教人士的严重不满,他们惧怕达乌德将苏联的社会主义和无神论引入阿富汗国内。
图片
▲穆罕默德·达乌德汗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达乌德进一步亲苏,向查希尔提出在国内建立类似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要求,以便更好控制朝局。
此时意识到达乌德已经失去人心的查希尔毫不犹豫地驳回了这份提案,走投无路又失去国王信任的达乌德只能被迫下野。1964年,查希尔颁布了新宪法,剥夺了王室成员进入内阁的权力,断绝了达乌德重回内阁的念想。可以说,两人的博弈查希尔占了上风。
图片
▲穆罕默德·查希尔·沙赫(1914年10月16日-2007年7月23日)
此后的数年,查希尔开始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巩固自己的权力上,他在阿富汗建立了普选制,使得政党内斗成为常态。
尽管这确实地保障了自己的权力,但这稳定的背后毫无疑问是违背进步改革的初衷的,或者说查希尔始终没有找到解决这对现实矛盾——王权增加以推动改革和现代内阁制对于君权弱化之间——的办法。
而查希尔的路线很快就被一场政变中断了。1973年夏天,查希尔国王身体抱恙,前往意大利进行治疗,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返程将是在二十九年之后。
图片
▲查希尔前往意大利治病
三、达乌德发动政变
因为,达乌德在沉寂的这几年可没有啥事儿没做,而是在暗处不断积蓄能量。同年7月17日,达乌德在得到一批亲苏的军官、士兵们的支持后,在喀布尔发动了政变。达乌德集团迅速且和平地控制了首都各重要部门,群龙无首的官员们很快就向新政权宣誓效忠。
当还在意大利的查希尔得知国内政变的消息时,他感到十分的愤怒。但当听闻达乌德批评自己缺乏领导魄力以及自己建立的议会制度阻碍改革进步,并决定在国内建立总统制共和国的消息时,查希尔开始理解自己的这位族弟——一个为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而“不择手段”的改革家。这个理解为双方的谅解创造了条件。
图片
▲查尔西(右一)出席哈米德·卡扎伊尔的宣誓仪式
查希尔一个月后向阿富汗总统达乌德·汗发去了退位信,正式宣布自己愿意退位让贤,并且愿意尊重阿富汗同胞们的意愿,欢迎新兴的共和国政权,两人再次取得了谅解。此后的二十九年里,查希尔一直居住在海外。
而得到查希尔退位声明的达乌德总统,实现了政权的合法过渡;封建君主的废除,也进一步清除了阻挡在自己面前的障碍。在初步稳定国内的局势后,便开始将改革的对象伸向了各保守势力,一场轰轰烈烈的国家变革近在咫尺。
图片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旗(1987—1992)
结论
在担任国家首相期间,达乌德与查希尔国王产生了分歧,并被迫下野。但坚持自己理想的达乌德选择积蓄力量,并成功通过政变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共和国的建立,不仅为达乌德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了舞台,也标志着君主制退出阿富汗历史的舞台。
【参考资料】《世界政治家大辞典》《各国事变大史典》